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平湖市秸秆原料化利用技术应用及效益
范文

    燕燕 邵正浩 李中利

    摘? ?要:通过介绍平湖市探索开辟秸秆利用工业化发展新途径,为实现秸秆高效利用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秸秆;原料化;纤维化;效益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5-0112-01? ? ? ?中图分类号: S38? ? ? ?文献标志码: A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平湖市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但秸秆农业化利用依赖度高、效益低、能力不稳定,因此开辟发展秸秆工业化利用途径尤为重要。以平湖市为例,通过近4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状况研究,从秸秆原料化利用技术、效益分析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 ?秸秆综合利用基本情况

    以2018年为例,平湖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06.87 km2,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24.82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18.23万t。2018年平湖市秸秆利用量为17.46万t,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5.79%。其中,肥料化利用占比59.41%、能源化利用占比10.97%、基料化利用占比25.12%、原料化利用占比0.27%。从各个利用方式比例来看,综合利用方式以肥料化、基料化的农业化利用方式为主,原料化利用能力较弱。

    2? ?目前存在问题

    2.1? ?秸秆综合利用渠道有待拓宽

    在秸秆资源五化利用总量中,秸秆肥料化利用占比较大,年均还田利用率仍在55%以上,而连续还田对稻田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随着食用菌减产,秸秆基料化利用也已达到饱和,有下降趋势,必须加大对原料化利用的技术研发,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

    2.2? ?秸秆收集利用主体少

    秸秆收集成本依然较高,人工捆扎秸秆收集约需60元/667 m2,收集积极性不高,且捆扎效率缓慢,难以匹配夏收季节抢收抢种的农作节奏。

    2.3? ?要素资源保障不足

    秸秆收集点场地设施建设困难。由于秸秆贮藏需要干燥通风条件,而出于防火因素,收集点选址既要交通便利又要靠近水源,考虑到安全防范最好搭建值班室,而农业设施用地指标紧张,较难争取。

    3? ?进一步完善秸秆收集体系的对策

    3.1? ?完善秸秆收集利用运行体系

    “企业分散收储—分散转运—规模利用、经营主体—分散收集—规模利用、行政主体—统一收集—粉碎还田(还林)”等秸秆3种收储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实现水稻、大小麦的规模化种植,提高机械化收集效率,推动秸秆收集的标准化发展。健全秸秆收集储运体系,促进秸秆田间收集处理、收购站点、储存运输等环节有机衔接,满足秸秆产业化利用对原料的需求,提高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程度。

    3.2? ?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捆扎收集技术

    鼓励大面积田块开展机械化捆扎收集,大小麦、水稻收割时用半喂入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收获,留茬10~15 cm,同时启动秸秆切碎装置,将秸秆切成5~10 cm,并自动分撒于田面,用揉草机将平铺于田面的秸秆分道堆拢,选用秸秆捆扎机械连片打包压实,每包约200 kg,呈圆柱体易推动,推移至田埂或直接夹包装车运走,不影响农田作业。

    3.3? ?开辟秸秆纤维化利用新途径

    秸秆通过输送机送入切料机中,切成长度为20~50 mm的草秆片,去除砂石、金属等杂质,经脱水后,通过机械高温撕裂、解纤、疏丝等分级多段分丝帚化处理,制出精细化绒状纤维,最后再次压干制成干度为30%~40%的秸秆纤维(本色)。该类产品为造纸、餐具、育苗杯等加工業提供原料。该模式的运用解决了秸秆农业化利用局限性,提高秸秆产品附加值,为秸秆利用长期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4? ?秸秆原料化利用效益

    2019年,平湖市林埭镇启动秸秆纤维初加工项目,收集利用秸秆4 000 t,对收集成本及利用效益开展调查分析,结果如下仅供参考。

    4.1? ?经济效益

    2019年,平湖市实施秸秆纤维化利用4 000 t,经调查,目前除去秸秆收集、厂房租赁、人工、机械、电力等成本,平均每吨秸秆纤维化利用可获利润200元,共计可获收益80万元。

    4.2? ?社会效益

    通过秸秆原料化利用,打破了秸秆农业化利用瓶颈,提高秸秆离田利用率,促进秸秆利用工农同步发展,延长秸秆产业链,推动秸秆综合利用长期稳定发展。

    4.3? ?生态效益

    以平湖市为例,通过对农作物秸秆原料化利用,禁烧秸秆4 000 t,按照1万t秸秆焚烧产生氮氧化物39 t、碳氧化物1.49万t[1]计算,可减排氮氧化物15.6 t,碳氧化物0.6万t。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一定程度上减少雾霾天气,提高空气质量。

    秸秆原料化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由农业化转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是衔接工农绿色同步发展的纽带之一。一要做好秸秆收集工作,秸秆原料化利用首先要在秸秆收集上下功夫,提高秸秆收集机械化水平,着力实施“机器换人”,减轻收集劳动力成本,提高收集效率,保障生产原料供应;二要做好产销对接,对秸秆纤维利用企业做好市场调查,技术探究和政策引导,鼓励造纸等工业企业利用秸秆纤维原料,保障绿色发展;三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秸秆贮藏能力,满足秸秆供应持续均衡、规模化、标准化特点。

    综上所述,要想成功实现农作物秸秆原料化,必须着重完善秸秆收集体系,提高机械化收集效率,推动秸秆收集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全面推广秸秆机械化捆扎收集技术,广泛开辟秸秆纤维化利用新途径,努力提升秸秆原料利用化效率。

    参考文献:

    [ 1 ] 李建峰,宋宇,李蒙蒙,等.江汉平原秸秆焚烧污染物排放的估算[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4):647-65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5: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