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引种试验与适应性评价方法
范文

    贾森 郝立冬 郭海滨 张淑花 任红梅 张腾霄 戴明 魏雅冬

    

    

    摘 要:为选出更加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开展对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引种试验与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产量,并利用高稳系数法、稳定性参数评析、变异系数法以及回归系数法评析对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为鲜食玉米在高寒地区的高效生产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引种试验;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S513.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食材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更加注重选择具有保健功能的食材,其中鲜食玉米以其鲜甜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成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1]。鲜食玉米品种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受到基因、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导致其在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的产量。随着城市供给侧结构改革力度的不断增加,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高寒地区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明显提高,鲜食玉米的种植既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节,又可以增加农民的生产收入[2]。

    1 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引种试验

    1.1 引种试验材料选择

    选择不同品种的鲜食玉米作为试验材料,由于当前鲜食玉米品种较多,试验选择5个综合性状表现均较好的鲜食玉米为试验材料,以垦粘1号为对照。将试验环境设置在纬度较高的寒冷气候区域,这里有效积温少,无霜期短,试验地前茬为玉米,在种植鲜食玉米时应当保证试验地的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或偏上。

    1.2 引种试验设计

    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引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6行区,将每个小区行长设置为7.5m,在每个小区种植相同品种的鲜食玉米,行距0.6m,等距离种植鲜食玉米,密度52500株·hm-2,如图1所示。

    高寒地区为了安全生产,在5月10日进行播种。在种植前期,精细整地,培肥地力,对不同品种鲜食玉米进行垄作人工穴播,每穴3粒,播深3~5cm,具体播深视土壤墒情而定,土壤墒情好,播深3cm为宜,保证播深一致,确保播种质量;3叶1心期间苗、定苗;选择肥力中上的平坦地及岗地种植, 秋起垄施底肥磷酸铵225kg·hm-2, 加施硫酸钾 40kg·hm-2; 在拔节期追施尿素 180~225kg·hm-2, 施加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复合肥,在施肥过程中保证每株养分平均供应,并将12kg作为底肥。在鲜食玉米拔节期结合中耕施肥进行除草,3铲3趟,有效防除杂草,后期人工拔大草。

    播种前采用药剂拌种,进行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防治,也可结合中耕施肥,开沟拌土撒药。病害主要是进行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以防为主,高寒地区丝黑穗病害严重,尤其遭遇苗期低温冷害时发生较重。在鲜食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虫害问题,可利用辛硫磷颗粒和细土8kg混合均匀撒施在每株鲜食玉米上,防止虫害发生。鲜食玉米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粘虫,可在田间释放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

    注意采收期,不能收获过早或过晚,过早则产量数据过低,品种未成熟,未表现出品种固有特性,过晚则口感不好,产量数据偏高也不准确。准确记录授粉天数,在适宜采收期收获小区中间4行进行产量和品质测定。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引种试验采用统一标准化管理,在种植区域四周设置相同的保护行[3]。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防止花粉直感造成鲜食玉米之间的相互影响,每个品种的鲜食玉米应在边行至少套袋自交15株,套袋隔离时间截止到采摘果实为止。

    2 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引种适应性评价方法

    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引种试验的直接结果为每个品种鲜食玉米的产量,根据产量结果利用表1中的4种分析算法可得出在高寒地区鲜食玉米的不同性能,对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引种适应性进行评价,各参数及对应公式如表1所示。

    利用上述4种分析算法对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引种试验得到的产量结果进行分析,能够更加全面地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高寒地区鲜食玉米引种试验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高稳系数法把遗传基础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结合起来对品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适当调整了单纯以按产量顺序为标准的位次排列或单纯以品種稳定性而下的综合定论,更加体现了其高产和稳产的兼顾性,以及对种植环境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任纬,严康,邹刚,等.鲜食玉米在川东南浅丘区发展的探讨[J].中国种业,2019(12):34-37.

    [2]袁远,陆自强,程卯,等.景洪市鲜食糯玉米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2014(06):25-28.

    [3]许燕,张绍龙,李辉,等.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进和综合评价[J].中国种业,2011(05):41-43.

    [4]陈万春.木兰县鲜食糯玉米引种试验总结[J].种子世界,2010(12):16-17.

    [5]?黄纯勇,徐志雄,敖百灵,等. 康农系列玉米新品种在花垣县引种试验结果报告[J]. 农业与技术,2019,39(02):125-126.

    (责任编辑 贾灿)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20: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