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林业工程建设中的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分析 |
范文 | 李茂 摘? ? 要:随着生态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其对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降低污染,保护环境,我国加大了对林业的重视程度。林木种苗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尤其关键,其是后续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因此,相关部门人员一定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培育技术,并加强创新,做好林木种苗培育工作,从而提高林木种苗的成活率,促进我国林业工程的良好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出一份力。从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的主要作用入手,就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改进林木种苗培育管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林业工程;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0-0084-02? ? ? ?中图分类号: S723.13? ? ? ?文献标志码: B 目前,我国传统的林业管理方法和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生态环境的建设需求。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苗木的成活率不高,不仅会降低林业企业的经济收入,还会限制我国林业的良好发展。为了改变现状,相关部门要全面分析林业发展情况以及林木种苗培育技术要点,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提高种苗的培育率和保存率,从而推动我国林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1?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的主要作用 1.1? ?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要想顺利开展林业工程建设活动,就需要维护优良林木种苗,种苗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础物资,也是确保林业工程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林木种苗培育过程中,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水文条件等都会对培育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选择树苗时要注意其性质和类型等。相关部门在发展林业工程时,一定要全面认识林木种苗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效提高林木种苗的培育效果与质量,促进林业健康发展[1]。 1.2? ?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在开展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重视林木种苗培育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并加强创新,培育出更多优良的品种,为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林业工程的实际建设中,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入现代化先进的培育技术,使用因地制宜的种苗培育方法,提高种苗的成活率,进一步保障培育的产量与质量。此外,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还需推进多样化林业工程发展方式,以满足行业快速变化的需求。 1.3? ?生态体系基础条件 林业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相关部门人员一定要重点关注林业工程建设对生态体系的影响。在实际建设中,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科学有效的种苗培育原则和要求,规范开展当地的生态系统与林业工程建设方面的工作[2]。同时,相关部门人员要认识到林木种苗培育工作对整个林业工程的重要价值,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种苗培育方式,确保科学合理的建设生态体系。 2?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在林木育苗工作中,种子的采集和存储非常关键,工作人员一定要加以重视,认真完成各环节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内容。 2.1? ?采集与存储种子技术 在采集种子时需优先选择高质量的母体树木,全面分析其生长数据,从而对母体树木可能产出的种子数量进行准确预算,再结合母体树木所在区域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土壤质量等情况,科学预测种子采集的具体时间[3]。林业工程建设中对种子的质量要求比较高,需要播种高质量的种子才能保障成活率,因此,工作人员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种子的母体树木。例如,若种植区域较小,种子的采集对象优先选择同母体数目相匹配的天然林木。另外,采集完种子后,工作人员要结合种子的类型,选择科学合理的储存和加工方法。例如在储存羊柴的种子之前,要对其进行充分晾晒,使种子中的含水量低于一定值后再妥善存储,而且要对存储地方进行防潮处理,以免种子腐烂[4]。 2.2? ?定向育苗技术 2.2.1? ?种植区域 在使用定向育苗技术时,工作人员一定要综合分析苗木的生长环境、遗传因素、种植区域以及造林时机等,有效培育出能够在特定区域正常生长的苗木。苗木的种植区域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定向培育苗木的生理特征,因此,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全面分析实际种植区域,例如对于沿海地区而言,选择防护林类型时应选择具有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以及盐水侵蚀等特征的苗木。同时,在选择林木育苗种类时,需要将生态价值作为第一要素,切勿过分追求苗木的经济价值。另外,在定向育苗中,工程人员应分析苗木的遗传因素,优选适应能力强的苗木。为了提高成活率,还需保证苗木的多样性[5]。 2.2.2? ?种子类型及种植时间 在采集种子时,工作人员要优先选择和种植环境相类似的树种产地内的种子,同时采集的种子必须来源于同一树种的不同林木,这样能够保证培育出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的林苗。通常情况下,采集的树种林木数量至少超过50 棵。此外,种植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工作人员要尽量寻找满足苗木生长要求的时间。例如在南方地区的早春或梅雨季节雨水较多,土壤中含有较高的水分,在这些地方开展林业工程建设时,要优先选择这一时间段进行苗木种植,不仅土壤水分高,而且气温比较低能够降低升腾作用,减少水分损失[6]。 2.3? ?根系培养技术 利用根系培养技术能够使苗木的根系更好地生长发育,从而使苗木的成活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時,还能控制苗木根系的生长深度,从而人为干预苗木的生长高度,改善培育苗木的茎根,防止出现苗木树茎过粗、重量过大等情况[7]。另外,通过对苗木根系进行培养,还能让苗木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便于移植。 在实际培养中,工作人员还要合理修剪苗木的主、侧根,这样苗木在起苗后能够便于捆绑和种植,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起苗之前,工作人员可以适当切除一些苗木的地下根系,选择合适的机械切根刀,按照提前设计好的深度从苗床上水平进入土壤。为了方便操作,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前后转动刀片或者固定刀片,通过地下切根方式确保苗木根系的垂直和水平生长得到有效控制[8]。 在完成苗木地下切根后,还可进行修截苗根的处理,處理和修饰那些经过地下切根后的苗木根系,从而使苗木的侧须根能够正常发育。通常在苗木的生长阶段进行修截苗根处理,根据前期设计好的时间,对苗木的根系进行不同深度的修剪,这样可以使林木种苗的培育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3? ?加强改进林木种苗培育管理措施 3.1? ?研发新的林木品种,提高林木种苗的成活率 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工作人员要意识到林木种苗培育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理念,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外,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体系,优化内部结构,明确各人员的职责义务,并加强创新,对育苗研究工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鼓励人员研发新的林木种苗品种,从而不断提升林木种苗的成活率和林业工程质量,进一步推进我国林业建设的长远发展。当植株成年后,还要对枝叶进行调整和修剪工作,提升林木种苗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 3.2? ?种苗基地的扩大 苗木的生长发育状况会对其适应性、生长速度以及抗虫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关注苗木的生长环境。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苗木培育的投入力度,确保其拥有充分的人才、水资源以及资金等,同时要不断改进和扩大生产培育基地,为种苗育苗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有效提高苗木的培育质量和数量。 3.3?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病虫害是林木种苗种植中常见的问题,病虫害对林木种苗的总体伤害较大。在前期种植阶段,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通过利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多种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避免出现大面积传播的情况[9]。同时,还需要在病虫害出现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消除。 4? ?结束语 林业工程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一定要关注林木种苗培育工作,结合林业工程的实际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培育技术,不断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同时,要加大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研发力度,有效提升林业工程建设水平。技术人员应当结合林木种苗的生长特征和对环境的基本需求掌握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有效改善林木种苗的种植环境,做好水源充足供应、生长期管理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力求取得更好的种植效果。 参考文献: [ 1 ] 李淑芬,邱丽霞.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J].农家参谋,2019(21):73. [ 2 ] 王会芳.浅析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发展趋势[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0):145,159. [ 3 ] 王子栋.荒山造林用苗保障性机制及生产体系建设探讨[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9(2):24-25,27. [ 4 ] 姜德顺.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探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9(8):128. [ 5 ] 赛汉娜.试论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185. [ 6 ] 陈敦福.浅析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2):74,78. [ 7 ] 向子平.林木种苗培育技术与管理维护[J].种子科技,2020(12):60,62. [ 8 ] 孟闯.林业种苗培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9):152. [ 9 ] 寇晓楼,于立军.森林种苗培育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6):2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