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利用“多用”,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范文 吴秀银




摘要: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物理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作用,这个双主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个地位是主人,是主体。新编的初中物理教材设计了“想想议议”、“演示”、“实验”、“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及“科学世界”、“扩展性实验”等栏目,无不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的一个角色。这些栏目要求学生多用心、用眼、用手、用脑,只有利用好这些多“用”,才能正真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关键词:用心;用眼;用手;用脑;提高课堂效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写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就要多用心、用眼、用手、用脑。想要提高物理课堂效率,也要做到心、眼、手和脑并用。如何做到“多用”,才能切实地提高物理课堂效率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用心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由此可见,兴趣是打开学习最好的钥匙。在物理课堂中,我们要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想用心去学。比如在上大气压强这一节时,我准备了一个比较厚的透明的塑料瓶和一个深色气球,让一个学生将气球塞入塑料瓶内,并将气球吹气,口套在塑料瓶的瓶口上,如图1所示。接着叫一个学生吹气球,尽管他使劲吹,气球总是吹不大,如图2所示。然后,我用钉子在瓶底扎一个小孔,还是让刚才那位同学再吹气球。这次吹出来的效果如图3所示(气球较大,碰到塑料瓶内壁)。设问,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他们就会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
在上两种电荷这一节时,我拿了一张纸,一支铅笔。将纸按在墙上,如图4所示。用铅笔侧面在纸上来回摩擦一会,如图5所示,慢慢松开按压纸的手,发现纸张就像粘了胶水一般吸附在墙上。轻轻拉开纸张的一角,还能听到一些声音,如图6所示。就此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诸如此类,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想用心去探究其中的原因。
2魔化实验,调动学生用眼
物理这门学科本来就来源于生活,要学好物理,首先得学会观察,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用眼观察就很重要。不一定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实验,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实验,魔术表演等,这样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比如在上磁场这一节时,我戴了一枚磁性戒指(事先不跟学生说明),给学生表演一场魔术。如图7,用一个不透明纸杯,一张百元纸币和一枚硬币。向学生展示纸杯是一个崭新完整的杯子,再用百元纸币将硬币包起来放在纸杯中,将纸杯倒扣在桌面上,再将纸杯慢慢掀起时发现包着硬币的纸币“不翼而飞”,如图8示。向学生抛出问题:这是为什么?秘密在哪里?(真正的原因在于魔戒指的隔空吸物,如图9所示)。
在上平面镜成像这一节时,我自己动手利用一个鞋盒和一面镜子做了一个魔术箱。将镜子放置在箱子的对角线上,封好箱子,给箱子设置两个投物口(分别设在镜子正面和背面)和两个观察口。上课前让学生分别向魔术箱的两个投物口投放轻小物体,发现镜子背面投进去的物品神奇般地消失了,而从镜子正面投进去的小物品却会变成两个。这又是为什么?类似这些课堂小魔术能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3优化设计,促进学生用手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特点,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优化设计课内外小实验,充分利用教材“想想做做”、“拓展性实验”等栏目,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让每个人的智慧得到最好地发挥。比如在上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时,教材中设置了小孔成像的“想想做做栏目”,这节上完我布置学生每个人回家都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孔成像的器具,并在下一节课带来。第二节课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的作品。课堂上让同学们交流自己做的小器具,发现做了各式各样的器具,形状、材料各不相同。有的用易拉罐做(图10)、有的用牙膏盒做(图11)、有的用卷纸的纸芯做(图12),有的用八宝粥的空罐子做(图13)等等。同学们在自己不断动手做器具及在家中实验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制作及实验过程的一些注意的问题,整个交流过程也是收货满满,远比老师一味地讲的效果好得多。
在上生活中的透镜这一节时,我布置学生每个人回家自己动手做一个照相机的模型,并于第二节课带来,同学们也是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做出每个人特制的照相机,有些照相效果还很不错(如图14所示)。同学们在自己动手制作照相机的过程不仅锻炼动手能力,还明白了照相机照相的原理,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一举多得。
4巧设问题,激活学生用脑
新课改重点突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让学生的多动脑,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而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动脑频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置的问题。若能够巧妙地设置问题,能增加学生动脑频率,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比如在上滑动变阻器时我设问:怎么改变灯泡的亮度?(改变导线的电阻)。那如何改变导体的电阻呢?(改变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或者材料)。若给你一些导线,怎么改变导线的电阻最容易?(导线的長度)。再设问:想让灯泡的亮暗程度变化范围更广怎么办?(拿一根更长的导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问:更长的导线放置不方便,怎么办?(绕起来)。这样很自然而然地引出滑动变阻器,而且学生对于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以及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大小的原理也会理解地更透彻。像这样低起点,小难度的层层设问,不仅能保持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逻辑性,还可以大大增加学生思维密度,丰富他们的想象,让学生正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课堂效率自然也就上来了。
教学是一门艺术,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教师只有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设备,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优势,让学生心、眼、手和脑并用,利用好“多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当起课堂的主人,才能切切实实地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