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
范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养和自我认知成长的重要理论阵地,在新形势的发展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得到进一步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创新。从当前的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和实践调研来看,高校正积极通过新媒体时代的新技术和新平台不断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改革步伐,加快建立起科学合理、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新模式,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落实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和社会意义。 龚惠香等编著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2年7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在深入整合和分析浙江大学城市学院928名学生问卷调查数据之后而编撰的思政理论教学理论专著,它从“教”和“学”两个角度来探讨当前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和不足,由此提出了提高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路径。全书分为教学篇和教育篇,论述了多元、开放、互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和实践路径,探讨了思政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问题,并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新环境的现代分析以及教学实践的整合来共同论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有效性的提升路径。 第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要更新教学理念,深刻把握新媒体时代的教学观念变化和思政教学研究成果,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理念指导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开放思维、多元思维、实时互动思维正在成为思政理论课教学理念创新发展中的重要启发思路,对高校思政教师来说,善于汲取时代精神的营养来创新思政教育教学的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好感度,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之中。 第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要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的创新,让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开放、互动,充分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热情。新媒体时代在技术手段、渠道平台和互动模式上都给予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很多的启发。在技术手段创新上,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搭建和多媒体技术在思政理论课中的应用丰富了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手段,让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和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是对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一次时代性的创新解读。在渠道平台上,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和平台最大化地集中了大量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资源和内容,教师和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思政理论体系的学习和思考,同时也能够通过新媒体网络上的资源进行学习、共享、思考和交流。而在互动模式上,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师主体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去观察、沟通和整理学生在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学习需求和指导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要关注思政教师的队伍建设,从思政专业理论、思政教学实践和新媒体创新培训三个方面提升教师的全面能力,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打好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基础。教师是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传播者,因此他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对新媒体的认知将直接决定新媒体时代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效率,对此高校要重视思政教师的队伍建设,不仅要加强思政理论体系的专业提升,同时也要从新媒体时代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和创新平台的认识和运用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在完善思政理论课专业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深入探索新媒体时代的新思维、新技术和新发展趋势,加快新媒体和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合作和共同发展。 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和总结。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应当充分借助新媒体时代的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平台创新来全面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队伍的建设,科学合理地、系统化地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思想理论课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独立学院‘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之一(编号:SZQ2017046)] (夏银银/硕士,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讲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