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现代化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探析 |
范文 | 许文超 陈西平 孙金荣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新农村建设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分析,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新农业建设的发展。因此,想要推进现代新农村建设步伐,需要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农业经济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适用于现代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的农业经济管理措施,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发展策略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措施;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215067 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必须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技术优势与实际成果。然而,从当前的发展条件上,这种技术的优势性条件,仍然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经济管理问题,必须在突破技术内容的同时,减少其对建设发展的阻碍性作用,并在优化内容、转化方法的同时,将其转变为改革的具体动力条件。因此,必须将经济管理视角下的执行策略,进行针对性的改良,并应用在现代化农业的建设过程中,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建设条件贡献力量,进而成为保持我国市场化经济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1农业经济管理 1.1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远非农业强国,虽然农村人口的数量比重较大,为国家的经济起到了基础作用。但是,对我国农业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深切的认识到农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这种问题不仅存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过程中,也在农业经济结构、农村劳动力条件上表现的极为突出,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党的十六大中,明确的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理念,并将农村经济条件的发展,作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鉴于当前的发展条件,在21世纪的上半叶,将会作为持续改良的重点内容,得到社会的过度关注与重视。其中,不仅包含了技术条件与管理方法的引入,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模式下,改变传统农业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形式,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核心目标,必将科技条件与管理思想作为引导,将农业经济带入到可持续的稳定发展轨道上,由此才能更好地展现建设水平。 农业经济管理,在理论上必须遵照基本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并在这一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对农村中的基本生产力水平进行调节与调动,在利益最大化的自然经济规律下,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型,并加快其生产力水平的升级。这一内容,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对当前制约农业经济资源整合的阻力条件进行控制,通过经济手段,加速完成农业生产资源的整合。并在整合的基础上,对其经济发展机构进行统一的规划与调整,使农村社会环境尽快完成当前时代发展水平的对接,保证其社会与自然环境在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下展开;必须在管理角度上,为农业经济的管理模式,建立起规范性的理论依据,在为农业经济活动提供规范性条件的同时,创造更加完整的理论条件。 1.2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经济管理是保证现代化农业的基础,在发挥重要引导作用的同时,提供着不可替代的管理功能。当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逐渐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后,这种管理的引导效果,会随着市场的壮大条件,展现出更好的适应性与控制效果,并在广度与深度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可替代性[2]。在理论概念的基础上,涉及到农业生产的各项内容,都是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并在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将经济的引导与合作作用作为基础,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各项农业生产内容的发展条件。 当前社会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优化,使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并一度成为了社会热点内容。尤其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生态环境,作为控制饮食质量的基础,引发了社会各个层级的热切关注。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下,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低农业生态化、环保化、低碳化的内容有着明确的要求,使经济结构的发展调整,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内容相互协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生态化水平作为重要的优势资本,辅助农业经济的发展转型[3]。 2现代化思想引导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2.1突出信息化建设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的发展是全面的,即便是在相对较为落后的农业产业中,也在逐渐形成以科学化、智能化、精确化为核心的多项管理技术条件,并在帮助农业生产进行优化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收益水平。 实施方案上,需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基本概念进行明确,在提高服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的同时,使其思想认识发生转变,并在实践的应用技术中,对生产方式起到关键性作用,甚至在使用与操作现代技术设备的过程中,发挥技术优势,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落地,可以更加准确的实现时代技术与农业发展的无缝对接[4];投入力度上,应保证信息化在农业中的建设水平,在提高建设资金投入比例的同时,增加与时代经济运行的关联性,以信息化为渠道,为农业的自身发展赢得更多的社会空间,并通过具体的募集手段,保证信息化建设的稳定性。 对于资金的控制,是平衡发展条件的基础,在农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也不例外。在执行信息化建设的农业发展空间中,应率先引进并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农业经济信息的采集与整理,保证农业主体对市场环境的掌握,以此作为基础,动态且及时的进行自我经济分析与评估,并在不断进行调整的基础上,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持续性改良创造坚实的技术基础。 2.2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上,只有将科技条件作为首要内容,才能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良与升级,并在逐渐转变成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呈现出技術驱动下的优势内容。同时,技术引导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是在提高产品生产质量的基础上,对效率条件的优化,在集约资源的同时,整合出更好的可以投入模式。为此,必须从以下2点内容入手,通过协同的双向发展,为农业建设提供更好的技术空间。应在建设中重视科技型人才的培养与锻炼,在提高人才技能水平的同时,在农产品开发、种植技术推广、农机器具使用等内容上,发挥人才领军优势,是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表现出基础的动力性条件;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务必加强科技的投入力度,通过整体科技占有率的增加,保证农业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多样化条件,并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多种科技开发中,帮助农业经济实现整体化发展。 2.3强化人才体系建设,整合基层劳动力资源 人才体系的建设,是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关键,不仅要在教育思想与业务培训上增加高校的教育培育力度,同时也应从现有的农业从业者角度出发,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表现突出技术能力与思想优势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与管理。在方法上,通过定期组织的实践交流活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使其职业化思想逐渐在培训中形成[5]。同时,在技术条件上,必须鼓励工作人員进行发展创新,在执行农业生产活动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实际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并在发展岗位责任的过程中,紧跟时代发展条件。以此,从人才角度出发,保证综合人才体系的建设效果,并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道路上,建立起一支具有综合能力的优质化人才队伍。 2.4做好农业产业化建设 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效率,需要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科技硬件基础设施及经济数据库。尤其是数据库的建设,可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内容,这样就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同时对农业的生产以及农产品的销售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农业经济管理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为经济管理分析提供基础,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可来源于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及农产品销售信息,这使得数据库可反映出在各个时间段中农业发展情况,同时为相关的农业企业生产计划、农户生产计划提供重要的参考,并且准确的农业经济数据库还可以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为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就需要强化数据库的建设,具体建设上,可设立相关部门对农业数据进行搜集并录入到农业数据库,且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数据库分析及整理部门,对于搜集的大量农业数据做系统的分析,进而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当前我国的农业显露出各区域发展不协调、农业整体发展不平衡、农业发展同农村发展脱节等问题。农业产业化建设作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可解决上述农业发展问题。农业产业化强调以市场作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作为中心,将主导产业、产品作为重点,针对各区域中具备的诸多生产药物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构建出合理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6]。 农业产业化建设,必须使市场化的经济模型与体制,在其环境中形成具体的发展策略,并将市场化发展内容作为农业经济管理系统的导向,将供需关系等基本经济原理应用在实际的生产建设中。 3未来展望及发展趋势 3.1产业化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理念逐渐向着经济产业化管理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发展趋势,与国家出台的方针政策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国家方针政策的促进作用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多以合作发展的形式出现,这样的经济管理模式为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形成了一条有效的产业链条。 3.2信息化 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其技术在诸多领域中应用奠定了基础。信息化技术所具有的先进性,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引进提升了新农村建设的实效性。因此,农业经济想要得到长足发展,必须要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让更多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3.3现代化 农村的建设升级,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拉开经济发展序幕的关键点。在结合经济发展趋势与农村固有经济形态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新农村经济管理模型,可以很好地适应这一内容[7]。将思想理念转化升级作为基础,将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理念,应用在管理模式中,以保证发展效果的突出性水平。同时,站在现代化经济管理的角度,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表现出更加突出的发展性点。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层次上的创新,也会为整体经济转型添加新的动力条件,并确定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方向。 4总结 农业经济管理是在现代新农村建设下产生的内容,必须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执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保证工作人员的职权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需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优势展示出来,以此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管的发展,在现代化、科技化的领域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康扬紫.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J/OL].科技经济市场,2018(10):83-85[2018-11-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6.1122.n.20181105.1341.080.html. [2] 薛琳.乡村振兴背景下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31):56-57. [3] 王召善.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分析与研究[J].农家参谋,2018(19):32. [4] 高晓莹.农业现代化建设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18):157. [5] 吕强.浅析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8):222. [6] 罗炳艳,罗振兴,罗新凯,王志远.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J].南方农机,2018,49(18):12. [7] 刘霞.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J].时代经贸,2018(27):26-27. [8] 胡玲玲.现代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7):22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