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区域多元外语教育政策研究 |
范文 | 尹悦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对河南省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任何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往来都离不开语言沟通和外语人才。而目前,河南省在外语教育规划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规划不科学、语种设置集中、专业布局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导致河南省内英语人才过剩、非通用语人才稀缺,无法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河南省应结合本省发展需要,培养地方急需的外语人才,实行区域多元外语教育政策:制定关键外语语种计划,优化外语语种结构,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加强区域国别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拥有的外语教育资源,不仅关系着该国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还直接影响着该国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外交安全。因此,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纷纷结合本国实际需要,制定出相应的外语教育政策,如凸显国家安全的美国外语教育政策、凸显经济发展的荷兰外语教育政策,以及凸显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等。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外语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外语教育在政策的制定、语种的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着缺乏规划、语种单一等问题。我国的外语教育费时低效,以英语为主要语种的同质专业盲目扩张,我们的外语教育在政策和规划上存在重大缺失。 [1]这种缺失除主要表现在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缺乏中长期的全盘规划、缺乏权威的管理及指导机构、语种设置过于单一和集中,以及发展不协调外,更为突出的是,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还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很少结合各地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不同需求的实际,地方在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很少有自主权。[2]在“一带一路”为重要代表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应该结合本地的实际发展需要,制定本区域多元外语教育政策。鉴于此,本文拟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对河南省外语人才需求的分析,结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需求,提出实施区域多元外语教育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以期为“一带一路”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弥补国内关于区域外语教育研究领域的不足。 一、“一带一路”给河南外语教育提出的挑战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和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条经济带,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至欧洲,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涵盖40多个国家30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是世界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3] 河南,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地处丝绸之路陆上交通的战略腹地位置,是连接“一带一路”东西双向的一条重要战略通道。在历史上,河南就是丝绸之路经济走廊的重要区域,如今,郑州、洛阳已被国家成功列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支撑点和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区域优势。郑州作为“全国铁路心脏”,向东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向西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成为辐射东中西的重要物流枢纽。特别是郑-欧班列的开通,开辟了我国中部地区直达欧洲的物流通道。目前,郑-欧班列已成为国内载货最满、出境口岸最多、货源覆盖最广的赴欧班列。此外,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使郑州成为国际航空货运和国内航空货运的综合枢纽,以郑州为中心的一个半小时航程可覆盖全国2/3的主要城市和3/5的人口,新郑机场的国际航线也在日益增多、不断完善。河南省内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多年来长居全国首位。河南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日益完善与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中枢地位。 可以说,“一带一路”的建设,对河南省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河南省可发挥自身的区域优势,加快“东引西进”和“走出去”的战略步伐。“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启动后,必将吸引大量外国企业到河南境内投资,河南省内企业也可以抓住这个机遇,走向世界,参与更广泛、更高层次的合作与竞争。但是,若想抓住这一发展机遇,首先就要解决语言沟通问题,因为,有限的外语人才资源,已成为制约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因素。这是“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对河南的外语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应对这些挑战,不仅要提高本地区的外语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更要从教育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河南实行区域多元外语教育政策的必要性河南实行区域多元外语教育,是基于多种现实需要。 1.改变外语语种单一教育现状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全国统一的外语教育政策。但是,我国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情况差异很大,东北、西北、中部、东南和西南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外语语种需求都有很大的不同,而我国的外语教育过分突出和强调英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兼顾各地的外语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实际,也没有实地考察各省份的外语教育资源优势和实际语种需求。[4]这就导致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语种单一、英语人才供过于求、其他非通用语种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我国外语教育语种明显相对较少,过度集中,应围绕语言的使用范围和用途促使外语语种多样化,各地区的外语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不同语种教育,实现外语教育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和生态化,保证外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 2.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需要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为加强区域内部各成员国和地区的合作交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各地区必须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外语教育政策。也就是说,要在外语教育实践中发挥地方的主体作用。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涉及的语言近200种。虽然说,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但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其他非通用语语种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俄语广泛适用于前苏联地区和东欧地区;西班牙语在欧洲、美洲地区的许多国家被作为官方语言使用;阿拉伯语在中东和整个阿拉伯世界都影响甚广。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以英语为主甚至是唯一语种的外语教育政策,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实际。因此,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多元外语教育政策,培养多语种人才,以加强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3.促进多元文化认同的需要 多元外语教育,不仅包括多元化的外语语言教育,也包括多元文化教育。通过实施多元外语教育,能够促使更多的学生学习并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增强跨国间公民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建立更和谐的国家关系和区域关系,甚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周边国家关于“中国威胁论”的担心,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各地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实际,实施多元外语教育政策。这符合服务“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的需要,有助于促进公民的多元文化认同,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执行的外语教育政策的重大改革和突破。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河南外语人才需求 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体现出多样性,未来的外语教育必须适应这一需求,既要培养大量的非通用语人才,也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通用外语人才,同时也要培养精通外语的区域研究人才。 1.非通用语人才 郑州,作为中-欧班列最大的中转站,是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交通枢纽。如今郑-欧班列的揽货范围已覆盖日韩等亚太国家,下货分拨站点也由原来的波兰、德国扩展到现在的捷克、意大利和法国。而且,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郑-欧班列的揽货范围还将覆盖东南亚和南亚等地。[6]据调查,郑-欧班列沿线涉及的重要语言有俄语、德语、波兰语、法语、韩语、日语等,以后还将有泰语、越南语、柬埔寨语等。在此形势下,河南省要加快发展,必须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通晓欧洲、中亚国家语言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及翻译人才。 然而,目前河南省内高校的语种设置多集中于英语,开设非通用语专业的院校较少,如开设俄语、德语和法语的院校不到5所,开设朝鲜语的院校只有1所,作为联合国常用工作语言的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尚未见有高校开设。虽然英语在全世界很多地区都可以充当交流语言,但是,如果能够用一国的官方语言或民族语言与该国进行交流的话,更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的深度交流。因此,河南省应根据“一带一路”和郑-欧班列建设的需要,合理规划语种设置,为高校学生提供足够的语种选择空间,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外语教育。 2.复合型外语人才 在当今社会,外语已由单纯的专业知识转变为不可或缺的知识工具,学习外语可以用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7]。社会对纯语言性的外语人才的需求已越来越少,“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涉及交通运输、基建、能源等多个行业。这不仅需要精通沿线国家的主体语言、熟悉相关产业业务知识的外语人才,更需要精通行业知识又熟练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河南省内的大多数院校的外语教育仍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为主,许多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对于其他行业的知识几乎一窍不通。显然,这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3.高层次区域国别研究外语人才 “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也离不开从事区域国别研究的高层次外语人才。因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较多,这些国家的文化、制度、风土人情都不同,只有熟悉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才能做到真正的“语言相通、民心相通”。因此,河南省的高校在加强外语语言教育的同时,还应当开展沿线相关国家的区域国别研究,以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四、河南实行区域多元外语教育政策的建议对策 “一带一路”覆盖的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数量超过40种,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交流问题,已成为制约河南省加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障碍。基于对区域多元外语教育的战略思考,结合河南省外语教育现状及“一带一路”对河南省外语语种的需求,笔者在此提出河南实行区域多元外语教育政策的以下对策建议。 1.制定关键外语语种计划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多,我们不可能开设沿线所有国家的语种,但是,河南省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语种需求、人才数量的预测,做好外语教育的规划,制定关键语种政策,优先发展河南省目前急需的外语语种,如俄语、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等。 2.优化外语语种结构 目前,河南省内的外语人才市场,出现英语人才过剩、非通用语人才稀缺的现象。因此,河南省内高校应根据本地的投资、贸易、交通、旅游等实际需求,合理调整外语专业布局,通过逐步减少英语专业、增设非通用语专业等措施来优化外语语种结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关语种的外语人才。其具体措施:一是控制英语专业的数量和招生规模。目前,英语人才已经供过于求,已出现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应合理规划英语专业的数量。二是增设非通用语专业。郑-欧班列沿线国家语言有几十种,而目前,河南省内高校开设的非通用语仅有5种,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因此,河南省内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设非通用语专业,培养非通用语人才。三是开设非通用语课程。目前,河南省内的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90%以上都为日语,第二外语语种单一。因此,河南省内高校应增设非通用语课程,为英语专业和其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第二外语语言选择。 3.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对单一工具性的外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少,对具备交叉学科知识体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未来的外语人才不但要掌握熟练的外语技能,而且要精通相关学科的知识,具备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和融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8]外语院系应当合理优化课程设置,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语言基础和技能课程与专业知识课交叉融合起来,利用外语知识来提高专业技能,在学习专业知识中强化外语能力,改变外语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 4.加强区域国别研究 多元外语教育不仅包括语种教育的多元化,也包括文化教育的多元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多,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应全面了解沿线国家的民俗、礼仪、宗教、禁忌等,任何的疏忽都会导致国家之间不必要的矛盾甚至冲突。“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不仅精通外语而且熟悉沿线国家的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外语人才,这也是外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河南省高校的外语院系不能只重视学生外语技能的培养,更要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培养真正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精通外语、熟悉外国文化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五、结语 “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在给河南省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河南省若想抓住这一发展机遇,首先,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本地区实际,赋予地方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更大的自主权,改变绝大多数高校以英语为唯一外语语种的局面,实行区域多元外语教育政策。其次,河南省作为国家“一带一路”的中心地区,教育部门及高校应抓住机遇,合理调整外语专业布局,优化语种结构,开展多元外语教育,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外语人才,以适应“一带一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245. [2]李丽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施区域性多元外语教育政策的必要性[J].中国外语,2011(4):55. [3]杨帆.河南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6):271. [4]蔡志全.“一带一路”背景下试行多元外语教育政策的思考——以新疆地区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5(1):10. [5]张蔚磊.美国21世纪初外语教育政策述评[J].外语界,2014(2):90. [6]李庚香.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特点与河南的积极融入[J].区域经济评论,2014(6):44. [7]李杨.“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分析[J].高教学刊,2015(11):22. [8]张绍杰.践行开放性、融合型、多元观的外语人才培养理念[J].现代汉语,2015(1):13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