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体石经
释义 三体石经

三体石经

也叫“魏石经”,用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刊刻在石碑上的儒家经典。曹魏正始二年(241年)建于洛阳太学,共三十五石,有《尚书》《春秋》和《左传》(未刊全)。三体对照直下,也有成“品”字式的。西晋永嘉之乱后,三体石经多崩毁。以后辗转迁徙,残石多散佚。洪适(kuò)《隶续》、郭忠恕《汗简》和夏竦《古文四声韵》均据残石拓本有所采入。孙海波著有《魏三字石经集录》(北平大业印刷局,1937年)。现西安市碑林存有部分残石。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魏石经考》。


三体石经

又称正始石经,魏石经。三国魏正始二年(241年)刻石刊立的“国定”经书写本。原物共35石,是邯郸惇用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对照书写,内容为《尚书》、《春秋》及《左传》的一部分,总字数约147000字,但经西晋永嘉之乱后,崩损散失不少,仅剩下部分散石以及拓本的残篇。“三体”中的“古文”一体,同《说文解字》、《汗简》所收的古文大体相近,但与近代出土的战国东土文字资料略有区别,当系辗转相传至魏人手中的战国文字资料。石碑原在今河南偃师县朱家圪村, 已毁。 自宋代以来, 常有残石被发现, 前后所发现的文字有2500之多, 为 《尚书》、 《春秋》 两经文字。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4: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