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生物教学中对插图资源的利用 |
范文 | 梁冬梅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物教学中利用教材中插图资源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插图资源;利用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生物学科新教材中大量的插图,以形象生动的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生物学信息,它不仅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描述生物体结构、生理等生物学知识,还为学生描绘了生动的、多彩的、触手可及的生物世界,是课文内容的形象补充,更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实践证明,充分利用插图资源进行教学,能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能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有利《新课标》改革目标的实现。因此在使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意识到教材中插图的重要性,重视对这部分资源的利用和挖掘。 一、利用插图,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激发探索生命科学的求知欲 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所选取的图片大量的反映了生物科学新进展,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阅读插图并从课外收集相关信息补充,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及探索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如在十个一级主题的学习过程中,最能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求知欲的主题是关于“生物的进化”中的“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八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第三章),学生们欣赏着教材中这部分插图,仿佛自己回到了原始地球,去探索生命的奥秘;一棵形象、生动的“进化树”将复杂的进化历程简单的勾勒出来,学习过程变的明确了、轻松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在初中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习不仅没有结束,相反的被更大程度上的激发了起来。 2、激发热爱生命科学的情感态度 本套教材中的“科学家的故事”介绍了许多与生物学研究有关的科学家的故事,这个小栏目常常设计成连环画,如“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珍妮古多尔和黑猩猩交朋友”等故事,因为有了美丽的插图,学生读起来有滋有味;还有许多关于生命科学技术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图片:如“DNA双螺旋模型”、“血液透析图”、“CT图像”、“高压氧舱”“现代化养鸡场”、“污水处理厂”等图片是学生在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它们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让学生了解到了更多的生物技术,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生命科学情感的熏陶,激发了学生热爱生命科学的热情。 3、培养社会责任感 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当前日益凸现的主要有资源和环境问题。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问题,例如:教材在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这一部分时,以多幅图片来展示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尤其是“何日重见太湖美”这张图片反映的问题正与当时的太湖蓝藻过度繁殖导致水质恶化的新闻事件有关。在这些图片及新闻事件的启发下,学生主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的环境受破坏的图片,同时在校园内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保护家园”的环保爱心系列行动,包括制作环保宣传画、撰写小论文等方式。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意识到了许多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与自己是如此之近,学习中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利用插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1、指导学生对插图进行观察,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生物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在总结自己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就时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精细的观察能力上,可能在众人之上”。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保证。观察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观察时要积极思考。细心的观察是通向智慧的桥梁。 在新教材的栏目设置中有一项“观察与思考”。以《尿的形成和排出》一节内容为例:在学习“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这两个知识目标的过程中,除了阅读文字部分,还要对教材提供的插图进行观察。要求学生由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即从泌尿系统-肾脏-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来描述生物体结构组成,对图中各部分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详细观察。学生学会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的循序观察法能对生物体整体或者局部的形态结构全面观察,观察过程详尽而条理清晰,能避免遗漏观察点的现象。 2、剪拼插图,培养解题分析能力 拼图向来是中学生喜爱的游戏,运用剪拼插图这种游戏式的教学法,可将死板的插图教学变得既轻松又活泼。例如,在教授“心脏各部分结构及与心脏相连血管名称”时,将已准备好的书中彩图的复制图(各结构已用虚线分开)发给学生,在作简要的知识介绍之后,让学生边剪边记住心脏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与心脏相连血管名称,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拼接或让学生上黑板完成拼接。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能否灵活地应用,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考察,通过将插图进行合理的应用及延伸,能使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既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使新知识得到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3、动态延伸插图内容,拓展学生思维 生物学教材中的插图服务于教学,如果能将课本插图加以延伸,以动态的方式来展现,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思维。例如在学习“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结果的过程”时,把课文中的多幅插图用FLASR串连制成动画的形式。又如在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学生实验过程中结合插图中的动作要领,就能有效的掌握这部分知识。 4、复习时利用各章节重点插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生物学知识以图形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比单纯文字记忆的效果要好的多,也吏能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些教师在复习中只是按部就班地将原来讲过的内容重新讲叙一遍,没有新鲜感,学生听起来就索然无味。如果在复习中,能充分利用生物插图来进行讲解,则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联系起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复习、巩固和变通的目的。因此生物复习中,合理有效的应用插图就显得重要。 例如,人体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对学生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关系,理解人的各利,生命活动,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复习“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单元时,围绕七年级下册课本70页的血液循环模式图,结合图中所示的各重要器官,引导学生将呼吸系统(图25、图27)、消化系统(图21)、循环系统(降35、36、38)有关知识回忆和归纳。复习过程中,利用教材中插图,以点带面,通过指导学生将知识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将完整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结构体系展现给学生,也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三、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多是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来实现的。科学探究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等,因此在学习到“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亲自探究一下膈肌运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借助教材中“模拟膈肌运动”的插图,组织本年级学生利用气球、橡皮泥、矿泉水瓶、吸管等简单的物品动手制作插图中的模型,通过动手实验的过程学生体会到了原来科学可以亲身经历,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借此机会我还在校内组织开展了生物学模型大赛,收到的作品包括衣藻模型、鱼类模型、花的模型、人体小肠模型、动物细胞模型、人体心脏模型、病诲模型、生态瓶、校园绿化模型等作品近百件,有的还制作了动植物标本,这场因制作插图模型而掀起的竞赛活动,为多渠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载体。 总之,合理有效的利用插图资源为教与学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在教学中应有日的、有计划地进行设计,运用插图资源引导学生。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将《新课标》的新概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重视对插图资源的利用,势在必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