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四川省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与破解路径
范文

    张浪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现象得以极大改善。但是,贫困问题目前仍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全省脱贫攻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要以“四大片区”为主战场、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保障、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目标,以破解精准扶贫的相关难题。

    [关键词]新常态;四川;精准扶贫;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全国脱贫攻坚战号角催阵的大背景下,在48.6万平方公里的巴山蜀水间,迎着2020年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四川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毅然点亮贫瘠的“暗点”,团结带领老乡走出贫困线,使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4.3%,扶贫开发工作取得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但四川省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依然面临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贫困群众致贫返贫原因多重叠加、贫困地区发展制约因素多等严峻挑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事业依然繁重而艰巨。

    1 四川省脱贫攻坚成效喜人但形势依旧严峻

    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制定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图1)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整体不断上升,2000 年从48.66%起步,2001年突破50%,2002 年回落到50%以下,2003 年回归到50%以上,2007 年提升到60.40%,2010 年上涨到71.86%,2012 年上升到81.1%,距离全面实现目标还差18.9 个百分点,需要每年平均提高2.36个百分点。从指数升幅来看,自2000 年至2012年,四川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上升32.44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70个百分点,其中2009年至2012年年均提高4.73 个百分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呈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四川的脱贫攻坚工作同样成效显著。总体上讲,四川已经由解决温饱问题、巩固温饱成果,进入到加快脱贫致富、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阶段。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不能否认、不可回避的是,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目前仍然是四川的最大省情。如图2所示,四川省与全国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人均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国的7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全国的84%、89.7%。以2012年为例,四川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为81.1%,比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84.3%低3.2 个百分点,其中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指数、文化建设指数和人民生活指数低于全国水平,民主法制指数和资源环境指数高于全国水平;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较,四川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进程位居全国中游,比排名全国第一的上海市低15.1个百分点;位居西部第2位,比排名西部第一的重庆市低2.8个百分点。就目前来说,四川仍是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脱贫攻坚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消除贫困的任务还是十分繁重。

    一是贫困面宽。截至2015年底,全省 21个市(州)都不同程度上存在贫困问题,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1501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88个、省级贫困县22个,有农村贫困人口380余万,约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6.8%。

    二是贫困程度深。与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相比,全省绝大部分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普遍较深。据初步测算,2012年,全省贫困深度指数为0.32,“四大片区”为 0.39,其中川西北高原藏区高达0.51。

    三是贫困居民多。按照2300元的国家扶贫标准,2010 年末全省有贫困居民1356萬人,占全省农村户籍人口的20.41%,高于全国6.74个百分点。2014年底也尚有 497.60万人,贫困发生率7.53% 。国家公布的全国500万以上贫困居民的省有6个,四川省位列第四,达509万人。

    四是发展基础差。现有贫困居民分布地,自然条件差,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据统计,“四大片区”有危房户54万户、饮水困难人口63.70万人、未通生活用电户 5.40万户、无卫生厕所158.30万户、未通广播电视户36.20万户。

    五是返贫压力大。一些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居民,起点低,家底薄,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家庭因病、子女读书等多种客观因素都可能导致返贫。数据显示,多年来,全省农村返贫率在一成以上。

    六是区域性突出。 “大分散、小集中”是四川农村贫困问题的一个显著现状。“大分散”:全省87.98%以上的县 (市、区)都有扶贫任务;“小集中”: 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藏区四个片区呈整体性贫困;此外,还有“多村连片贫困地区”。

    2 四川省精准扶贫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四川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加快推动治蜀兴川方略深入实施的重要时期,为推进四川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总体思路,以农村和贫困地区为关键,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助推四川省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速推进:

    2.1 以“四大片区”为主战场,完成减贫硬任务

    截至2015年底,四川农村贫困人口380.3万人,占全国的7.1%;贫困村11501个,占全国的9%。其中,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藏区“四大片区”共有贫困县88个,贫困人口263.3万人、占全省的69.2%。抓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就抓住了四川省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根本,就更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要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解决片区330余万贫困户脱贫、11501个贫困村“销号”和8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摘帽”,必须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为主战场,深入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五大扶贫工程,提升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

    2.2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解决贫困户增收难题

    一是要选准特色优势产业。乌蒙山区重点发展“三叶”(注:烟叶、茶叶、菜叶)经济和乡村旅游业;秦巴山片区注重发展茶叶、中药材、核桃、山羊等特色农业产业;高原藏区应坚持发展板栗、中药材、茶叶、畜牧等优势产业;大小凉山彝区应突出发展生态、设施和光伏农业以及乡村旅游、电商等富民产业。二是要加强龙头企业带动。“四大片区”要打造扶贫龙头企业,加快建立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以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三是要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四大片区”各涉农金融机构应努力创新金融扶贫品牌,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特别要扩大和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根据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数据,“四大片区”缺资金的贫困户在33万户左右,如按每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共需提供163亿元的贷款规模,如按5年计算,每年需提供32.6亿元的贷款规模。如按风险补偿金最低1:5放大,片区需要建立32.6亿元规模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平均每年应建立6.52亿元风险补偿金。全省计划今年完成30亿元扶贫小额信贷规模任务,除了重点县各建立1000万元以上风险补偿金外,还需通过其他渠道筹措近3亿元的风险补偿金,应想方设法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资金短缺难题。

    2.3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解决自身发展难题

    首先要培训农民。应统筹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户倾斜。“教育助学工程”要进一步提标扩面,对片区贫困村有需求的贫困家庭子女做到“应培尽培、应补尽补”。二是要转移农民。各级政府应为贫困人口搭建外出务工的“金桥”,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把剩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中转移出去。三是要发展农民。要发展村集體经济,为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回归创业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2.4 以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保障,

    解决稳定脱贫难题

    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集中力量解决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吃水难、住房难、行路难的问题。看病难,重点解决大病救助和因病返贫问题,应在全省总结推广恩施州大病救助改革经验。上学难,重点解决基础教育力量不均衡、上大学负担重的问题,可推广崇阳县集中建设中小学教育城的做法。同时,对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给予支持,完善助学贷款政策,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子女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吃水难,重点解决片区63.70万户饮水困难户和5.40万户无安全饮水户问题,还包括未解决安全饮水的农村学校。行路难,重点解决断头路、行政村通水泥路和行政村通班车的难题,其中要重点解决大小凉山彝区行政村公路通达率低的问题。住房难,重点消除危房、改造土坯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

    2.5 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目标,解决持续发展难题

    一是保护生态。秦巴山区要抢抓进入全国首批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做好生态文明示范点、示范区创建工作。二是治理生态。片区要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力度,积极开展“绿化全川”行动。三是环境保护。秦巴山区担负着“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的重任,要加强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工作。各大片区都要强力整治工业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环境质量。

    当前,距离2020年已不足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然进入决胜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放眼光明前景,四川的脱贫“赶考”依然在路上,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以全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王东明.坚决打赢四川脱贫攻坚这场硬仗[N].四川日报,2016-3-10(01).

    [2] 王思铁.“十三五”时期四川脱贫攻坚构想[J].党政研究,2016(01).

    [3] 冯小波.完善四川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6 (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