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作物镉胁迫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中的应用展望 |
范文 | 张亚东 刘海学 赵里曼
摘? ? 要: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镉(Cd)污染会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Cd可以被水稻植株吸收和转移,并富集在水稻体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从Cd胁迫对作物的种子萌发、幼苗、根系、地上部及光合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水稻Cd胁迫研究,以期为开展作物Cd污染的防治、耐Cd水稻品种的选育、水稻的质量安全和水稻产量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作物;镉胁迫;研究进展;水稻;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2-0030-02? ? ?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1? ? ? ?文献标志码: A 镉(Cadmium,Cd)是一种对动植物具有极强毒性的重金属,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确定为食品污染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2种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危险化学物质”中将其排名为第1位。在全部的重金属污染物中,Cd以高移动性、高毒性和污染面积最广的特点,而被列为污染的重中之重[1-2]。特别是在污灌区种植的小麦和水稻,其体内的重金属离子含量显著增加[3]。目前,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及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田土壤Cd污染日趋严重。根据最新的数据资料显示,我国拥有超过28×104 hm2的Cd污染农田土地[4],Cd位点超标率已达到了7.0%[5]。筛选和种植耐Cd性水稻品种,是当前降低Cd污染危害、提高粮食质量安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6]。 本文综述了Cd胁迫对作物的影响,并对水稻耐Cd性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培育耐Cd性水稻品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1? ?Cd胁迫对作物的影响 1.1? ?Cd胁迫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Cd胁迫对种子的影响主要是抑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张珂等人[7]的试验结果显示,随着Cd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Cd浓度分别达到20 mg/L和50 mg/L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大;在达到最大值后,随着Cd浓度的不断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都呈现下降趋势,但各处理间差距并不显著(P≥0.05)。随着Cd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指数逐渐下降,其中,在Cd浓度为150 mg/L和200 mg/L时发芽指数下降幅度最大,与CK相比最为显著(P<0.05)。这与陈丽[8]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同时,在杨明等人[9]对Cd胁迫中52个遗传背景不同的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中显示,不同水稻品种对Cd胁迫的耐受性不同。 1.2? ?Cd脅迫对作物幼苗的影响 在Cd胁迫下,水稻幼苗会表现出叶尖、叶鞘发黄,根部出现褐色(图1),且Cd浓度越高,现象表现得就越明显[10]。 时小东等人[11]的试验证明,低浓度的Cd会促进作物生长,而高浓度的Cd则会抑制作物生长,Cd浓度越高,生长抑制作用就越明显。侯晓杰等人[12]的试验结果也表现出了相同的结论:当Cd浓度足够大时,种子的株高、根长及鲜重等生长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 吕笃康等人[13]在研究Cu与Cd复合胁迫及单一胁迫对种子萌发影响的比较中发现,单一Cd污染对幼苗和根长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在复合胁迫中,幼苗和根长会受到抑制。 1.3? ?Cd胁迫对作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影响 陈晶[14]在对玉米幼苗的研究中得出,玉米幼苗根系在0.5 mg/L Cd胁迫下会变细变短,其同时抑制了玉米幼苗根系及地上部的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玉米幼苗根系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不同。外源性吲哚-3-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能促进根毛生长,α-萘乙酸(NAA)令根毛加厚,抑制根的生长。并且适当浓度的生长素能显著提高Cd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的总体积; IAA和IBA处理会显著提高Cd胁迫下玉米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生物量,而NAA处理则显著抑制了玉米幼苗的生长。 曹方彬[15]在对水稻的研究中表明,两个品种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的Cd含量在Cd处理下明显增加,添加硅(Si)后,除浙大821的地下部表现不明显外,两个水稻品种地上部和地下部的Cd含量均明显下降,如图2所示。 1.4? ?Cd胁迫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存的生理基础,同时也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生理过程之一[16]。相关研究表明,Cd对植物具有高毒性,会通过抑制叶绿素的合成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植物光合作用[17]。曾翔[18]认为,水稻品种不同对Cd的耐受差异性不同,这种差异性是否也同样会表现在叶片的光合作用中却鲜有报道。滕振宁等人[19]认为,水稻品种YZX对Cd相对敏感,水稻品种XY-12对Cd相对耐受,在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后得出,在Cd胁迫下,两种水稻品种的光响应曲线存在差异,表现在光响应曲线参数的差异上,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都受到Cd的影响,而减少与控制相比,虽然光补偿点大大增加,但是表现出Cd会降低光能利用率,削弱水稻利用弱光的能力,从而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 2? ?Cd胁迫对水稻耐Cd性研究展望 目前,与作物耐盐性和耐旱性研究相比,作物耐Cd性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水稻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已经对水稻耐Cd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对水稻耐Cd性的研究逐渐增多,包括赖星等人[20]通过钝化处理对Cd污染水稻种植系统影响的能值进行了效益分析;刘家豪等人[21]通过叶面喷施硫(S)对Cd污染土壤中水稻累积Cd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何冰等人[22]在分析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水稻生长及Cd积累的影响中得出结论,4 种 PGR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稻对Cd的积累。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Cd的吸收、操作和积累有多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梁瑞等人[23]提出,在筛选Cd积累较低的品种时,应加强复合污染的鉴别和处理。金铭[24]以2014年拔节孕穗期采集到的样本数据为例,证明了水稻体内重金属浓度与土壤内重金属浓度呈现正相关,如图3所示。 Cd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不适合在田间环境中进行Cd的施用试验,难以研究作物对耐Cd性的遗传机制[25]。虽然耐Cd性研究文献数量众多,但是,目前集中在作物Cd胁迫下对矿物元素吸收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植物需要不断从外界吸收铁(Fe)、锰(Mn)、铜(Cu)、锌(Zn)、镁(Mg)等矿质元素,尽管这些矿质元素的含量在植物體内较少,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组成酶、维生素和生长素的重要成分,更是直接参与了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如Fe直接参与叶绿素的合成,Mn与蛋白质和无机酸的代谢密切相关,Zn和Cu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Mg更是能直接决定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而Cd能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抑制生长,并能抑制某些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 综上所述,如何缓解水稻在Cd胁迫下对营养元素的进一步吸收与转运,直接决定了水稻的品质、食物链的安全和人体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利用。综合比较分析Cd胁迫对水稻的影响,揭示作物耐Cd性机理及调控机制,将会为作物耐Cd性育种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1 ] 李婧,周艳文,陈森,等.我国土壤镉污染现状、危害及其治理方法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104-107. [ 2 ] 程旺大,姚海根,张国平,等.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和营养代谢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3):528-537. [ 3 ] 王美娥,彭驰,陈卫平.水稻品种及典型土壤改良措施对稻米吸收镉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5,36(11):4283-4290. [ 4 ] 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J].中国环保产业,2014(5):10-11. [ 5 ] 郑陶,李廷轩,张锡洲,等.水稻镉高积累品种对镉的富集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7):1492-1500. [ 6 ] 马志强,王培培,孙溪,等.两种水稻的镉积累能力和生理特性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7,24(4):1-5. [ 7 ] 张珂,厉萌萌,刘德权,等.镉胁迫对小麦、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19,38(5):90-94. [ 8 ] 陈丽.镉胁迫下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组学的响应[D].南昌:南昌大学,2017. [ 9 ] 杨明,陈璐,徐庆国,等.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7,31(6):659-663. [ 10 ] 胡雪萍.水稻响应镉胁迫代谢组学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9. [ 11 ] 时小东,孙梦涵,赵钢.镉对米荞一号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8(3):260-262,290. [ 12 ] 侯晓杰,梁魁景.不同浓度镉胁迫对豇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9,42(17):22-23. [ 13 ] 吕笃康,巴音山,赵玉.铜、镉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12,31(9):108-111. [ 14 ] 陈晶.生长素类物质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16. [ 15 ] 曹方彬.水稻重金属积累的品种与环境效应及调控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 16 ] 郝正刚,王志恒,魏玉清,等.外源钙镉处理对甜高粱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9):75-80. [ 17 ] Clemens S,Palmgren M G,Kramer U. Along way ahead:understanding and engineering plant mental accumulation[J].Trends in Plant Science,2002(7):309-315. [ 18 ] 曾翔.水稻镉积累和耐性机理及其品种间差异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6. [ 19 ] 滕振宁,方宝华,刘洋,等.镉对不同品种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6,37(5):538-544. [ 20 ] 赖星,袁林,黄银春,等.钝化处理对Cd污染水稻种植系统影响的能值效益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9,38(10):2989-2996. [ 21 ] 刘家豪,赵龙,孙在金,等.叶面喷施硫对镉污染土壤中水稻累积镉的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2):2132-2138. [ 22 ] 何冰,陈小勤,辛子兵,等.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水稻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6,36(21):6863-6871. [ 23 ] 梁瑞,陈慧茹,刘斌美,等.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镉吸收积累的影响[J].生物学杂志,2019,36(3):42-46. [ 24 ] 金铭.水稻重金属胁迫生理功能变化遥感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7. [ 25 ] 李炜星,欧阳林娟,文文,等.水稻幼苗耐镉胁迫QTL的定位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41(1):19-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