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范文 | 张洁 摘 要: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要实现产业振兴必须先实现人才振兴。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为此,在简述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中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以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对策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其中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比较突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一、新型职业农民概述 1.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义和类别。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认定新型职业农民时,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本市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人员,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等三类职业农民,旨在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认定条件为:本市户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专科(含高职)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在本市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技能服务工作的,可以直接认定为新兴职业农民;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男55周岁(含)以下、女50周岁(含)以下的本市户籍居民,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在本市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技术服务的从业人员,可自愿申请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促进从传统农业生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实现传统观念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和未来。随着传统小农生产加快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现代农业对能够掌握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能够操作使用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更加迫切。随着较大规模生产的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逐渐增多,农业生产向产前、产后延伸,分工分业成为发展趋势,具有先进耕作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拥有较强市场经营能力,善于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新型经营体系的核心主体。今后中国农业的从业主体,从组织形态看就是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从个体形态看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基本构成单元,对于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发挥重要的主体性、基础性作用。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主要突出问题 1.结构不合理,培育难度大。职业农民总量不足,张家港市本市户籍从事农业的专业人才较少,农业高等院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较少,且受农村周边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应届大学毕业生,甚至普通高校毕业生都不愿意留在农村一线工作,更不愿意选择留在农村从事自认为“低人一等”且没有发展“钱”途的农业,导致农业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农民总体文化素养不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在张家港市从事农业的职业农民中,年龄普遍在40~50岁,学历主要以初中、初小为主,高中少部分,大专及以上学历那是少之更少。而且大部分职业农民思想意识比较落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较弱,他们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广种薄收”的小农模式,更不愿意积极主动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就算被动接受,由于受年龄和学历的限制,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相当弱化。 因而,在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及培训中关于培育对象的选择受到较大的限制。 2.培训体质不健全,培训效果差强人意。 2.1培训缺乏规划性。培训计划缺乏长远规划,目前的培训存在培训时间比较集中的现象,有些培训内容不适用职业农民的实际生产需求,有时会和农时在时间上有冲突,在一定意义上打击了职业农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训老师是“熟面孔”“老面孔”,培训课程设置上有重复,是“老三篇”,有些学员遇到培训内容重复的现象,第一次听还饶有兴趣,第二、第三次听就失去了新鲜感,没有了兴趣。久而久之,再通知下次培训的时候,就有了各种推托婉拒的现象。 2.2培训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目前培训老師大多是农业高校老师和农科院专家,培训内容多注重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性,教学内容中大多用的专业词汇和学术术语,而培训学员大多文化素养不高,听不懂、难理解,比较难达到培训预期的效果。 2.3培训缺乏针对性。目前的农业培训普遍存在大众性,缺乏针对性,严重制约了职业农民的参与度。目前的培训大多在农业院校授课,采取3+2的模式(3d集中大班化理论授课,2d现场实践教学),由于受到学时时间的限制,当前培训大多以宏观层面进行授课,一位授课老师刚把一门课的宏观层面讲完,一节课的学时就差不多结束了,真正实用的培训内容却被忽略了,第二节课遇到同样的问题,这样的培训很难达到真正的培训目的。 三、解决对策 1.出台更有吸引力的扶持政策。为了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更加符合农民实际生产需求,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扶持和资助力度,鼓励农民将培训的知识在实际生产中大胆尝试。制定扶持政策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环节,只有配套真正具有含金量的扶持政策,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打造一支用得着、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主要包括土地流转、生产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 目前张家港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政策,经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免费参加政府提供的农业职业教育、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同等条件下,经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优先承包经营土地;毕业五年内的本市户籍全日制普通高等大学大专(含高职)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在职业农民岗位工作,按规定以单位或灵活就业方式参加社会保险,且缴纳满一年的,在一定期限内享受由市财政基于单位或个人的定额社会保险补贴;根据新型职业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或技能服务生产的年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辐射带动情况,评定新兴职业农民标兵,并予以表彰。 2.认真遴选培训对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开展培训之前根据职业农民的基本情况,将职业农民进行分类,建立有针对性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数据库。同时,在挑选培训对象的时候,要安排一些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民、农业企业负责人参与培训,将其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要对象。 4.科学规划培训。长远规划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主要做到以下四点:①培训时间与农时协调好,做到尽量避开农忙,要具备长远的规划性。②师资选择与培训质量协调好,精选素质优的老师、有实际生产经验的“土专家”进入培训专家库,加强各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避免重复教学。③课程设置与农民需求相呼应,改“拼盘式”课程为“点餐式”课程,更有针对性。④在培训方式上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模式,理论课程可以采用线上远程授课,线下更多的把农民带到农业企业、农业基地、农业园区、实验室去参观,去现场学习实践知识,重实践,改“填鸭式”学习为农民“点餐式”的教学方式。 四、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会议上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在该战略的支持下能够更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需要人才支撑,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乡村振兴的水平。而懂科学、懂技术、爱农业、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推进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文章结合张家港市发展实际情况,从扶持力度、遴选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及方式等方面具体探究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化对策,旨在能够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重要人力支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