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国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
范文

    陈晨

    摘要:近几年国产影视作品不断走出国门在海外热播,这对汉语国际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具有文化相似、地缘相近等特征,中国影视作品在东南亚具有更广泛的传播效果,对于东南亚的汉语国际推广具有推波助澜的文化意义。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应当具有国际视野,还应当上升到文化治理、语言治理的思路和格局上来,将语言教育、推广放置在更大的文化框架中考查。中国影视在东南亚的传播,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走出去”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中国影视 东南亚 汉语国际教育

    隨着汉语国际教育需求的高速增长,我国正在大力促进汉语国际推广的进程。语言始终是文化的载体,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进程中,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意识形态,使其接受与传播状况更为复杂,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影视作品承担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几年,国产影视作品不断走出国门,在海外热播,这对汉语国际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东南亚国家,这种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我国影视作品在东南亚的传播成功实例

    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在海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以今年夏天国内最火爆的剧集《陈情令》为例,不但俘获了众多国内的粉丝,其热度也辐射到了东南亚等其他国家。2019年7月,在最大的流媒体网站YouTube上,《陈情令》已经拥有了16种语言的字幕。在泰国的Twitter上,成为了排名第二的热点话题。早在《陈情令》刚刚开播的时候,《人民日报》就表扬《陈情令》称:“书写国风之美,传递文化自信。”《陈情令》虽说是一部仙侠剧,但在服装道具上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陈情令》的海外热播,中国文化和国风之美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这类国产电视剧在海外热播的现象已不鲜见。回顾去年,《延禧攻略》是2018年暑期最火爆的剧集,中国网友看这部剧必须在爱奇艺买会员才能看到最快的更新,而在越南最大的视频网站Zingtv上也能看到这部剧集,且爱奇艺播到49集的时候,越南已经播到了57集,先于大陆的播放进度。于是某些心急的网民去越南网站看剧,剧中的反派人物尔晴在54集死了,网民兴奋地回到国内社交媒体剧透,于是就有了社交媒体上 “尔晴死在了越南”这个梗。网民观看的剧集视频,在越南的网站播出的时候是越南字幕,对白仍然是中文的。中国电视剧在越南一直很受欢迎,当年风靡一时的《还珠格格》在越南也家喻户晓。近年来也常有仙侠或古装题材的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热播,例如《楚乔传》。这部剧在2017年热播的时候,每天约有2万越南用户在YouTube上观看直播。为了追剧看直播,他们常常在网页上同步翻译。越南约有5700万社交媒体用户。相比之下,仅一部《楚乔传》的Facebook越南主页就拥有22.6万的关注者,由此可见中国影视剧在越南的受众之广泛。

    我国影视作品在东南亚的传播原因分析

    第一,东南亚国家虽然语言、文化各异,但是较之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共性。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泰国、老挝、越南的语言与中国少数民族如壮族、佤族的语言有相似性。在文化上,东南亚国家具有相近的文化特质。比如泰国和老挝语言相似,地理位置又紧邻彼此,泰国部分地区的观众可以通过卫星收看老挝电视台的节目。①老挝MV电视台的董事长徐丽娜称,他们电视台有65%的影视剧是中国影视剧,泰、老两国共有约200万观众收看了这些节目。东南亚地区文化高度的交流融合,使之与其他亚洲国家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显著的区域研究意义。

    第二,东南亚地区较其他地区而言,对中国影视的接受程度最高。中文影视作品在不同的文化形态内接受程度和接受方式是不同的,相关的理论研究并不能一概而论。属于儒家文化圈的东南亚地区对中国影视作品的接受程度较之其他文化圈如基督教文化圈、南亚印度文化圈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数据显示(如图一),2012—2016年中国出口电视剧主要面向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文化相似或相近的国家,欧美市场出口相对疲软,呈现出“东热西冷”的局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出口至东南亚国家的电视剧,不论是总额还是数量都稳居首位,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影视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主要在亚洲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

    中国影视剧在东南亚国家受欢迎缘于中国文化接受程度普遍较高。比如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早在1802年就有了第一个泰文译本。三国故事在泰国广泛流传,刘、关、张和诸葛亮等三国人物在泰国家喻户晓。泰语中还产生了一些和三国相关的谚语,很多学校的课本还曾选取过三国故事。2019年是中泰建交44周年,泰国国家电视台在7月黄金时段再次重播电视剧《三国演义》,并与25年前为19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配音的泰国MVTV电视台一起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三国文化节”活动,邀请中泰两国人士共论三国。②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中文系教授谭国安曾经参与译制19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他认为“中国影视剧易于被泰国观众接受,得益于两国文化相通,很多泰国华人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同时这些文化元素也在泰国社会沉淀下来,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③

    缅甸与泰国相似,人们对中国文化经典也比较熟悉。缅甸著名记者吴温丁表示,缅甸观众非常熟悉和喜爱中国古典名著题材的电视剧。不仅剧情广为人知,剧中的演员也备受欢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化相似。以中缅两国为例,公平、正义、忠诚、善良等美好品格是两国人民所共同推崇的,而这也正是很多中国影视剧中反映出的核心价值观。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发布的《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指出,周边国家中,东南亚国家受众年均观看中国电影的数量最多,超2.8部;其次是南亚,而东亚最低。本次调查对象包括俄、日、韩、蒙、越、泰、印、巴等16个周边国家受众,回收有效问卷1493份。调查发现,受访者青睐的中国电影中,排名前三位的是武侠片、动作片、喜剧片。调查对象对中国饮食、中医、茶等传统文化符号和传统的地标性建筑物如长城等具有较高的认知度,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的代表人物如张艺谋等则不甚熟悉。在中国文化价值观中,受访对象认同度较高的是代表家国观念的一类概念如“爱国”“家族观念”等。④可以说这些被东南亚国家受众所认同的价值观,也正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此外调查也发现,随着累计观看中国电影的数量增多,受访者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能力也相应有了显著的提高。

    而与此同时,欧美观众对中国影视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就比较低,这与西方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的陌生与隔阂不无关系。在中国大受欢迎的宫廷剧到了北美就因为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而遇冷。在中国大热的《甄嬛传》是一部76集的剧集,为了迎合北美受众的观影习惯被压缩删减成6集。在豆瓣上打分9.0的热播剧,在Netflix上的评分只有两星半。除了这种大网站官方引进的失败案例,当然也有非官方渠道的传播,比如对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和字幕组的绿林好汉。然而,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他们仍然面临巨大的文化沟壑。且不说文化背景的差异使他们很难理解东亚的家族關系和价值观,其语言和翻译水平也远不能适应古装剧中多变的称谓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国人的姓名包含姓氏、名与字,除此之外还有官职等称呼,在古装剧中即使同一个角色,这些不同的称谓频频穿插出现使翻译水平有限的业余字幕组非常困扰。一些词语因为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只是被简单地音译,如“阿哥”是皇子的意思,却被简单地直接音译“ah gor”。对于一些仙侠题材的剧集中常出现的周易卦相,更是无从下手。例如《倚天屠龙记》就曾出现过一些大段引用“乾为天、兑为泽”等周易卦相的对白。而东盟国家的观众不仅对这些金庸创作的武侠故事耳熟能详,也对周易、八卦并不陌生,因此相对欧美观众更容易接受这些中国电视剧。

    第三,近年来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宗教传播、政治格局的影响,东南亚国家的文化生态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同时影视作品的文化传播状况也在随之发生改变。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的思想以来,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更加频繁和密切。“一带一路”建设从中国周边开始,东南亚国家是“深耕区”,也是中国影视“出海”最多的地区。2017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⑤鼓励国内影视机构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优秀的国产影视作品和企业向海外传播和发展,提高中国影视作品在国际文化产业中的竞争力,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201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多家主流传媒机构,陆续成立了“影视文化进出口企业协作体”与“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两大组织,旨在建立出口平台、培训从业人才,拓宽中国影视的出海之路。东南亚国家是这些政策和机遇积极的响应者。

    2014年开始,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与柬埔寨国家电视台、老挝国家电视台签署合办《中国剧场》协议,每年分别在柬埔寨、老挝固定播出100多集中国影视剧。截至2016年10月,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已译制546集中国影视剧。⑥云南皇威传媒与云南广播电视台合作向老挝、孟加拉、缅甸、柬埔寨等国译介出口了大量的中国影视作品。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利用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不断深入,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的人数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增速明显快于全球来华留学生的增速。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来华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东南亚的留学生超过8万余人,占全球来华留学生近20%。⑦

    对一种外来文化的理解越深,越有助于产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影视节目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力,能增加融入型动机的语言学习者的人数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融入型动机的学习者对目标语国家的人有好感,向往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或者被某些文化元素深深吸引,从而拥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持久性。韩国、日本和美国流行文化通过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扩大了文化影响力,并带动语言学系的热潮,都有例可循。

    韩流所带来的粉丝文化,席卷亚洲。随着韩流的影响力增加、韩国大众文化的扩散,使得学韩语的人数剧增。世宗学堂是韩国在外国普及韩语的教育机构,分为“一般世宗学堂”和“文化院世宗学堂”。一般学堂的人数在2007年仅为740人,到了2016年猛增至16590人。文化院世宗学堂学费更低廉,学生人数更多,2016年累计达到了17.65万人,参加韩语能力考试的人数也大幅增加。2007年仅有8.29万人报考,2016年报考人数就上升为15.12万人。

    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的一项调查显示,从2009年到2012年,三年内中国学习日语的人数猛增26%,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的流行文化产品在中国的流行,被日剧、动漫吸引,中国年轻人学习日语的要求强烈动力。

    美国流行文化的文化输出是当代规模最大的文化输出。好莱坞大片伴随着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输出到世界各地。英语学习者中大部分都看过美剧和美国电影。流行影视片的英语教学已经成为英语学习中一门很成熟的课程,被很多大学和语言学习机构所采纳。

    结语

    中国影视在东南亚的热播正是汉语国际推广的契机。中国文化和中国影视作品对于东南亚受众不但具有文化上的吸引力,近年来还有政策和地缘的优势与机遇。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在文化推广上的经验,把中国影视海外传播作为一个契机,让语言教育搭上文化推广的快车。

    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应当具有国际视野,还应当上升到文化治理、语言治理的思路和格局上来,将语言教育、推广放置在更大的文化框架中考查。影视作品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走出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注释:

    ①李异平:《东盟国家媒介透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16页。

    ②新华网:《泰国国家电视台将重播1994年版〈三国演义〉》,http://www.xinhuane

    t.com/world/2019-06/28/c_1124685613.htm,2019/06/28。

    ③⑥人民网:《东南亚,在“追剧”中读懂中国》,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0315/c1002-29145485.html,2017/03/15。

    ④黄会林,李雅琪,马 琛,杨卓凡:《中国电影在周边国家的传播现状与文化形象构建——2016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

    ⑤《2017年度国家广播电视行业重要文件摘编》,《中国有线电视》,2018(S1)。

    ⑦方 宝,武毅英:《论东盟来华留学教育扩大发展的有效路径》,《复旦教育论坛》,2016(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