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地方台纪录片创作的探索与思考
范文 韩晓宇
【摘 要】近年来,央视和部分卫视的优秀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地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且好评如潮。那么地方台如何在创作理念、制作团队、财力投入等方面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创作出优秀的纪录片呢?本文以鞍山广播电视台自创纪录片《鞍山评书》为例,从选题、叙事和拍摄三方面对地方台纪录片的创作做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纪录片 地方台 鞍山评书地域化故事化 唯美化
自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受众极高好评、收到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后,纪录片创作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央视和一些卫视蓬勃兴起,《故宫》《京剧》《玄奘之路》《河西走廊》《航拍中国》等纪录片无不让人津津乐道,确实这些片子无论在选题、撰稿、拍摄和制作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纪录片大量走上荧屏,走入受众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中国电视由新闻、综艺、电视剧三种元素统领的格局,这标志着中国电视的结构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也在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已从纯娱乐需求转向接受更高品质、更有文化、更具真实的节目。
电视的内容在变,受众的收视期待在变,那么作为媒体从业者就应顺应时代、符合潮流,生产出大量能满足当下人们文化需求的电视纪录片。然而作为地方台,无论在创作理念、制作团队、财力投入等方面都不能与央视和卫视相提并论,那么地方台如何打破壁垒、突破瓶颈创作出优秀的纪录片来满足观众电视消费水平升级的需求,同时再度点亮地方台荧屏呢?笔者以鞍山广播电视台自创纪录片《鞍山评书》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地方台的纪录片创作做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题材选择的地域化
央视拍纪录片可以取材整个中国,因为央视的覆盖广,受众层面分众化;卫视纪录片的取材也有一个省做保障;而对于地方台来说,取材范围仅仅是一座城市,而能选择的题材又少之又少。如果地方台为了做一部纪录片而跳出所在城市去选题,即使题材再好,由于受众不熟悉而不能引起共鸣,也不会带来相应的收视,所以地方台纪录片的选题必须地域化,而且题材的选取也必须体现这座城市的特质和唯一,不可泛泛,而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有一种认同感,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共振和认同。
纪录片《鞍山评书》的选题就是本着地域化的选题原则来创作的。鞍山与评书有着不解之缘。评书,是一种古老的口头表演艺术,流行于宋代,由中原传入辽海地区。作为辽宁评书的亲支近脉,鞍山评书兴起于上世纪中期。由于鞍钢的崛起和产业工人的激增,鞍山成为曲艺的福田宝地,赵玉峰、黄福财等京冀地区的书曲名家纷纷落户鞍山,为鞍山评书培育了肥沃的艺术土壤。杨田荣独树一帜的新派评书,刘兰芳、单田芳和张贺芳打造的“三芳争艳”,以及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风靡全国的鞍山广播评书等,不但创造了评书艺术的巅峰神话,也为鞍山赢得了“评书之乡”的美誉。2008年,“鞍山评书”被确立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作,此后,鞍山评书进入延风续脉的传承时期。如今,评书传承基地在鞍山相继成立,评书走进校园课本,鞍山评书人及鞍山民众正为保护并传承这门优秀的传统艺术而不懈努力。在这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中,鞍山评书不仅孕育出杨田荣、刘兰芳、单田芳等享誉全国的评书名家,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和夺人魅力,多年以来,鞍山评书不仅成为这座钢铁之都的文化标识,也成为鞍山人乃至全国民众的声音陪伴……正是因为鞍山与评书,评书与鞍山之间的这种相融相生,才使得《鞍山评书》在题材上先声夺人。
二、叙事方式的故事化
全球顶尖纪录片大师希拉柯伦伯纳德在他的《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中明确谈道:“对于绝大多数优秀的纪录片来说,如何讲故事正是它们吸引人的关键所在,其中包括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强大的戏剧张力以及一个让人信服的结局。”纵观现在国内好评如潮的纪录片,它们也都把讲故事作为叙事的主要方式,《舌尖上的中国》每集都由8至9个故事构成。可见,讲故事成为现在纪录片一个很重要的叙事方式。但故事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讲好的,故事的选取要有代表性,故事的讲述要设置看点、悬念和高潮,要吸引观众有兴趣带着好奇心看下去。同时作为创作者来说,要清楚地知道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把人物的微观故事和宏观的历史描述结合起来,这样纪录片才能既好看,又有深度、导向作用和教化功能。
纪录片《鞍山评书》分为《机缘》《魅力》《血脉》三集,以历时三年的拍摄制作,以广阔的历史文化视域和故事化的叙事方式,鲜活生动地展示了鞍山评书的历史发展、独特魅力以及血脉传承。在每一集50分钟的时间里创作者都讲述了9个故事,这些故事主体来自历史资料和评书大家、评书爱好者、评书票友和普通市民的讲述,虽故事众多,但创作者注重把控节奏和逻辑关系,使得故事之间既独立又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说在故事的讲述中,《鞍山评书》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全景式展现鞍山评书的形式与风格的纪录片,呈现了历史,温暖了现在,关注了未来,同时更让观众感知到了民族艺术的精致与厚重,唤起了人们继承传统、呵护文化的美好追求和时代责任。
三、拍摄手法的唯美化
纪录片的拍摄不同于新闻,时效性不强,拍摄周期相对较长,所以拍摄往往无尚考究,无论是从设备的选择(最前沿者已在用Sony fs7电影摄影机了)、拍摄手法的运用还是拍摄人员的水准等等都远远高于新闻和综艺节目,甚至可与电影的拍摄相媲美。央视的很多纪录片之所以为人喜爱,拍摄得唯美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相信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人都会被那些精美的画面所震撼。所以一部纪录片要想取悦于受众,拍摄手法必须讲究,画面必须要有质感和灵性。
纪录片《鞍山评书》在拍摄上采取现实走访、史料拍摄和真实再现三方面相结合的手法。现实走访部分我们拍摄了包括刘兰芳、单田芳等评书表演大师在内的30多位和鞍山評书有关联的人物,通过他们的讲述来展现鞍山评书的前世今生,这部分的拍摄是整个纪录片的主干,以纪实拍摄为主,节奏明快,充满现实主义色彩。史料拍摄部分也以纪实性拍摄为主,为整个片子提供有力历史佐证,从而增加片子的可信度、沧桑感与厚重感。真实再现部分虽然好像与纪录片的真实记录性质相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电视画面,提高了片子的可视性,同时也达到了还原历史的效果,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这里重点说说《鞍山评书》真实再现手法的运用。在开拍《鞍山评书》之前,作为地方台纪录片创作者的我们确实没有什么拍摄理念和拍摄思路,于是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学习与研究,央视的八集纪录片《京剧》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它里面多次采用历史真实再现的拍摄手法,通过情景再现、演员表演等手法还原了一些历史场景,不但弥补了视频史料不足的遗憾,同时也使画面更诗化、更有意境。我们拍摄《鞍山评书》当时面临的困境是:现实走访部分的人物讲述得很经典,但涉及到的视频和画面资料则相对缺少,于是我们就大胆尝试了真实再现的拍摄手法。为了达到真实效果,我们在旧物市场淘来老式收音机、当时的家具和具有年代感的服装,情景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在拍摄时,我们还注重光与影的变化、动与静的结合、虚与实的相生,可以说很唯美精致的画面以艺术的手法呈现在了广大受众的面前。
综上,是我在创作纪录片《鞍山评书》的一点儿体会,其实关于纪录片的创作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探索,比如同期的运用、声音的处理、色彩的平衡、后期的包装等等,这里一定是挂一漏万,贻笑同仁。
【参考文献】
[1](美)希拉柯伦伯纳德(Sheila Curran Bernard)著 孙红云译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
[2]周明杰《电视节目中“真实再现”的利弊分析》
[3]王昱斌 李志《一座城市的味道故事——<北京味道>的多元视角创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