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异常气候对北镇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调查 |
范文 | 张颖 摘? ?要:从近年来北镇市的气候特点入手,调查分析了2007—2012年间异常气候对北镇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范围、为害程度和寄主植物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期对林业生产经营及生态环境保护有所帮助。 关键词:异常气候;林业;有害生物;影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0-0014-01? ? ? ?中图分类号: S763.30? ? ? ?文献标志码: B 北镇市位于辽宁西部,近年来,北镇市恶劣天气频繁出现:2007年3月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强风雪、夏秋季节高温干旱;2008年全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降水量比常年偏多16.7%,局部地区有暴雨洪涝灾害;2009年是一个突出的干旱年份,各月气温阶段性变幅较大,上半年气温偏高,6月持平,7—9月偏高,11月气温出现近20年以来的最低值,降水量与历年相比偏少19.9%,但是春季比常年偏多150%,夏秋季又出现严重伏旱和秋吊;2010年气温较常年偏低0.6 ℃,冬季、春季气温相比常年偏低,夏季、秋季比常年偏高;低温寡照,降水偏多4~5成,夏季洪涝、冰雹灾害较严重;2011年春季气温偏高且变化大,降水稀少,频繁阶段性变温,夏秋干旱、强降雨,冬季前期降水较少,后期干冷;2012年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多4成,年平均气温7.7 ℃,比常年偏低0.8 ℃,春季低温寒潮、6月多雨,7、8月频繁出现强降雨。 为探究不良气候对北镇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以及对寄主的作用,对全市现有林地进行了追踪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1? ?调查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概况 1.1? ?发生类型 近年来,为害北镇市林木的有害生物主要有赤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烂皮病、杨树溃疡病、杨干象等。 1.2? ?为害特点 ①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增多。以前在北镇市没有发生的病虫害,在部分地方发生严重,如美国白蛾等,舞毒蛾由原来的次期性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②常发性害虫赤松毛虫、杨干象等害虫发生相对平稳,杨树食叶害虫发生、为害程度较前几年加重,部分地区为害严重。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入仍然存在,如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等。④杨树病害发生呈加重趋势。 2? ?异常气候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 2.1? ?发生期的影响 异常气候对食叶害虫发生期的影响最为明显,以美国白蛾为例,2007—2012年北镇市美国白蛾一代成虫始见期分别为4月30日、5月4日、5月3日、5月19日、5月7日、5月8日。其中,2007年始见期最早,2010年最晚。2007年春季持续干旱,气温迅速积累到美国白蛾发育的有效积温,发生期提前,2010年入春较晚且冷空气频繁,雨雪偏多,出现“倒春寒”,造成一代白蛾成虫发生期推迟。 而异常气候对蛀干害虫发生期的作用不明显,以杨干象为例,2007—2012年北镇市春季杨干象的始见期分别为4月15日、4月11日、4月18日、4月16日、4月16日、4月18日,始见时间大多在4月中旬,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受异常气候影响较小。 2.2? ?发生量的影响 通过调查,恶劣天气对以幼虫在树干下部及周边越冬的害虫赤松毛虫影响明显。2003—2012年幼虫越冬死亡率分别为9.92%、13.15%、11.86%、12.10%、9.70%、10.61%、10.14%、10.22%、11.36%、12.25%,历史均值达到了 11.31%。2007年越冬死亡率呈现低值,2004年呈现高值。出现上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异常气候所致。 当秋冬季昆虫准备越冬或刚进入越冬阶段时,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昆虫体内含水量较高,过冷却点也高,导致昆虫耐寒性减弱,越冬死亡较多,如2010年;当秋冬季低温干旱时,则虫体內含水量较低,过冷却点也低,耐寒性强,越冬死亡率较少,如2008年;当春季虫体已解除休眠或滞育的时候,如气温回暖后,又遇春雨多的情况,则虫体内代谢增快,虫体含水量增加,如遇寒流,由于其抗寒性减弱,导致昆虫死亡数增多,如2009年。 2.3? ?发生范围的影响 干旱年份易引起突发性食叶害虫大面积暴发,如舞毒蛾主要以幼虫啃食叶片对树木造成危害。舞毒蛾幼虫性喜高温,2010年5月中旬至6月末气候炎热,仅有6 d阵性降雨,日平均气温在24.5 ℃,发育期内遇高温干旱引起其发生范围扩大。 2.4? ?为害程度的影响 据调查,近年来北镇市杨树病害发生面积较大。感病的主要杨树品种为107、108、3930等,染病林木大部分为2~7年生幼林,该病1年发生2次,当气温在7 ℃以上时,植株开始发病;气温超过28 ℃和11月以后病斑停止发展。从分布区域看,北镇市平原地区重于山区,幼树重于大树,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发病较少。 2.5? ?寄主植物的影响 在受高温、伏旱、秋旱等影响的年份,寄主植物叶片大量失水,使初孵幼虫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补充而导致死亡率较高。同样地,杨树溃疡病和杨树烂皮病都是寄主主导型病害,造成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树势衰弱,严重的干旱或水涝会使杨树生长势减弱,致使潜入杨树体内的病菌孢子大量繁殖,造成局地杨树病害成灾。 3? ?防治对策 3.1? ?加强经营管理 加强经营管理,合理整枝,及时春灌,造林时适地适树,如辽宁杨等。造林的苗木起苗和运输时要防止失水;栽植后加强养护;对病腐木或濒死木,应进行抚育采伐或卫生伐;集中烧毁病枝,减少病源。 3.2? ?加强监测预报 重点抓好赤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做到监测全面、预测准确、预报及时。 3.3? ?严把检疫关 在检疫时,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严防病虫苗木输入。 3.4? ?无公害治理 对为害程度在中度以下的树木,可用刀在患部刻纵横交错的伤痕,以多菌灵100倍液涂抹,可收到良好效果;对食叶害虫,主要喷施苦参碱等无公害药剂防治;对蛀干害虫,可采用打孔注药、点涂等措施加以除治。 3.5?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采取赶大集、走到田间地头、设立咨询电话等多种措施对林农进行培训,使广大群众了解并掌握病虫害预防除治相关知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