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巩固和加强广西马山县石漠化治理的几点建议 |
范文 | 黄城恒 王海积 陈有存 石家华 [摘要]对于石灰岩地区而言,石漠化已经成为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如何遏制石漠化的发展,减少石漠化的危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马山县是广西石漠化最严重的區域,治理石漠化刻不容缓。分析了马山县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巩固和加强马山县石漠化治理的建设,以期为马山县的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马山县 [中图分类号]S728.9 [文献标识码]A 1 广西马山县石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石漠化是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及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广西石漠化有着分布范围广、程度深的特点,基中马山县是广西最严重的石漠化区域,被广西列为重点治理对象。马山县石漠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自然因素。马山县大部分处于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地区的岩土比较特殊,其中碳酸盐岩地层坚硬,且孔隙度仅仅在4%左右,持水性较差,在新生代地壳的抬升过程中,雨水对地表和地下产生双重腐蚀,许多山地出现岩溶裂缝等现象,使其形成地表、地下双层结构,水土资源流失严重,减慢了碳酸盐岩土壤的成土速度,导致岩土层浅薄,岩土之间的粘附力与亲和力下降;加上马山县降水量大且集中,尤其在7、8月份雨水多发,容易引起洪泥石流、山地滑坡等自然灾害,加剧了水土流失,这为石漠化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马山县岩溶区地形地貌复杂,地形起伏大,内外营力地质作用强烈,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植物不易生长,不易成土,导致岩石裸露,出现石漠化现象。 二是人为因素。马山县属于典型的石灰岩地区。石灰岩会在自然状态下发生自然岩溶,一般情况下自然岩溶不会发生严重的石漠化现象。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耕地资源、生活资源等因素与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当地居民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向大山索取粮食和燃料,进行毁林开荒、过度滥牧、乱采石矿等,这些人为活动使马山县有限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岩溶与当地居民索取行为的叠加破坏了当地自然岩溶的进行,加剧了石漠化的产生。 2 马山县石漠化治理措施与效益 2.1 马山县石漠化治理措施 为改善马山县岩溶地区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等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马山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一切可以动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了对石漠化的治理力度。一是实施森林植被保护工程。封山管护马山县潜在石漠化土地中所有的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及石漠化土地中未成林地,同时宣传对违反法律私自乱砍滥伐的惩罚制度;二是实施退耕还林,人工造林工程。在基岩裸露率低、土壤条件较好的耕地种植宜林地,增加岩溶石漠化区域的植被,减少持续降雨对岩溶石漠化区域表土层的破坏,从而有效遏制石漠化的发展;三是建设中小型水利工程。在林草种植地区建设小型水利保水工程、引水渠等保水措施,提高人工造林的存活率,加大石漠化的治理效果;四是大力发展金银花等能依附石头生长的产业。金银花等能依附石头攀爬开花的植物,能保护已经开始石漠化的山石,抑制石漠化的发展,既可以绿化荒山、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五是积极引导养殖户开展生态养殖,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将石漠化区域中的畜牧类产业搬至指定的区域,实施生态养殖,同时对该区域加强管理。 2.2 马山县石漠化治理效益 2.2.1 经济效益。马山县在石漠化最严重的古零镇古零村弄拉屯成立了“广西弄拉自然保护区”,设立常设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根据弄拉具体情况安排易地安置项目,把整个屯搬迁到古零镇,同时补贴一定的资金。为了解决搬迁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出路,马山县政府带领弄拉群众自发成立弄拉生态旅游开发公司,让弄拉群众合股参加,入股分红;同时成立弄拉绿色产品开发公司,加工旱藕粉。马山县“自然生态保护区—易地安置—生态旅游”模式进一步巩固了石漠化治理成果,给马山县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2.2.2 生态效益。马山县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建立了“封山育林,种果种药”和 “封山育林,种竹节柴”两种模式,通过人造林地草地,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96%,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比一般城市高出20倍左右。在弄拉自然保护区,通过山峰上人工造林、山脚下种植药果、洼地中种植桑果,使弄拉自然保护区形成了“山顶林地、山腰灌木、山脚药果、低洼植桑”的生态山弄。现景区内林地面积达133.23hm2,山脚下种植的草药植物有金银花、两面针、青天葵等210多种,被定为国家级药物自然保护区。 2.2.3 社会效益。马山县在治理石漠化过程中,实施大规模林草植被与农田水利建设,带动了种植业、林果业及畜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给马山县剩余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使许多农户脱贫致富。同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措施,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加工业以及商贸物流的发展。 3 巩固和加强石漠化治理的建议 3.1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石漠化目标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石漠化的治理,完善工程实施、验收和检查、监督等管理制度,规范工程管理,保证石漠化治理工程的质量。同时进村入户恢复林草植被,加快小型农田水利等惠民工程建设,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 3.2 加强宣传,普及认识,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 通过互联网、电视、电影、宣传片广告等传播方式宣传石漠化危害的标语、图片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方式方法,同时到石漠化产生地宣传退耕还林、保护森林草地等的必要性,提高人们对治理石漠化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引导当地人民积极参与到治理石漠化的行动中。 3.3 加强管理,完善法规,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度 在严格贯彻执行《森林法》及实施条例、《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石漠化综合治理动态监测及技术标准,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完善地方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严厉打击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植被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马华,王云琦,王力,等.近20年广西石漠化区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变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J].山地学报,2014,32(1):38-45. [2] 韦龙宾,招礼军,朱栗琼,等.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广西马山弄拉屯生态恢复重建与脱贫致富的成功做法[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 (1) :51-56. [3] 潘少军.石漠化扩展趋势发生逆转[N].人民日报, 2012-06-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