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渊源的探析
范文

    李雷通

    [摘 要]习近平应时代主题和发展规律的响应,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人类社会描绘了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美好蓝图,为实现真正共同体提供了可靠的路径。它不僅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共同体思想的灵活运用,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思想理论。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习近平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不断丰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了一项时代任务。共同体理论渊源深厚、丰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现代化的共同体理论成果,具有更能体现现代发展的、丰富的、深刻的内涵,就是打造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丰富的内涵基础上,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

    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马克思批判与继承前人思想家的共同体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为解放全人类伟大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和道路。

    首先,自然共同体。自然共同体是从人对自然的依赖出发,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逻辑,以共同地域、共同血缘、共同理想目标、共同文化为特征。原始社会时期,人的生存交往方式慢慢走向氏族部落,并一次来保障生存。自然共同体以家庭、氏族的血缘共同体到后来统治与被统治之间关系的政治共同体,充满了等级观念,一部分人以牺牲他人的自由来维护自身利益,可以说是具有家长制性质的一种模式。人的依赖关系促进了“群体本位”的产生,无论个人为这个共同体作出多大的贡献,首要目的是保证群体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自身的自由发展。其次,虚幻共同体。资本主义社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自然共同体的解体,取而代之的虚幻共同体。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分工逐渐细化、标准化、明确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但也使人的劳动越来越趋向于机械化。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分工决定了人的发展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自由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主义意识形态使人与共同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因此形成了“货币抽象共同体”和“资本抽象共同体”,最终产生了“虚幻共同体”这一形态。但是在虚幻共同体里的自由发展是统治阶级的自由发展,是以剥夺被统治阶级的自由发展为基础的,民主性、公平性、平等性充满了虚幻的假象。

    最后,真正共同体。人的本质就是真正共同体,因此,所谓真正共同体是全体人类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的机会和动机,并能够实现。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是实现真正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真正共同体内人的劳动将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在阶级意识上,需要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冲破束缚和制约,将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提升到上层阶级领域。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走向政治统治领域,可以通过阶级斗争模式,完成使命,也可以通过社会历史自身发展完成资产阶级自我的转换。马克思所指出的:“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2 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思想

    中国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类别和形态,自古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时光,虽未提及共同体这一具体词汇,但丰富的“共同体”思想始终贯穿其中。

    首先,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公平的。自古以来我国都有关于天下为公的思想,远可追溯到文化典籍《礼记》《诗经》《墨家·礼法》等。这些源远流长的思想中无一不充满了对“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拥有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的中国提出的,自然充满了中国传统“天下为公”的思想色彩。其次,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在不同元素的基础上最终求得了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发展其实质就是一个大融合的过程。《论语》中曾提到“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出求得发展,不在于表面上的相同性,更在于内在的相同一致性。《左传》曾提到,作战最终依赖于士兵的同心同力,次之在于天时地利。近代中国面临外来的血腥压迫,各民主党派,各民族阶级同心协力抵御外来侵略者正是对“和而不同”传统思想的淋漓展现。最后,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主要是指,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工业发达的今天,更有古时深厚的思想理论。其核心在于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突破自然的承受度。天人合一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避免产生人与自然的冲突,使人遭到自然的反扑。

    世界上有着不同民族和文化,不同之处远远大于共同之处。习近平面对全世界更加繁杂不同的文化与种族,力求获得最大公约数,为求得共同支持,致力于需求共同利益,为迈向真正共同体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天下为己任,展现出我国博大的胸怀,展现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才能突破疆域和文化分歧,得到国际认可,实现真正共同体。

    3 新中国以来的“共同体”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前提出过“统一战线”这样的共同体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共同体”模式。

    首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动以和平的方式推动与他国的发展。1953年,周恩来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1955年的万隆会议,周恩来全面阐释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内容。此后,我国逐步与他国建立了友好合作的关系。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外国外交取得的成功地方,这对日后我国的外交政策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其次,三个世界战略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状况,在世界之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与他国存在怎样的差距,是当时面临的急需回答的问题。1974年毛泽东提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这一理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世界发展实际情况得出来的正确理论,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从中国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属于第三世界的国家。最后,建立国际新秩序。邓小平在其重要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论断中指出,全力打击国际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全面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强权和霸权,坚决不能在两个超级大国冷战下漠视国际形势发展。因为,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引发落后国家的严重不满,打破旧的国际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成为了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强烈需求。江泽民同样指出,世界向着多极化发展,要打破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要求各国需要平等民主、谋取互利共赢、文化平等交流、共同繁荣地共同管理世界。胡锦涛进一步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和谐世界”是对和谐社会的延伸。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提出以“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世界的和谐,才能保证国家之间的和谐,才能保证地区之间的和谐。

    “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顺利地推向世界各国,是因其秉着我国独特的处世理念。能“和平共处”,能“求同存异”是我国现今拥有的胸怀,是我国能够把新式的外交政策推向世界的法宝。“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得我国在国际上取得主动权,正是对新时代外交理念的灵活运用。这充分显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我国发展要求,符合国际发展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虽距离实现真正共同体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但其展现出真正共同体的雏形。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同时体现了中国具有的独特魅力和魄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学习出版社,2018.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周恩来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4] 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