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河北省节水小麦品种推广工作概述
范文

    张力 谢华峰 陈琦 张萌

    摘? ?要:主要介绍了2014—2019年河北省推广节水小麦工作的概况,总结了工作经验,分析了节水小麦推广工作取得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

    关键词:节水小麦品种;推广工作;配套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0-0083-01? ? ? ?中图分类号: F326.11? ? ? ?文献标志码: A

    1? ?節水小麦品种推广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河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33.33万hm2左右,生育期缺水量高达280~330 mm,河北省又是水资源极度匮乏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的1/7,可用水量远不能满足作物灌溉用水需求,导致农业灌溉用水每年超采地下水约50亿m3,多年地下水超采形成了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威胁着区域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并带来了诸多生态环境负效应。2014年以来,中央财政启动了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节水限采”试点行动,河北省被列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试点。冬小麦作为地下水消耗最多的作物之一,消减冬小麦灌溉用水是地下水压采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2? ?总体建设思路

    结合国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河北省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在地下水压采治理区,针对冬小麦种植推广节水品种、调亏灌溉制度和节水保墒耕作技术,以3项技术为核心集中形成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选择蓄水保墒能力较好的麦田,大力推广节水抗旱品种,采取良种良法结合,配套推广秸秆还田、精细播种、强力镇压、适墒灌溉等综合节水保墒技术,小麦生育期内减少浇水1~2次,突出浇好关键水,适当浇灌扬花灌浆水,实现小麦节水稳产和水分高效利用。

    期望通过推广上述良种良法结合的种植方式,引导农民一改以往春季浇3水甚至更多的习惯,整个春季只浇1~2水,实现节水50 m3/667 m2,切实转变长期以来依靠超采地下水换取产量的发展方式和单纯追求高产的发展思路,通过提升水分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降低由于灌溉水减少带来的对作物产量的不利影响。

    3? ?主要工作措施

    2014年以来,每年安排0.9亿~5.25亿元不等的资金,专门用于小麦节水品种物化补助,补贴供种企业70~75元/667 m2,由供种企业统一免费向农民提供15 kg种子,通过补贴种子带动农民落实农艺节水配套技术,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推广节水小麦品种80余个,在石家庄、邯郸、衡水、沧州等10个地市累计推广节水小麦218.13万hm2,累计推广面积超过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90%,减少地下水开采16亿m3。

    3.1? ?推介抗旱节水品种

    采取层层论证把关的方式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户推介节水小麦品种,首先,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根据当地品种种植布局和农民种植意愿提出品种推荐名单;其次,市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对县级推荐品种进行专业论证,提出初审意见上报省农业农村厅;再次,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品种选育、管理、推广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根据品种节水抗旱性能、推广区域、群众认可度等指标,从市级初审上报的品种中论证筛选出适宜推广的小麦品种,在网上公示无异议后向项目区进行推介;最后,项目区村委会根据当地条件和种植习惯,每村选择1~2个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3.2? ?开展田间指导

    项目承担单位和供种企业安排技术人员在返青、起身、拔节等关键生育期深入田间地头,密切掌握田间长势,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对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进行推广,做到高产稳产和节水增效相结合、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相结合、技术到户和农民增收相结合,强化技术服务,指导农户全面加强小麦田间管理。

    3.3? ?印制宣传指导手册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种子、化肥、农药、技术推广等部门起草《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100问》,并印制成册,分发各项目承担单位。技术100问全面涵盖了“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技术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对项目实施起到了强有力的技术指导作用。

    4? ?效益分析

    4.1? ?社会效益

    推广应用的小麦节水品种在节水与稳产、创新与集成等方面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协同,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效果十分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户尝到了种植节水小麦既节水又稳产的甜头。项目区麦田春季浇水由以前的3~4次减少到现在的1~2次,每年建设千亩节水种植示范户50个以上,少浇1水已逐步成为项目区农民种植习惯。同时,通过统一供种,有效解决了过去河北省麦田“几层楼、不整齐”的现象,这种补贴推广方式和节水效果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4.2? ?经济效益

    项目区小麦平均产量450 kg/667 m2左右,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在完成节水目标的前提下保持产量稳定,基本形成了春季浇1水产量可达400 kg/667 m2、浇2水产量超500 kg/667 m2的节水生产技术体系,平均经济效益增加100元/667 m2以上,通过生产效益和效率提升实现农民增收。另外,还可节约电费、人工等方面成本95元/667 m2左右,农民收入增加100元/667 m2以上。

    5? ?主要经验

    5.1? ?强化种子企业主体

    鼓励支持种子企业通过自主选育、合作选育、购买品种等多种方式,按照市场需要,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户等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加快小麦节水品种的选育、生产、经营和推广。

    5.2? ?加强品种集成示范

    以小麦节水品种为核心,以秸秆还田、精细整地、精细播种、强力镇压、适墒灌溉等关键技术措施为保障的节水技术集成示范体系,每年在关键生育时期邀请农民代表到田间开展现场观摩学习活动。

    5.3? ?完善技术指导服务

    项目承担单位和供种企业安排技术人员采取包村、包片方式,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户宣传节水品种和栽培技术。采用现场培训指导、录制培训视频、印发宣传材料等,开展小麦节水品种及技术培训。

    6? ?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6.1? ?存在问题

    由于井灌水不收费及邻近水源等因素,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民节水灌溉的意識还不强,仍然采取以增加灌溉次数的办法追求稳产高产,种植习惯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6.2? ?解决办法

    围绕水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未来发展等主题,通过采取现场培训指导、录制培训视频、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将国家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目的进行深入宣传。加大对节水、稳产、高效、实用的节水小麦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力度,积极宣传开展小麦节水品种及其配套技术推广的成效、经验和做法等,充分调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户种植节水品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 ?下一步工作思路

    7.1? ?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优化品种布局

    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筛选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节水小麦品种进行合理化布局,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节水小麦,加强优质节水小麦新品种选育,加快种子企业认可度高、农民喜种的优质品种推广速度,建立优质节水小麦繁育基地,进一步提高品种质量,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从根本上推动节水小麦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小麦产业效益。

    7.2? ?以绿色优质为导向,完善品种审定制度

    在节水小麦新品种审定制度上,从过去的严格产量标准逐步转向风险控制,建立以节水稳产、优质强筋、抗病虫、抗逆等性状为主的节水小麦品种评价体系,完善以绿色优质为导向的节水小麦品种审定制度。为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开设节水小麦品种试验组别,引导品种选育由增产为主向绿色优质高效转变。

    7.3?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打造知名品牌

    支持节水小麦种业龙头企业通过延伸服务链条、联营合作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优化要素配置,发挥品牌效应,增强综合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强化品牌设计、开展品牌竞赛、宣讲品牌故事、做好品牌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为龙头企业提供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研讨会议、交易会、博览会、产品推介会等活动,推广宣传节水小麦品牌。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