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夏玉米花粒期的管理技术措施 |
范文 | 崔秀寒 摘 ? 要:花粒期是夏玉米生产中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结合阳谷县的生产实际,对夏玉米花粒期的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夏玉米;花粒期;技术措施 夏玉米的花粒期即抽雄开花到籽粒成熟的这段时间,一般为48~60 d。此阶段是夏玉米产量形成、粒重增加的重要时期,因此对水肥条件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在充足的水肥、光照以及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夏玉米植株的光合效率高,籽粒灌浆的速度加快、籽粒重量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籽粒的数量。加强对花粒期的管理,可以为玉米的顺利抽穗、正常开花授粉提供保障,最终实现高产稳产[1]。夏玉米作为阳谷县主要的秋粮作物之一,加强对夏玉米花粒期的管理对当地的粮食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1 ? 加强对攻粒肥的施肥管理,实现穗大增重的目标 抽雄期是夏玉米最佳的攻粒肥施入时间,也是夏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最后一次追肥。在此阶段,玉米植株进入了生殖生长阶段,是形成产量的重要时期,对玉米的高产稳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合理的追肥可以为玉米后期的生长发育提供保障,确保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促进产量提高。抽雄期对肥料需求量不大,主要是氮肥,兼顾施入适量的磷钾肥即可,具体的施肥量在需肥总量中占比不足10%。由于抽雄期气温已经升高、空气比较干燥,玉米植株的高度基本定型,从而增加了施肥的难度,容易疏忽管理,因此应给予重视,加强对攻粒肥的施肥管理。 1.1 ? 有助于养根保叶、防早衰、增加群体光合量 在夏玉米花粒期适当增加攻粒肥,可以发挥其养根、护叶等作用,为夏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水肥条件,促使光合物质尽快输送到籽粒中。玉米孕穗期雄穗、雌穗得到的光合产物在总量中占比仅为12%左右,而抽穗期后雌穗分配的光合产物在总量中占比达50%。 1.2 ? 有助于减少玉米籽粒败育概率 夏玉米进入抽雄开花授粉后的7~14 d比较关键,此阶段的管理与籽粒的败育率有着密切的关系。玉米籽粒灌浆的速度与营养物质的供应情况直接相关,在养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可有效降低籽粒的败育率,促使灌浆速度增加,对促进籽粒重量增加的效果明显。 1.3 ? 对夏玉米空秆率的降低作用显著 追施攻粒肥时,要求合理搭配氮磷钾肥,可有效降低田间玉米植株的空秆率。通过近些年的田间调查,笔者发现不追肥的夏玉米田空秆率在9.1%左右,只选择磷肥的夏玉米田空秆率在7.8%左右,只选择施入氮肥的夏玉米田空秆率在4.3%,由此可知各养分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氮肥>磷肥>钾肥。要想实现玉米高产,施加氮肥是主要的增产措施之一,追肥中应主要选择氮肥,并注意磷钾肥的搭配。 1.4 ? 结合土壤实际情况施入攻粒肥 施入攻粒肥时,要结合土壤的墒情灵活调整,在浇水的同时施入肥料可以取得较好的施肥效果。如果夏玉米抽雄期遇到连续降雨,则可降低土壤的墒情,此时不需要灌水。施肥时采取根旁窝施、根外喷肥的方法,注意掌握好施肥的具体时间和浓度,也可以采取叶面喷肥的方式快速补充养分,对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或者3%~5%过磷酸钙浸提液+1%~2%尿素溶液等。 2 ? 做好水分运筹,浇好开花水、灌浆水 玉米在抽雄、开花、灌浆期处于对水分敏感的时期,此阶段温度高、玉米植株叶片的蒸腾作用强,且每日蒸腾作用持续时间长,因此要加强田间的水分运筹,确保田间持水量在70%~80%。 玉米养分的运输需要水分,缺水可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影响。第一,缺水时会降低施肥的效果。肥料与水分的关系密切,肥料在植物体内运输离不开水,缺水状态会直接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不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第二,缺水时会对雄穗的正常抽出产生影响,如果水分不足,可能導致雄穗无法正常抽出,即使有部分雄穗抽出,但是花粉也会失去活力或者活力很低,从而影响授粉,导致花粉败育的概率大大增加,出现空秆、缺粒等问题造成减产,也是夏玉米生产中常见的“卡脖旱”,此时缺水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后期即使提供了充足的水肥条件,也会导致产量降低30%左右。第三,缺水时可对雌穗的分化产生影响。缺水状态下,雌穗上的小穗、小花无法正常分化,产生退化现象、降低花丝的活力、使穗粒数减少,严重时降低玉米的结实率,导致玉米大幅度减产。第四,缺水时无法为灌浆期的玉米提供足够的营养。如果灌浆期水分不足,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就不能通过水分的运输到达籽粒部位,降低籽粒膨大、饱满的速度。第五,缺水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养分及水分的倒转等问题,影响果穗的生长发育,导致其短小、籽粒瘪瘦。 总之,玉米在抽雄、开花、灌浆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占整个生育阶段需水总量的28%~38%。灌溉时要结合当地的条件,确保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不足70%时要及时补充水分。灌溉的方式以节水灌溉为佳,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沟灌、低压输水浇灌等,注意不可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当玉米籽粒成熟、叶片的颜色转黄时,玉米对水分的需求量大大降低,此时一般不需要浇水。 3 ? 辅助授粉、人工去雄,减少对养分的过多消耗 夏玉米进入盛花末期时,如果田间自然授粉情况不佳,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晴天的9:00~11:00 AM边采粉、边授粉,要求进行异株授粉。夏玉米的雄穗经过开花、授粉后已经失去了作用,可通过人工去雄的方式进行去除,以降低其对玉米植株养分的消耗。在玉米授粉结束后将雄穗直接去除,此项措施简单易行,是实现夏玉米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去雄,可以改变玉米植株体内养分输送的方向,确保上层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向雌穗方向输送,为雌穗的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条件,实现穗大、穗重的目标。此外,通过去雄,还可以对玉米田间的通风透光性进行改善,提升中上部叶片的光合能力,提高产量。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及时采取去雄措施,可以使夏玉米产量平均增加5%~10%。 4 ? 适时收获 夏玉米进入完熟期后是收获的最佳时间,此时玉米籽粒最重。处于完熟期的玉米植株,90%左右的叶片颜色变黄、果穗的苞叶枯黄松散、籽粒硬度增加,表现出玉米固有的颜色及光泽。如收获时间过早,会导致玉米籽粒中的水分含量过高,影响干物质的积累,造成籽粒重量减轻、产量降低。实践表明,与苞叶颜色刚开始变黄时收获相比,在苞叶干枯时进行收获可使千粒重增加15%~20%,产量增加750~1 500 kg/hm2。 参考文献: [ 1 ] 李位辰.夏玉米夺高产花粒期管理是关键[J].河北农业科技,2008(10):7. [ 2 ] 卢广远,王祥富,张艳,等.商丘市夏玉米生长中后期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1):89-9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