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余 |
释义 | 三余泛指空闲时间。宋苏轼《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诗: “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三余指冬季、夜间、雨天。均为闲余之时,故称。三国魏董遇谓此为读书之时。《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遂用为读书之典。晋陶潜《陶渊明集》五《感士不遇赋》:“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唐张祜《张承吉文集》九《寓言》诗:“ 直体中佳,未尝废三余。”宋李洪《芸庵类稿》 一《松皮香鼎》诗:“我惭列侯敢诋渠,明窗昼永勤三余。” 三余三段闲余时间。用以勉励人珍惜光阴,勤奋学习。三国魏明帝时,大司农董遇博学多才。他曾给《老子》作过注,对《左传》也有独到的见解。许多人拜他为师,他总是先让学生们读书百遍。有的学生抱怨说:“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啊?”董遇勉励他们说:“冬天是一年的闲余,夜间是一天的闲余,阴雨天是平时的闲余。你们何不利用这‘三余’勤奋读书呢?”(见《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注引《魏略》)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