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陇山林区人工造林技术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
范文 | 卜婷 摘? ?要:目前我国的人工造林技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人工造林的成活率问题,如何有效提高成活率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分析了小陇山林区人工造林所采用的技术,以及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为林業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陇山林区;人工造林;成活率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74-01? ? ? ?中图分类号: S725.7? ? ? ?文献标志码: B 人工造林是一种快速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方法,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要加强对人工造林技术手段的研究,才能有效提高成活率。提高造林成活率是提升造林绿化标准的重要手段。造林成活率偏低、造林质量不高,始终是制约造林绿化事业发展的一大难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正在逐渐提升林业的管理力度,林间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应用技术,只有不断加强重视力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保证合理运用科学的培育方法,才能提高林区建设的总体质量,保障提升整体的种植效率和效果。 1? ?小陇山林区人工造林技术 小陇山林区处于甘肃省东南部,总面积为83万hm2,属于兼有我国南北气候特点的典型天然次生林区。小陇山林区是嘉陵江与渭河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也是甘肃省东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根据相关统计,近年来小陇山林区人工造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果,主要原因在于对人工造林技术的合理运用。 1.1? ?清理造林地 造林地的清理工作要在整地之前进行,主要工作为清理造林地表面的杂草、灌木、竹类及一些杂物。清理方法主要包括全面清理、块状清理及带状清理3种。可以采用割除、火烧、化学药物等方法,既可以采用人工方式,也可以采用机械方式,清理之后对杂物进行归堆、平铺和火烧。还可选用化学除草剂进行清理。 1.2? ?整地方法的选择 整地的方法主要有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2种。全面整地是对造林地土壤进行全面翻垦,主要应用于地形平坦的区域。局部翻垦是对造林地中一部分土壤进行翻垦,主要分为带状整地与块状整地。其中带状整地是对土壤进行条形翻垦,主要有水平带状、水平沟、水平阶、反坡梯田、犁沟和高垄等方式。块状整地是对土壤进行块状翻垦,主要分为穴状、块状、鱼鳞坑和高台等方法。 整地主要起到了改善造林地条件的作用。首先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特性,调节土壤温度,通过清除杂物,改善透光度,促进造林地表层温度的升高,起到提升人工造林成活率、改善生长状况的作用。整地还可以有效保持水土,促进造林质量的提高。 1.3? ?造林方法的选择 1.3.1? ?种子造林 种子造林主要适用于粒径较大的种子,在播种前首先对种子进行处理,操作步骤分为消毒、拌种、浸种和催芽。通过种子处理能够起到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出苗整齐度、减少病虫害的作用。浸种一般适用于春播,在雨季和秋季进行播种时一般不需浸种,在病虫害较为严重地区需要用消毒液进行浸种或拌种。 播种方式主要有撒播、条播、穴播和块播。撒播是将种子均匀撒在造林地上,不需要整地和覆土,具有成本低和工作效率高的特点,主要用于交通不便和人力缺乏及急需绿化的地区。条播是指按照特定的行距进行播种,在播种之后需要进行覆土镇压。具体有单行、双行、连续和间断等多种方式,也较为适用于机械化作业,常用于次生林改造和迹地更新,主要适用于灌木。穴播需要根据特定的行距和穴距进行播种,按照种子大小在每穴内播进几粒到几十粒种子,播种完成后进行覆土镇压。应用条件较为广泛,适合不同粒径的种子。块播是在块状整地上进行大量种子的播种,块状面积一般为1 m2以上,施工较为复杂,主要适用于沙地造林及在已有阔叶树种的天然更新地引入针叶树种。 1.3.2?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是利用根系完好的苗木进行造林,能够有效抵抗不良环境,对立地条件要求较低,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苗木的根系可能出现损伤和失水问题,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首先要进行育苗工作。这一方式在苗木的选择上,以播种苗、移植苗和营养繁殖苗为主,一些情况下也可运用野生苗。应用植苗造林时苗木成活的主要因素为水分平衡,因此在起苗、选苗、包装、运输、修剪和定植过程中,需要控制苗木的水分缺失,尽量减少栽植时间,并使根部保持湿润状态。 1.3.3? ?分殖造林 分殖造林是运用枝干和根等营养器官,以及竹子地下茎进行造林,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无需进行育苗的特点,并有利于性状保持,但对于立地条件的要求较高,并且材料来源具有一定限制。主要用于松树、柳树、杨树等种类的造林。 2? ?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为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是合理控制造林的数量,在苗木生长时,如果数量过于密集,会造成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影响成活率。因此在造林时需要对种植数量和间距进行合理控制,及时补充肥料以提高成活率。二是人工造林需要结合季节因素,通常在秋季进行整地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且要根据不同的林种与树种,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和标准。三是积极运用新技术,比如在抗旱造林方面可以运用容器育苗法,可以有效防止苗木根系受损和脱水问题,明显提高成活率。还可以增加备用行,可以每5~10行增加一备用行。四要正确选择树种和林种,根据小陇山林区的自然条件和应用实践,可以选择的阔叶树种有山核桃、水曲柳、刺槐和白榆等,针叶树种有日本落叶松、油松以及华山松。正确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可以有效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 总之,在小陇山林区的人工造林工作中,通过对人工造林技术的合理选择,使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得到了有效保证。在今后的实践中,需要加强对造林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进一步提升人工造林的质量。 (收稿日期:2019-10-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