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讨园林树苗的移植方法 |
范文 | 孔傲 黄绍库 摘? ?要:从园林树苗的移植方法入手,重点探讨了在树苗移植过程中对树苗的结构固定工作,以提高园林树苗移植的效率。 关键词:园林树苗;移植方法;现实意义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0-0042-01? ? ? ?中图分类号: S723.3? ? ? ?文献标志码: B 1? ?树苗移植的现实意义 由于现今树苗培育过程中主要是重点培育小苗,待小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再进行移植,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树苗培育过于密集的情况。随着树苗的生长培育空间逐渐缩小,不利于树苗的健康生长。所以为了各个地区、公园、城市的绿化工作,常采用直接栽种成熟树木的方法,这样就需要研究树苗移植的切实方法。树苗移植工作,可以提高城市绿化工作的效率,让城市绿化建设持续推进,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绿色植被的作用。另外,各类品种不同的树苗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每种树苗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生长空间不同,需要在移植中对现实情况作实际调查,并在移植时采取必要的手段提高植株的存活率。每种树苗移植的最佳时期也存在差异,如槐树和松树的生长苗期不同移植的时间就不同,并且不同季节对移植工作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决定灌溉、修剪、覆土等工作的具体内容[1]。总的来说,树苗移植工作主要有两个作用:①扩大树苗的生长空间。树苗移植成功后单株树苗的生长空间相较于培育期间明显扩大,享有的营养成分、土壤面积都要更多,对于树苗根系、冠叶的生长来说有着积极意义。②提高了树苗的生长质量。在移植工作中需要根据树苗的生长情况对其进行修剪,保证树苗的主根健康生长,减少多余根系对营养成分的消耗。经过修剪的树苗根系生长能力和生长速率都大大提高,树苗品质明显提高。 2? ?树苗移植的主要方法 2.1? ?穴植法 人工移植方法中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穴植法,通常来说,其较多地应用在大苗移植上。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植株之间的行距,挖坑移植,坑的大小没有具体规定,需要根据树苗根系的生长情况确定。不同品种的树苗之间存在差距,但坑的深度要求主要是确保树苗根系在后期生长中不会随着土壤层的下沉而暴露出来。在坑的底部也需要撒施适量的底肥,保证树苗根系在移植后不会因为缺少养分而枯亡,以及穴植法要根据树苗根系的生长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包裹土球。穴植法虽然是常见的移植方法,但是从实际效果出发,其操作起来较为烦琐,并且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效率并不理想。 2.2? ?沟植法 人工移植的另一重要方法是沟植法,相较于穴植法,其改变了单个挖坑的方式,而是以定量开沟的方式进行移植。和穴植法相同,沟植法同样需要通过测算好树苗生长需要的空间来确定树苗之间的间距。在合理开沟后,可以直接进行移植和回填。但从现实应用来看,沟植法更适用于形态较小的树苗,并且具体操作层面,沟植法可以选择在垄上或垄沟间移植,沟壑的形成使得垄上和垄沟具有不同的种植优势,沟上移植更有利于苗木的灌溉和排水,并且垄上的土壤温度要略高于垄沟;若是移植于垄沟间,其虽然不会对苗木的灌溉造成影响,但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积水情况,不利于及时排水,从而影响苗木生长,因此更适合在干旱地区实行。 2.3? ?孔植法 第3种常见的树苗移植方法是孔植法,具体操作和穴植法有些相似,都需要测量苗木移植的距离和空间,但不同之处在于孔植法是利用专业的打孔机器在地面上进行打孔[2]。为树苗创造合适的生长孔洞后将树苗种植于其中,保证土壤完全覆盖根系并压实后就可以进行基础的灌溉、施肥工作。这种方法相较于以上两种方法,效率更高,操作简便,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孔植法的局限性,可能出现树苗移植后根系变形的情况,所以其更适用于根系较小、体型较小的树苗。 3? ?移植中涉及的其他方法 除了主要的树苗栽种方法外,树苗移植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包括对树苗的修剪、灌溉、施肥、除虫等,这些工作对树苗移植工作的质量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所以笔者在此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定论述。基于当前情况,笔者主要论述树苗移植中的固定工作。 3.1? ?树苗修剪 树苗移植工作主要是为了植被绿化服务,所以在保证植被健康生长的前提下,还要追求一定的审美性,这样树苗的整形、修剪就必不可少。适当对根系、枝叶进行修剪,不仅能保持植被的美感,更能改变树苗的生长情况,以更有效的方式保证它们的基础通风、透光和养分吸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树苗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 3.2? ?树苗固定 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园林树苗固定结构,一般以斜拉式结构为主,通过多个倾斜分布的支撑杆对树苗各个方向上进行支撑,该结构不仅在树苗周围的立体空间内占用了大量空间,还对树苗的持续生长埋下了隐患。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笔者在此提供一种可以安全使用的园林树苗固定结构。这种园林树苗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支架、防护板和支撑杆,其中具体的技术方案实施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支架包括以树苗中心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至少3组,固定支架包括包裹在树苗外侧轴向分布的围板,围板为弧形板体,围板中部设有轴向分布的插孔,围板内侧两端设有轴向分布的支撑筋,围板外侧底部设有一径向分布的底板,底板中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定位板。 (2)防护板位于相邻的固定支架之间,防护板采用孔板结构,防护板与固定支架连接的两侧分别搭接在对应底板上,且防护板的端面与底板中部定位板的侧面相抵。 (3)支撑杆与固定支架对应设置,支撑杆底端插入对应固定支架的插孔内,支撑杆之间通过绑带连接。 (4)围板外侧和底板之间还通过加强筋连接。 (5)定位板靠近外端端部的位置还设有一缺口,且底板的缺口處设有锚固孔。 (6)支撑杆外侧还设有至少1个水平分布的绑槽;防护板底部外侧边缘还设有垫板。 此树苗固定结构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将固定支架和支撑杆组合,构成可以对树苗进行固定的L型结构,避免占用苗圃上部的立体空间,降低对行人行走造成的影响,同时还在苗圃内设置与固定支架连接的防护板,可以保障苗圃内地面的平整性,对于树苗移植工作来说更能保证树苗移植后的生长情况[3]。 参考文献: [ 1 ] 马文辉,薛斌.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19(13):80-81. [ 2 ] 张庆彬.大树苗的移植技术要点[J].林业勘查设计,2013(2):40-41. [ 3 ] 孙振武.林业绿化移植栽培技术浅析[J].农技服务,2016,33(17):9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