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向导》发刊词 |
范文 | 苏德悦 许向东 《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份中央机关刊物,创刊于1922年9月13日,主编蔡和森,总书记陈独秀直接领导刊物的出版。该刊主要刊载政论性文章,设有《中国一周》、《世界一周》、《通信》、《读者之声》、《什么话》等专栏,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地编印发行,在中国内地许多大中城市及香港、巴黎、东京等地设有30多个分销处。发行数由开始的3000份激增至4万份,最高达10万份,成为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份周刊。《向导》的发刊词《〈向导〉发刊词——本报宣言》是党的重要文献,约1400 字,论述了该刊的宗旨,即“依照全国真正的民意及政治经济事实所要求,谨以统一、和平、自由、独立四个标语呼号于国民之前!”文章署名“向导周报同人”。关于具体作者的考证研究,有的认为是蔡和森,有的认为是陈独秀。 文章具体论证了党在最近时期具体的三方面任务: 第一,争取国家的统一与和平。发刊词说:“现在最大多数中国人民所要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文章详细阐释了国家统一与和平的重要性。 第二,争取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该文指出,民主政治的精髓是“市民对于国家所要的言论,集会,结社,出版,宗教信仰,这几项自由权利。”按照政治进化的自然律,“世界各种民族,一到了产业发达人口集中都市,立刻便需要这几项自由,也就立刻发生民主立宪的运动。”结合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文章指出:十余年来,产业开始发达,人口也渐渐集中到都市,几项自由,便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国家若不给人民这几项自由,人民必以革命手段得之。文章还针砭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指出:“我们的自由,不但在事实上为军阀剥夺净尽,而且在法律上为袁世凯私造的治安警察条例所束缚。”文章号召民众“对于这几项生活必需的自由,断然要有誓死必争的决心。‘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只有感觉到这几项自由的确是生活必需品才有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该文首次代表党提出了争取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奋斗目标。 第三,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文章分析了国际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自由发展的钳制,指出:中国名义上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但实质上几乎是列强的公共殖民地;因此我中华民族为被压迫的民族自卫计,势不得不起来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努力把中国造成一个完全的真正独立的国家。 这篇《本报宣言》发表社会反响很大。胡适当时评论说,我们的朋友陈独秀先生们在上海出版的《向导》周报中,提出两个大目标:一是民主主义革命,一是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赞同第一个大目标,而否定第二点,写道:“奉劝我们的朋友努力向民主主义的一个简单目标上做去,不必在这个时候牵涉到什么国际帝国主义的问题”。(《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70-571页) 蔡和森事后回顾说:“发行这周报的纲领完全是根据(中共)第二次大会的政治宣言,口号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实行民主革命。”他虽提《本报宣言》的执笔者,但明确指出是根据《大会宣言》,前者是“大宣言”,后者为“小宣言”。(陈鸿祥《令人惊讶的“头版头条”》,《博览群书》2006年11期) (苏德悦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许向东为该院副教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