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策略研究 |
范文 | 吴久杰草 摘? ? 要:林木在栽培种植的过程中会遇到病虫害的侵袭,工作人员需要采取补救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将病虫害对林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对预防病虫害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此,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林业栽培技术,更好地发挥林业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林业;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管理策略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0-0092-02? ? ? ?中图分类号: S763;S725? ? ? ?文献标志码: B 1? ?我国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现状 现阶段,我国在林木种植中一般选取机械种植的方式,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快捷,但是成效低、林木成活率不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的林业栽培技术也有所提高,尤其是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各个地区都在进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改善了树木成活率低的情况。此外,相关部门要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栽培技术,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我国林业发展中的病虫害种类比较多,并且存在着不断蔓延的趋势,一些地区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导致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管理效果不佳。当前,除了有本土生长的病虫害之外,还出现了大量外来害虫,导致病虫害数量不断上升。当森林发生大面积病虫害时,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和预警机制,导致了病虫害的蔓延与传播。 2? ?加强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2.1? ?病虫害概述 常见的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和细菌等侵入植物体造成的,在外界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迅速繁殖。植物在遭受到洪涝干旱和营养不足的条件下很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从而导致植物的树叶枯萎、树根腐烂等问题。为此,应该为林木生长提供适当的水分或者彻底地消除污染源,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常见的虫害有昆虫、螨类和鼠类等,这些容易导致植物发病。需要注意的是,昆虫中也有许多对植物生长有益的昆虫,应该仔细辨别,保护益虫。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农民将林业种植地区变为了耕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虫害出现的可能性。有些地区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但人工林抵御外界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如自然林。 现阶段,病虫害发生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①常见的病虫害数量仍然很多,同时每年都在逐渐增加。②偶然发生的病虫害对林业影响面积越来越大。③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病虫繁殖速度比较快,且危害巨大。④一些不常见的病虫害逐渐演变为常见的病虫害,直接影响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2.2? ?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每年病虫害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如果不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很容易造成病虫害的传播与蔓延。首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为林木的生长提供健康的环境,提高林木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其次,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提升,人们开始认识到林业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相关部门也在大力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能够更好地实现林业的生态价值;再次,林业生态系统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和传统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比,社会效益的价值更显著。 3? ?林业栽培技术 3.1? ?重视树苗的选择 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应该科学选择树苗。首先,在选择树苗之前应该对当地的土壤和肥力条件进行了解,保证当地的土壤肥力条件符合树苗的健康生长。其次,还应该对当地的气温和气候条件进行分析,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树木种苗,判断该种植地区是否适合树苗生长。再次,及时清理植被,為树苗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和环境。此外,还应该调查当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树苗生长期间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通过涂白树干或者是选择正规的抗病虫害药品进行防治,在防治的过程中坚持科学用量的原则,以便增强树木抵抗力,避免病虫害对树木造成影响。最后,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种植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树种,避免树种过于单一。在购买树种之前还应该考虑树苗后期的维护工作成本,同时制定出科学的经济计划方案,采取合理的后期管理措施。 3.2? ?优化林业种植地 良好的林区环境能够保证树木生长的质量,对种植地进行优化能够提高林木的成活率。第一,工作部门应该验收种植地的土壤是否符合林木的健康生长,如果营养含量不达标,可以对土壤进行更换,但是该方法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不容易实施,可以结合树木的生长适当为其添加营养成分,增强土壤的肥力。第二,应该增强种植地区的病毒抵抗能力,研究林业发展的情况,针对欠缺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提高林业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3?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传统的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影响树木的生长质量和数量。为此,在林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自然情况和地理位置等优势,制定出多种林木栽培方案,增强林木的多元性,同时能够为种植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此外,要重视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在林木栽培技术中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同时不断完善林业结构,通过先进的栽培技术来提高栽培的质量,为当地林木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3.4? ?科学地控制水量 一般情况下,林木栽培选择在春季进行,因为该时期土壤相对比较干燥,在栽培的过程中根部没有过多的水分,可以防止出现根部腐烂的问题,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需要注意的是,林木移栽之后要给予适量的水分,不能浇水过多,否则很容易出现根部腐烂的问题。在浇水的过程中,需要检查根部与土壤是否铺平压实,保证树根和土壤紧密接触,才能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3.5? ?定期施肥 为了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同时提高其抵抗病菌和病毒害的能力,应该为树木提供充足的土壤肥力。在树木移栽之后,要结合树木的生长习性定期施肥,保证肥料的充足。在具体的施肥过程中,可以选择绿色肥料,避免其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还应该准确地把握施肥的时间和施肥量,提高施肥的效果。 3.6? ?除草管理措施 林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杂草的影响,其会和林木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导致林木吸收养分不足。此外,杂草还可能和林木争夺光照,为此,应该及时地清除杂草,可以采用机械除草或人工除草的方式。选择机械除草是为了避免对林木幼苗造成损坏,在除草过程中也能使土质更加疏松,为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4? ?病虫害防治管理策略 4.1? ?完善预测预报体系 在具体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和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后期的管理工作,前期的预测也很重要。一方面,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对病虫害的动态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发现树木出现病虫害之后,要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达到防治的效果,避免病虫害的传播与蔓延。另一方面,全面分析病虫害的种类、生长特点和危害程度,如果发生病虫害的话,要科学地分析问题所在,为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奠定基础。 4.2? ?采取合理的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 首先,在培育苗木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管理工作,尤其是培育技术,在培育过程中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其次,在病虫害防治中可以采取机械法,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或者是采取放射能和红外线等方式来消灭病虫害,该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能够达到降低病虫害数量的效果。再次,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有效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最后,可以利用病虫害的天敌防治病虫害,这样不仅不会损害林木的生长,而且防治效果也比较好。 4.3? ?提高病虫害防治意识 首先,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预防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才能增强人们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为此,相关工作部门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制定科学的林业发展规划及病虫害防治手段和措施,重视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其次,林业部门应该加大对病虫害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标语向人民群众宣传病虫害的知识,普及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性。再次,重视对林业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结合现代林业栽培技术不断拓展监测的范围。 4.4? ?重视林木的养护 林木的免疫能力低,不能很好地防御病虫害。为此,林业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林木养护工作,定期施肥和灌溉,并且修剪多余的干枯枝干,提高树木吸收养分的能力。如果发现树木生长缓慢,需要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给出调查意见,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4.5? ?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能够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此,应该保护林区内的各种植被,让病虫害的天敌有可以栖息的场所,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也能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的蔓延。 4.6? ?加强检疫宣传工作 林业部门可以借助多种形式来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同时积极参与到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此外,林业部门还应该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5? ?结束语 林业资源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林业的健康发展,应该不断创新林业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尤其是加强对病虫害的预测和预报工作,将病虫害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