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运用无剪辑拍摄思想提高摄像水平 |
范文 | 李宏兴 【摘 要】在当今新闻爆炸的时代,时效性就是新闻的生命,所以人们开始考虑将拍摄与剪辑结合起来,拍摄完成就可以直接播出,于是产生了无剪辑拍摄。无剪辑拍摄的本质是摄像师带着编辑师的思想,根据节目的主题在拍摄的过程中完成编辑的工作,它要求摄像师在拍摄的过程中充当多个角色和完成多项任务。 【关键词】无剪辑 拍摄思想 节奏 镜头连接 无剪辑拍摄源于电视新闻拍摄,是一种高效的新闻拍摄方法。所谓“无剪辑”并不是不需要剪辑,而应该是将后期的剪辑工序提前到摄像阶段,也就是说拍摄者应该边拍摄边剪辑,当拍摄完成后,剪辑也就随之完成。所以实际上它只不过是将传统的拍摄与剪辑两步合并为一步,提高了成片的工作效率。 无剪辑拍摄对摄像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很高。首先摄像师应具备熟练的摄像技巧。其次摄像师还要具备节目策划的能力,能够掌握整个节目的拍摄思想和基本框架。再次就是具备编辑的基本素质,能够掌握编辑的基本理论,学会用编辑的眼光选择镜头画面。 一、何谓无剪辑拍摄思想 1.无剪辑拍摄思想的起源。无剪辑拍摄源于电视新闻拍摄,是一种高效的新闻拍摄方法。当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一条新闻从发生到播出的时间越来越短,如果在新闻剪辑上花太多时间,将大大降低新闻的时效性。所以人们考虑将新闻的拍摄与剪辑结合起来,拍摄完成就可以直接播出,于是产生了无剪辑拍摄方法。 2.无剪辑拍摄思想本质。严格地讲,摄像的每一个镜头画面的转换都是一次剪辑,剪辑质量高低的关键是摄像人员在拍摄时能否根据主题需要,尽量拍摄高质量的镜头画面,做到不拍或少拍废镜头画面。所以无剪辑拍摄思想的本质是摄像者带着编辑的思想,根据节目的主题在拍摄的过程中完成编辑的工作,它要求摄像者在拍摄的过程中充当多个角色和完成多项任务。这种拍摄方法对摄像者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如果经常有意识地进行无剪辑拍摄,可大大提高个人的拍摄水平。 3.无剪辑拍摄的基本素质要求。(1)具备熟练的摄像技巧。在无剪辑拍摄过程中,每个镜头画面都是高质量的,不允许有废镜头画面存在。对摄像人员来说除了做到画面要稳、运动要匀、聚焦要清、画面要水平、构图要准外,还要做到画面的内容与主题相符。这样,在后期就不需要或进行很少的剪辑就可以播出了。 (2)具备节目策划的能力,能掌握整个节目的拍摄思想和基本框架。在事件发生或正在发生时,能及时确定拍摄的主题,确定拍摄的镜头画面及拍摄的顺序,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写分镜头画面剧本,供拍摄时参考。 (3)具有编辑的基本素质。在拍摄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编辑的基本原则,要始终带着编辑的意识去拍摄,用编辑的眼光选择镜头画面。 二、无剪辑拍摄的要点 1.拍摄前。首先摄像师要跟栏目策划人员充分沟通,明确拍摄的主题,尽量提前拿到拍摄的剧本,并与编辑师协调制定好分镜头脚本,确定要拍摄的画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前到拍摄现场去看看,对场地、背景、光线等要素做到心里有数。回来后,针对以上情况确定摄像器材,要带哪些镜头、是否要用轨道和摇臂、是否要用偏光镜和色片等等。这些工作至关重要,千万马虎不得。 2.拍摄中。按照原来的设想或分镜头画面剧本逐个拍摄画面,并保证每个画面的质量。画面的拍摄及连接符合剪辑的基本原则。 (1)画面长短的确定。留意寻像器中画面长短的时间显示,每个镜头画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太短了,人们来不及看清画面的内容,太长了,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一般镜头画面的长短在3到6秒之间。当然,当内容丰富时,也可使用长镜头画面来表现。长短镜头画面的连接要有变化,才能给人节奏感,不至于平淡。 (2)每个镜头画面的时间一般只有几秒钟,如果表达的内容太多,观众难以看明白。最好一个镜头画面只表达一个意思。 (3)不同景别的连接要注意景别的变化,一般根据拍摄的内容确定景别的使用,当景别变化时应避免画面跳动。如从全景直接到特写,画面会跳,中间应拍摄个中景或近景镜头画面作为过渡;在一组镜头画面拍摄完成时,用特写或空镜头画面转场等。 景别是控制电视节奏快慢强弱变化和观众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景别基本分为全、中、近、特等。不同的组接会对观众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利用中景、近景、特写景别,内容调子上升快,对观众的心理冲击强,情绪上升快;运用全景、远景和长镜头的方式,内容调子上升慢,对观众的心理冲击较小,情绪影响慢。摄像师在拍摄一组画面时要注意景别的变化,一般根据拍摄的内容确定景别的使用,但景别变化时应避免画面跳动。例如从全景直接到特写,画面会跳,中间应以中景或近景镜头画面作为过渡,才能使画面顺畅。在一组镜头画面拍摄完成时,尽量用特写或空镜头画面转场。 (4)不同拍摄角度镜头画面的连接。拍摄角度的变化要符合视觉的变化习惯,否则也会产生跳动。如一个仰视的镜头画面直接到一个俯视的镜头画面,画面会跳,中间要加个过渡镜头画面。 (5)在越轴拍摄时,一定要拍摄中性镜头画面过渡,给人以正确的方位感。电视画面是具有运动性的,不同角度的组合,构成不同的表述关系,角度不同,表达的意思可能完全相反;角度不明确,会造成语意模糊、概念不清。人们在屏幕上观察被摄体的拍摄角度的感受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体验,由于画面上缺少周围环境物的参考,当拍摄角度发生变化时,观众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也要相应地调整视点的变化,所以难以正确判断出真实被摄体的运动方向。而且拍摄角度的变化要符合视觉的变化习惯,否则也会产生跳动。如一个仰视的镜头画面直接到一个俯视的镜头画面,画面会跳,中间要加个过渡镜头画面,这样才能使观众看得舒服。 摄像师拍摄中还要特别注意轴线的问题。根据画面方向形成的规律,当摄像机的位置确定时,就同时为主体的运动和主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的方向概念,这时,在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存在一条假像的线条,这是一条为保持画面的基本方向而设定的方向性轴线。位于这条轴线的180度内拍摄的镜头称为同轴镜头。当摄像机越过轴线拍摄时,运动方向和指引方向就会产生逆转。为保持方向的一致,摄像师在拍摄画面时必须选择位于轴线同一侧进行拍摄,即拍摄位置的改变不能超过此轴线的180度,才能保证一组镜头之间的方向关系不致混乱,这就是轴线规律。但是现实生活中被摄体处于活动状态时,其轴线也是活动的,由此形成的动作方向也在改变,必要时摄像师必须突破轴线的限制,不使观众在观看画面感到方向混乱。 (6)电视编辑符合动接动、静接静的基本,如果运动镜头画面与固定镜头画面连接,运动镜头画面要有起幅与落幅,避免产生太大的视觉冲击。动接动是利用含有动态因素的镜头相互连接,“动”是指画面含有动态的因素,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静接静是指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的镜头相互连接,这是一种灵活方便的组接方式,但在选择组接点时,同样要考虑画面中的动态因素,尤其是被摄体动作幅度较大时,要特别注意主体动态的连贯性。 动接动、静接静是镜头连接最基本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带来和谐自然的视觉感受,是编辑师常用的编辑手段,摄像师要熟练掌握和应用。 不同的镜头长度应根据画面所包含内容容量和观众理解的时间长度为依据。镜头的长度安排要适宜,如果镜头过短,观众还没有看清楚画面的内容,镜头就转换了,那就失去了这一镜头存在的意义;如果镜头太长,而且没有新鲜的内容加入,就会造成节奏拖沓,使观众感到厌烦。一般来说,表现较大场面和特定的环境气氛,要用较长的镜头连接,镜头转换频率要慢;表现强烈的动感、紧张的局面、激烈的情绪等,用较短的镜头,镜头转换的频率要快,有助于加剧节奏、强化情绪的变化发展。一个镜头画面尽量只表达一个意思,镜头画面的连接要有变化,才能有节奏感,不至于平淡。 3.拍摄结束。拍摄基本结束后要留点儿时间,检查拍摄的效果。如果有不满意的镜头画面或漏拍的,可以补拍,然后在编辑机上进行适当的修改。 三、运用无剪辑的拍摄思想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理解无剪辑拍摄的含义,根据不同的题材灵活运用。对于时效性非常强的新闻节目要强调稳,保证拍摄完成就能够播出;对于摄像爱好者强调精,保证每个镜头画面都有寓意。 2.应该学习编辑的理论知识。除了要有过硬的拍摄技巧外,还应掌握编辑的基本理论,学会用编辑的眼光选择镜头画面。 3.多实践多思考,不断提高,掌握无剪辑拍摄技巧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多实践多总结不断提高。 4.无剪辑拍摄多用于纪实性很强的节目中,可以学习、借鉴某些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