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水稻—薹用油菜轮作模式分析 |
范文 | 彭涵泠+赵琼+唐佳斌+万的夫+吴梅 导读: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冬季抛荒农田,武汉市黄陂区探索了水稻收获后种植一季薹用油菜的种植模式。与中稻—红菜薹比较,水中稻—薹用油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高,省工、病虫害少,有利于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大力压减抛荒农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武汉市黄陂区积极探索解决冬季撂荒田新模式。利用水稻收割后的空闲期,探索比较了薹用油菜和红菜薹的经济效益,表1结果表明,种植薹用油菜人工成本比红菜薹减少800元/667 m2,物资投入减少 65元/667 m2,纯利润比红菜薹增加865元/667 m2,是红菜薹的2.94倍。分析原因是,种植薹用油菜省工、病虫害少,前茬水稻收割后可以免耕直播,而红菜薹需要先育苗再人工移栽,再者油菜的主要病害如菌核病、霜霉病等大多发生于花期及花期后,此时菜薹已收获,而红菜薹的病害较多,防治较困难。因此,在冬季撂荒严重的地区,推广种植薹用油菜,有利于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益高,也不存在与早稻、棉花等作物存在季节矛盾。 1 中稻高效栽培技术 中稻一般选米质松软适中、适口性佳、市场销路好品种,如T优207、黄华占等。5月下旬6月上旬播种,秧田育苗667 m2需种10~15 kg,大田直播667 m2需种1.5~2.0 kg。及时移栽,合理密植及科学肥水管理。2 薹用油菜高效栽培技术 2.1 选用良种 选用中双9号、中双10号、华油杂10号、华双5号等双低高产、生长势强的优质品种,每667 m2用种200 g。 2.2 适时播种 9月中下旬中稻收割后,机械开沟施肥,免耕直播。直播前7天应断水,保持一定墒情,施足肥,再播种,开深沟,一般畦面宽1.5 m左右,畦沟宽30 cm左右。开沟打出的细土均匀覆盖在畦面种子上。适当提高种植密度,3叶期间苗、定苗,拔除异生苗、弱苗,根据品种不同,667 m2定苗1.2万~1.8万株。 2.3 肥水管理 薹用油菜丰产需施足底肥,及时追肥。每667 m2施有机肥500 kg、45%復合肥40 kg作底肥,抽薹前667 m2施清水粪1 000 kg,采薹后667 m2追施复合肥10 kg+清水粪1 000 kg,促进植株生长。 2.4 病虫害防治 薹用油菜病害较少,虫害主要是蚜虫等,选用阿维菌素、普尊(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 2.5 适时采摘 12月左右,根据市场行情,适时采摘收获。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