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全媒体时代民俗传播的意义及路径研究
范文 安剑峰
【摘 要】新时代下继承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全媒体时代民俗文化传播的思想政治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利用全媒体平台更好地传播民俗文化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全媒体 民俗 传播 思想政治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网络基本覆盖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由主动寻求变为被动接受,展现中西方不同价值观的信息激荡碰撞,争相影响受众的人生观、价值观。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传播民俗文化,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一项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以媒介全面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对民俗文化传播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法。
一、民俗文化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1.影响转变社会意识形态。美国知名民俗学家萨姆纳认为,“民俗是社会意识诸形态和社会结构的母体”。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权力形式、社会构建最初都源于民俗,民俗文化传播趋势的改变必然带来社会规范、民族精神、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必然影响甚至逐步转变社会意识形态。
2.引导改变受众人生观、价值观。民俗文化源于生活,是传播受众最直接的学习积累是非观念、习俗文化的方式之一。民俗形成后,经过传播和接受,便成为规范受众思想观念的隐性力量,制约着受众的后天选择和判断,引导和改变受众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传播的社会优秀民俗文化会成为受众个体成长的精神食粮,潜移默化改变受众的人生观、价值观。
3.规范控制受众个体行动。民俗源于生活,在形成发展传播中形成了各种约定俗成的仪式、规范、准则。受众通过接受理解民俗中的隐喻、劝告、规范、惩戒等,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其中包含的生活准则,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4.提高受众抵抗异域文化侵蚀的能力。在全媒体时代,各种不同文化思潮充斥在各类媒体中,民俗文化的全媒体传播将大大提高传播的广度、深度。增加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爱国意识。
二、全媒体时代民俗文化传播的路径
1.进军移动互联网络传播媒介。随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时代的不断更新发展,使用网络、手机、Ipad等接受信息的受众已经超越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統媒介。民俗文化传播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其一,要利用音视频等形式吸引受众,引起受众关注。如今,传媒已经进入读图时代,视频影像正在取代传统文字,声音画面使民俗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地展现在受众面前。其二,要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参与性强的特点,做好深层次交流沟通,寓教于乐。其三,要借助当地政府的力量加强对优秀民俗文化的网络推广,对重要的民俗博物馆、民俗基地加大网络传播投资力度,做好民俗文化的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要积极使用数字媒体的方式更好地保护、传播民俗文化。其四,要利用虚拟现实、全景摄影等新兴传播形式,加大传统民俗文化和前沿高科技传播形式的有机结合,做好虚拟博物馆、网络全景体验中心等项目建设。
2.加强传统媒介的宣传力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仍占据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导地位,必须加强民俗文化在传统媒介的宣传力度,让受众听到主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受众对民俗文化的认可,给予民俗文化应有的社会地位。
3.大力发展民俗文化传统传播媒介。大多民俗文化,例如本地节庆习俗、曲艺、剪纸、绘画、手工艺品等其本身就具备良好的传播特性,要给予民俗文化传播更大的发展空间,用好标语、横幅、宣传栏、报刊栏、墙报、广告牌等信息载体,特别是博物馆、民居、老城、遗址等实物资源,借助春节、端午、集会等时机拓展民俗文化发展传播空间。
4.努力做好传播媒介整合。采用“中央厨房”模式, 紧密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联系,“一次采编,多媒体编发,多媒介推送”实现媒体全覆盖,扩大受众群体,提高传播效率。特别要指出的是,一些民俗文化如手工技艺、曲艺杂耍,往往通过现场演绎来实现其传播,在全媒体时代,要用好抖音、映客、微信、微博等媒介和短视频、移动终端直播等方式来构建全民参与的新型传播方式,提高民俗文化传播的深度、广度和实效性。
5.引导自媒体平台进行良性互动。全媒体时代,传播者和受众融为一体,已经形成了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的独特传播模式。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要注意提供自媒体平台传播所需的便利条件,允许自媒体平台拍照、摄像、直播,并提供良好的移动网络环境,注意在自媒体平台中与受众进行良性互动。
6.做好手机客户端APP开发。手机移动客户端已经开始出现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指引APP。例如青岛民俗导览就为青岛民俗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在这个APP中,游客可以撰写体验反馈,第一时间分享体验感受,还可以和民俗传承人互动,实现深度交流。
7.加强在影视媒体中的民俗文化渗透。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形式在传播民俗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各地已经涌现出一大批传播传统民俗的影片。例如央视的传统民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山西省的电视剧《乔家大院》都直接获间接地起到了传播、渗透优秀民俗文化的作用。
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5G技术的应用、信息产业技术革命必将带来一场全新的传播革命。民俗文化必须要和新的传播路径相结合才能使其在新世纪绽放璀璨光芒,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提高全民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田珺.论湘西少数民族优良民俗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中南大学,2010;
[4]廖飞.论我国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陈建宪.试论民俗的功能[J].民俗研究,1993(2);
[6]陈艳.优秀民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