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四川省小凉山彝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范文 | 何鹏飞 [摘要]利用峨边彝族自治县2004~2016年教育投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數据,初步分析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回归散点图检验二者的线性关系,利用协整分析法分析二者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建立二者的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短期内教育投入增加1%,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1415%;长期内教育投入增加1%,地区生产总值增加3.5601%。对此,提出了政府应加大对彝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设立教育帮扶基金来优化教育投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投入;经济增长;误差修正模型;峨边彝族自治县 [中图分类号]F327.2[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2015年7月16日,四川省出台了《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9月23日,四川省从7个方面新增17条政策措施支持大小凉山彝区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内容提到要加大财政对大小凉山彝区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2018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总体方案2018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中提及要继续加大大小凉山彝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彝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四川省政府坚持不懈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反映出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投入规模和结构都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可以实现自然与人文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而且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对于教育投入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内许多学者总结了我国不同区域的教育投入收益情况,并做了很多实证分析研究。苏皑(2016)依托SOLO模型展开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数据遴选期限从1994年至2014年,分析结果显示这5项教育投入成分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都有促进作用。朱耘婵等人(2017)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思想建立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方超等人(2018)基于增长回归框架 (M-R-W) 检验教育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教育投入的增长效应显著,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性在11.3%~14.1%之间。揭辉等人(2019)基于STR模型实证研究了教育投入和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教育投入的增长率高时对经济增长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总之,学界大多是基于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普遍认为增大教育投入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某个县域的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较少。 2 峨边彝族自治县现状描述分析 峨边彝族自治县是四川省88个扶贫重点县之一,彝区、山区、贫困地区三重叠加,贫困程度较深。一是峨边彝族自治县教育投入情况。从教育投入绝对规模看,从2004年开始峨边彝族自治县财政教育支出规模是递增趋势,财政教育支出的总量在不断增加,整体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从教育投入的相对规模看,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总体上是呈现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4.14%到2016年的6.16%,增长了2.02个百分点。二是峨边彝族自治县的经济增长情况。从峨边彝族自治县2004~2016年GDP和GDP环比增长情况看,2006~2008年GDP环比增长速度不断上升,2009年的GDP环比增长率为负,2010~2013年GDP环比增长速度存在上下浮动,2013年以后GDP环比增长速度相对稳定。从整体上看GDP增量增大,经济增长的容量也更加丰富。 3 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为了探究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关系,下面运用Eviews7.2进行峨边彝族自治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1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从乐山市统计局年鉴摘录的GDP和财政教育支出数据都是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价格受物价水平的影响。为了消除这种影响,运用GDP指数将GDP转换为以乐山市1978年为基期(1978年=100)的可比价GDP,按照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来计算可比价财政教育支出。 3.2 模型的线性关系 对可比价GDP进行自然对数变换,用LNGDP来表示,可比价财政教育支出用EX表示。首先对2004~2016年峨边彝族自治县可比价GDP和可比价财政教育支出做回归散点图,可以发现散点大部分位于直线周围,可见LNGDP随着EX的增长而增长,它们之间呈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3.3ADF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对EX和LNGDP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可知,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可比价GDP和可比价财政教育支出EX数据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对数据进行二阶差分后,得到的结果均为平稳序列,由此可知两个变量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3.4 协整检验 第一步对两个变量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由于只涉及两个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采用“Engle Granger两步检验法”,第一步是对时间序列EX和LNGDP进行回归:LNGDP=3.5601+0.1695EX+e R2=0.8891 调整的R2=0.8790 F=88.219 DW=0.7797 S.E.=0.1285 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R2=0.8891,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好,F分布表中自由度k-1=1和n-k=11的临界值F=9.36<88.219,F检验通过,即方程通过线性显著检验,变量EX和常数项也通过显著性t检验。 第二步是检验残差et的单整性,采用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P值=0.0048<0.05,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et为一个平稳序列。因此EX与LN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3.5 误差修正模型 上面已经证明LNGDP与EX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用ECM表示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进一步检验EX和LNGDP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果如下:△LNGDPt=△EXt+ECMt-1 由表3可知,LNGDP与EX两个变量的误差修正系数为0.5731,而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滞后1期的非均衡误差对可比价GDP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调节速度为0.5731。滞后1期的EX与残差序列对当期的GDP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了t检验,弹性系数分别为0.1415和0.5731,即滞后1期的EX每增长1%,当期GDP增长0.1415,滞后1期的残差序列每增加1%,当期GDP增长0.573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误差修正模型中各变量的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t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好。短期来说,GDP对EX的弹性为0.1415,小于长期弹性(3.5601),说明EX对GDP的长期影响更大。短期来说,GDP对EX的弹性为0.1415,长期来说,GDP对EX的弹性为3.5601,说明EX对GDP的长期影响更大。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实证结果可知,峨边彝族自治县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在滞后1期时,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效应。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稳定地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来说,GDP对EX的弹性为0.1415,财政教育支出每增加1%,地區GDP增加0.1415%;长期来说,GDP对EX的弹性为3.5601,财政教育支出每增加1%,地区GDP增加3.5601%。 实证结果分析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彝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省级财政可以加大对峨边彝族自治县转移支付力度,为县政府分担一些责任。同时,细化彝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精准定位财政缺口,逐步将稳定的经常性投入代替一次性经费提供。针对彝族地区教学设备配套性的补助应结合实际财力状况来进行重新设计和配套补助,减少款项所经的行政层级,使得每笔专项资金都可以发挥其相应的作用。二是建立合理的教育帮扶基金调节机制。当财政教育资金偏离长期经济增长的均衡时,将以一定的调整系数拉回均衡状态,因此可以通过号召爱心人士、成功人士、知名校友等筹集资金建立教育帮扶基金,并将教育帮扶基金作为政府教育经费的补偿资金。三是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经费管理机制,学校纪委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保证教育经费规范使用;把教育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在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教育投入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学敏,史利平.文化-教育-经济共生机制:西南民族地区教育反贫困战略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06):48-53. [2] 李忠.近代中国“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的互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04):141-148. [3] 苏皑.不同形式的教育投入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9):52-55. [4] 朱耘婵,王银梅.财政教育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基于2003-2013年省际经验数据[J].湖北社会科学,2017(04):88-94. [5] 方超,黄斌.教育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增长回归框架的空间计量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06):91-99. [6] 揭辉,王成勇.教育投入、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STR模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8(01):50-5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