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园林绿化及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
范文 | 周远航 摘? ? 要:园林树木是当前城市绿化施工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绿化树木保护与管理,分析所存在的病虫害和原因,有效地防治处理,避免病虫害对树木产生不利影响,提升城市园林综合水平,为环保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4-0095-02? ? ? ?中图分类号: S436.8? ? ? ?文献标志码: B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發展,绿化种植、造景、管护等都作为重要工作来进行。但是园林绿化植物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正常的生长。 1? ?园林绿化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 园林绿化树木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能够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其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1? ?生态功能 主要是防护、改善、治理等方面的作用。防护能够保持水土、防风防水等,可以保证植物多样性;改善就是能杀菌、吸收有毒气体、调温、改善光照等方面;治理就是固沙、控制、净化水源等方面。 1.2? ?美化功能 主要是园林个体、群体与衬托美化。个体美化就是通过形体设计、叶、花、果的合理设置,能够达到较好的观赏性;群体美化就是通过片林、树林等进行整体性的观赏价值设计;衬托美化就是进行植物联系景物,进行视线调节等。 1.3? ?社会功能 主要是提供文体、身心健康等功能。文体功能包含纪念、教育、学习、科研等方面;身心健康则是保健、治疗等方面的功能。 2? ?园林绿化树木病害的防治措施 2.1? ?加强植物检疫 自然环境中,病虫害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实现跨区域的传播,也可以实现国家之间的传播。我国城镇绿化高速发展,为了能够实现园林景观丰富设计,会引入一些本地所没有的花卉、树木、草坪等,使病虫害传播更加快速,范围也会更大。 2.2? ?加强养护管理 进行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改进,形成不利于病虫害生长的环境,创造出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环境,能够有效避免病虫害问题的存在[1]。 2.2.1? ?适地适树,合理搭配 栽培过程中应该保证植物和环境是适应的,以确保园林绿化植物可以快速生长,促进病虫害抵抗能力的提升。对于树种搭配来说,要尽量防止相同病虫害树种、花草等全部都设置在一起。 2.2.2? ?加强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 根据植物生长合理进行施肥和灌溉,该植物提供充足营养物质,使植物可以健壮生长,促进抗病害能力提升。通过使用有机肥的方式,要充分腐熟。在无机肥使用中,应该合理确定其使用比例,尽量不要使用氮肥,以避免植物生长速度过快而导致虫害严重。 2.3? ?物理及机械防治 通过使用简单工具,或者光、电、辐射等方式进行病虫害处理,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不会给环境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2.3.1? ?灯光诱杀 主要利用动物的趋光性来进行捕杀,比如蝼蛄、蛾类等动物,可以通过黑光灯的方式进行诱杀。 2.3.2? ?毒饵、饵木诱杀 在害虫嗜好的食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毒剂进行诱杀。比如,在防治蝼蛄、蟋蟀等害虫的防治中,可以通过麦麸、米糠中加入敌百虫杀虫剂,在夜晚时放入到园圃内,能够有效诱杀蝼蛄、蟋蟀等。 2.3.3? ?人工捕杀 通过人工或者简单器械进行害虫捕杀,这是最为原始的方式,操作简单,主要在成片害虫区域内效果最好。 2.4? ?生物防治 通过有益生物或者代谢产物方式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能够快速实现病虫害消除,且不会给人、畜等造成不安全因素,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问题,也不会使病虫害产生抗体,生态环保效益较好。 2.4.1? ?以虫治虫 通过保护或者繁殖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来防治害虫。比如赤眼蜂通过寄生在毒蛾等害虫的虫卵中,这些害虫极易导致比较严重的食叶害虫方式,同时能够快速繁殖,以更好地消除病害。 2.4.2? ?以鸟治虫 鸟类在自然界中分布是比较广泛的,且能够实现多种病害的捕食,是很多害虫诸如蝼蛄、蝗虫、天牛等的天敌。 2.5? ?化学防治 通过化学药剂的方式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如果存在有大面积或者突发性质的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化学防治的效果最为明显,并且还不会因为地域等条件有所限制,可以实现大范围机械化的处理,病虫害消除效果非常好。 2.6? ?激素治虫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激素治虫是有效方法之一。激素治虫分外激素与内激素。昆虫性外激素是成虫分泌物释放到体外的挥发性化学物质,目的是为了引诱异性的,可人为干扰害虫的交配,使受引诱的昆虫被大规模杀死,在防治害虫上发挥较强价值[2]。 3?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3.1? ?提高认识,加强植物检疫和监测预报 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是林业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准确预测发生病虫害的种类、规模、地区等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可制定最为科学、合适的防治策略,将病虫害的影响降到最低。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使得病虫害问题通过林产品的引入在各国间传播。因此,对植物的引入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防疫工作,确保检查防疫工作流程和要求严格执行,确保检查防疫工作水平,防止新型病虫害问题的引入。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预防工作,根据环境气候变化、害虫活动情况、树木生长情况等,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制定全面的管理机制,对监测、定期视察、治理措施等设计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在病虫害发生早期采取及时的治理措施,尽可能地降低病虫害的影响和损失。 对于病虫害问题,应当将预防工作作为重点,治理工作为辅助,加强监测工作水平,能有效预防、减轻治理工作的难度和林业损失,防止出现大规模病虫害问题。 3.2? ?加强森林防疫队伍建设 防疫队伍的建设工作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专业、高素质的防疫队伍,才能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防疫人员不但需要掌握病虫害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病虫害的专业防治技术。防疫队伍需要保持应有的专业水平,可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以及定期的防疫考核,检查防疫队伍的病虫害监测水平和治理能力,才能为林业病虫害预测、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将病虫害的监测、治理工作经验等进行总结归纳,并且吸收其他地区的防治经验、措施或手段等,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改进与创新,完善病虫害的监测、预防、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安排或措施。最后,应当及时配置先进的防治技术设备,确保病虫害监测、治理等工作的全方面落实,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3]。 3.3? ?提高林業病虫害防治技术 首先,应提高病虫害的预防技术,及时监测出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是治理的前提,并且能在问题发生的早期进行有效治理效果更好。科学分析林区的综合情况,可种植适宜的抗虫害树木,制定合理的抚育管理工作。抚育管理工作能为林业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虫害问题,为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保障。 其次,利用化学药剂治理虫害问题的办法应当少用。利用化学药剂灭杀害虫的同时,会伤害其他动植物,例如会杀害树木的一些益虫,还会带来环境污染。 最后,加强生物防治手段的应用。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办法中,最为有效且对森林最为适宜的办法是采用生物防治策略,而且此办法所需成本不高。现阶段,国内常用的生物防治手段主要是采用捕食害虫的益鸟、害虫的天敌、微生物等制约害虫的过度繁殖。这些防治办法不但成本投入低,能有效减轻害虫的破坏,且对森林的生态稳定性影响较小。 3.4? ?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有所差异,所出现的害虫种类也有所不同,应当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合理的预防治理策略。要切实做好林业病虫害的治理问题,应当采用监测预防为主要工作重点,结合科学治理措施的植物保护策略,将预防、治理相结合的工作理念融入到管理工作的全部环节中。采用多方面的预防措施,提高对害虫的预防效果,将害虫繁殖的数量与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再加上生态系统拥有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而为林业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 ?结语 病害防治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的关键,要积极开展病害防治工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效果的提升,可以促进生态效应的提升,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园林景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 于相磊.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J].科学家,2016(11):60. [ 2 ] 李旭.绿化树木科学养护及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初探[J]. 南方农业,2015(30):93,95. [ 3 ] 尚慧艳,何恒果.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J].南方农业,2015(24):125-1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