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朗读类节目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范文

    朱雪婷

    [摘 要]自去年开始,文化类节目犹如一股春风,涌入了大众的视野中。其中,尤以《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朗读类节目最受大众的欢迎和认可。相较于其他形式的娱乐节目,朗读类节目文化底蕴深厚,对语文教学及学习产生了正向影响。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及方式,尝试借鉴朗读类节目的内容、形式、思路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独特的语文学习环境,提高其课堂积极性,实现整体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朗读类节目;语文教学;见字如面;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际工作中,语文教师常面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不强、阅读和写作方面存在障碍等问题,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语文教师应尝试从以往的教学思维中跳脱出来,通过借助多媒体,改变课堂形式,将朗读类节目的创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摆脱日常学习困境,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使其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 朗读类节目简析

    受限娱令影响,当下涌现了很多文化类节目。去年,以《见字如面》和《朗读者》为代表的朗读类节目,通过邀请明星、名人诵读经典、阅读知名信件的方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赋予受众不一样的文化及感观享受,向他们传播正能量。

    朗读类节目之所以受到大众的追捧和认可,获得好评如潮,不仅是因为它是娱乐节目中的一股清流,更在于其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其以深沉的文化积淀对大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时下热度极高的《见字如面》和《朗读者》,其共性在于它们选用经典的信件、精美的文字,邀请明星以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并通过专家解析,用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展现出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思考朗读类节目文化價值和情感价值的同时,也要结合日常教学内容及需求,在语文课堂中,对该类节目予以应用,赋予学生别出心裁的课堂体验。例如,语文教师可模仿《见字如面》的节目形式,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邀请学生阅读《背影》《桃花源记》等经典课文,而其他学生则作为嘉宾,通过课余查询资料的方式,解析作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剖析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意蕴等,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及深度。

    2 朗读类节目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2.1 借鉴节目创意,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

    首先,游戏方法。以往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和文本,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比较陈旧,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别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了。故而,语文教学要讲求创意。语文教师要学会思考和创新,结合日常教学内容及要求,为学生营造一个独特的教学环境,尝试采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可借鉴《朗读者》的节目形式和创意灵感,在模仿的过程中,加以创新,以游戏激励学生。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教师可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三组,并挑选出一名主持人,在主持人的带领下,第一组学生各自朗诵一段文章中的经典段落,第二组学生作为嘉宾分享自己儿时读书过程中的故事、趣事等,第三组学生通过课下查询资料的方式,与其他学生分享该文章的思想情感和文化意蕴等。通过该种游戏式的分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及广度,并且使其更具趣味性。

    其次,在表演中学习语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一些文章除了思想性之外,其故事性也是很强的。其要尝试借鉴朗读类节目的创意,通过文本挑选,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表演,使学生通过将朗读融入表演来进行语文学习。

    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语文教师要从传统的文本解析模式中跳脱出来,出奇制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师可在教室中部摆一张桌子,挑选两名学生,其中一名学生站在桌子前,做出挥毫泼墨状,抄写《出师表》,而另一名学生则在一旁饱含感情朗诵该文。在抄写和诵读过程中,文章的情感便自然而然地流泻出来了。两名学生完成表演之后,由其余学生进行点评。该种教学方式不仅趣味性强,而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文章学习中。

    第三,鼓励学生以竞赛的方式学习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借鉴朗读类节目固然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但语文教师也要有所创新。例如,临近考试,语文教师可将重要知识点制作成题库,自己充当主持人,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一组学生轮流背诵课文、抢答等,制定出一套比赛规则,对得分最高的小组成员进行奖励。相较于传统提问式课堂教学方式,该方式非常具有新意,保证每个学生很好地巩固知识点的同时,也有助于其团队能力培养。

    2.2 借鉴节目情感特性,实现德育

    语文学科人文性、情感性兼备,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德育。《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朗读类节目之所以在纷繁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与其文化及情感传达不无关系。语文教师要对该学科的特征及教学目的具备清晰的认知,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对节目情感特性的借鉴,引导他们进行反思。

    无论是《见字如面》,还是《朗读者》,它们之所以打动观众,很大程度在于作品背后情感的传达。这些朗读类节目以文字为媒介,带领观众重温书信和文学作品里的时光和记忆,继而引发我们的思考。语文学科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师要学会汲取节目中一些正向的元素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例如,教授爱国类作品时,语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见字如面》中陈觉写给妻子赵云霄的信,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倾听专家解析,了解到那个时代烈士们的视死如归精神和爱国情怀;学习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一文时,邀请一部分学生朗读课文,另一部分学生分享与母亲之间的故事。通过该种方式,赋予学生爱人和自爱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朗读类节目是一种非常具有情怀的节目,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语文教师要从节目中获取灵感,针对不同的文本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知识的同时,更要使其认识到文本所传达的意蕴和情感,真正实现该学科教学目标。

    3 将朗读类节目融入语文教学的方式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朗读类节目,这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未来语文学科的正确发展道路。朗读类节目承担着文化弘扬和传播的责任,其在很多方面与语文学科存在共性。倘若采用恰当的方式将朗读类节目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减轻语文教师的教学负担。

    3.1 结合学科特性优选朗读类节目

    将朗读类节目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切忌盲目,应结合学科特性和教学要求,仔细甄选,以免适得其反。语文教学不是单一地向学生灌输文本知识,而是要去唤醒学生骨子里的文化情怀和民族精神,实现情感的根植。无论是对语文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那些语文教材中包含的知识,其实都是取材于生活,能够从生活中找到完美诠释的。

    目前,朗读类节目种类繁多,但像《见字如面》和《朗读者》这样高质量的却很少。这两档节目,从节目形式,到作品甄选,都非常用心。《朗读者》中既有《陋室铭》《父与子》《背影》等经典名篇,也有《平凡的世界》《瓦尔登湖》等传世佳作,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试想,某一个时刻,学生听了一段饱含情感的朗读和极具深度的点评,是不是会有深读作品的想法呢?《見字如面》中,截取名家书信进行朗读,加上深度点评,使学生了解了作品之外的很多东西。这些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都是非常有益的。

    3.2 借助朗读类节目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通常情况下,学生比较倾向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认知。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和枯燥的课文讲解方式已经不具备适用性。教师和学生都不应该只囿于书本内容。完成文本教学之后,教师可通过播放朗读类节目中与课文内容或作者本人相关的片段,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情感、思想及作者的个人背景等具备更加清晰地认识和了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朗读类节目的热度也能够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这些对语文学科的学习都非常有利,寓教于乐的同时,使相关知识点潜移默化地进入了学生的心中。

    例如,《朗读者》中既有古代经典名篇,也有近现代知名小说、诗歌,更有中外名著等,这些都是语文课本中所欠缺的。课堂之余,语文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观看朗读类节目,让他们了解更多名家作品,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养成在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试想,王学坼饱含深情阅读了一段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加上嘉宾对该书的点评,学生是不是对这本小说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呢?专家的解析会不会引发他们对作品的思考呢?

    4 结语

    语文教学旨在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及文化的传承,但应试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往往本末倒置,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应认识到朗读类节目对语文教学的正向影响,汲取该类节目的精华,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每一天都能够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为其未来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知识储备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 李玮玮.主题引领阅读——节目《朗读者》对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启示[J].课外语文:上,2017(07).

    [2] 郝冰杰.浅谈电视综艺节目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7(09).

    [3] 柳思妍.诗词文化类节目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J].文学教育:下,2017(16).

    [4] 田继松.文化类综艺节目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4).

    [5] 谭泳钰.浅谈朱自清的朗读法对语文语感教学的启发[J].俪人:教师,2015(04).

    [6] 王崧舟.朗读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7(13).

    [7] 陶玉翠.也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来自《朗读者》的启示,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2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