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
范文

    熊淡宁

    [摘 要]通过对河南省淅川县90个深度贫困村进行实地调研,结果发现造成这些地区贫困的原因比较多,相较于一般地区的相对分散的个体贫困,其原因较为复杂,呈现出精神、能力、生态、病残、文化、权利等多维度深度贫困现状。精准帮扶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农户多维贫困贡献率与多维贫困指数大小不一致、低收入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严重且在扶贫中受关注度不高、深度贫困地区农户思想保守落后与时代严重脱节。最后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关键词]多维贫困;深度贫困;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自十八大开始,河南地区持续提高扶贫力度,其扶贫效率与进度比较高,每年扶贫人数规模都在一百万人以上,并积极提升贫困群体的生活质量。但河南地区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严峻。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变成全方位构建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阻碍。因此,对河南省来说,聚焦深度贫困,探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解困的创新路径既是致力富民大计、治豫理政的内在要求,也是我省理论界和相关实践部门的当务之急。在淅川县扶贫办协调下对扶贫任务较重的90个深度贫困村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贫困人群均欠缺致富理念、渠道以及技能,同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是由于婚嫁、疾病以及盖房等导致贫困的因素普遍存在。

    1 多维视角贫困的内涵

    贫困不仅仅体现出历史进步和时代的特征,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本质与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单纯从家庭净货币收入或者消费支出的角度识别贫困个体的一维贫困思维已不能满足当前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需要,现在应当由生态、精神、灾害、权利以及文化等不同维度出发,对社会能够接纳的最低标准加以科学规范,同时基于此对某一地区贫困人口的范围进行量化规定,由不同维度出发实施精准帮扶。

    2 多维贫困视角下的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现状

    河南地区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严峻,贫困发生率在10%的贫困县达到31个。主要包括:汝阳县、嵩县、兰考县、台前县、民权县、卢氏县、社旗县、南召县、桐柏县、浙川县、宁陵县、睢县、虞城县以及新蔡县等;1235个贫困村有着高于20%的贫困发生率。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属于多维贫困长时间累积形成的结果,并且长时间欠缺群体性福利,发展模式滞后、环境压力大、经济总量不高、总体竞争实力不强。调研得知,以上区域在公共服务与基建等方面,同非深度贫困县相对比,明显落后。村两委的业务能力和领导民众致富的能力比较差,农村几乎不存在合作经济组织,也没有集体经济,能够干实事、管理实务的人非常少,而且办事经费紧缺问题同样严重。目前来看,贫困群体大体上由残障人士、孤寡老人以及病患等构成,而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缺少技能的贫困人群和那些无力脱贫的群体也同样属于此队伍。大多数群体处在一个比较贫困的状态,导致这些地区致贫的因素较为复杂,与其他地区贫困个体较为分散的特点对比来说,其因素非常复杂,呈现出精神、能力、生态、病残、文化、权利等多维度深度贫困现状,脱贫难度也更为艰巨。

    3 多维贫困视角下的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帮扶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户多维贫困贡献率与多维贫困指数大小不一致

    调研发现,尽管淅川仓房镇有着最高的贫困发生率,但淅川县仓房镇对多维贫困的总贡献率只有2.8%,同一些多维贫困发生率低的村镇相对比更低。尽管淅川马沟乡只有25%的多维贫困发生率,但对总体的贡献率最高,高达11%。即淅川县仓房镇多维贫困指数绝对数值大但贡献率低,而马沟乡恰好相反,其是拥有较低的多维贫困指数,但拥有较高的贡献率。造成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和其绝对值之间存在差异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多维贫困指数既包括多维贫困指数,还包括人口权重,由于地域权重不同,多维贫困发生率高的区域会因人口权重小而贡献率低,而贫困人口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会涉及到扶贫资源的分配。所以导致在分配扶贫资源的过程中不重视贫困发生率不高而贫困人口规模大的区域,对扶贫成效有所影响。

    3.2 低收入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严重且在扶贫中受关注度不高

    低收入农户除了收入水平低,同时还承受着其他较为严重的贫困。2011年底我国将贫困线提升至2300元,致使大部分年收入中等偏下的农户被认定为贫困户,而这部分群体更容易脱贫,为追求政绩,所以首先瞄准中等偏下农户,最终低收入组农户反而脱贫较慢。因此应考虑扶贫政策或项目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性,提高低收入农户脱贫成绩在扶贫考核中的权重。

    3.3 深度贫困地区农户思想保守落后与时代相脱节

    长时间处在闭塞的环境下与教育文化水平滞后,不但让人的眼界狭窄、思想保守,还导致人们的心理封闭,造成深度贫困区拥有比较稳固的经济体系与关系,不但造成市场难以建立起优良的秩序,还让人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处在被动地位,对自然形成过度依赖,他们依循农耕时代的准则,人们不但要开展必需的经济与交际活动之外,长时间处在闭塞和分隔的状态下,他们对生活的需求很容易满足,而且受到传统生育思想的影响,崇尚多生,正因为对优生优育不够关注,由于先天性疾病造成的贫困较为常见。

    4 多维贫困视角下的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创新路径

    4.1 脱贫绩效考核提高多维贫困程度与多维贫困人口数权重

    在进行扶贫资源分配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那些贫困出现率相对较低但规模较大的地区。在开展扶贫绩效考核过程中,除了要将贫困发生率的降低当作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外,还需要把贫困人口降低的数量这一指标考虑其中。将贫困人口的减少和贫困发生率的降低作为重点考核指标。

    4.2 重点关注绝对贫困农户,建立完善的扶贫到户机制

    在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减少绝对贫困人口的多维贫困度,诸如提高人力资本、提升卫生条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制定扶贫政策或开发扶贫项目时,应重点考虑绝对贫困群体,从整体上提高扶贫项目到户率,并积极建立完善的扶贫制度。

    4.3 协同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扶贫能力和开发效果

    严格落实利用区域建设助推扶贫开发、通过扶贫开发促使区域发展这一战略,完成贫困地区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扶贫和发展效应的同步提升、协同推进。(1)积极开发与启动一些可以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诸如水利枢纽、高等级公路等,通过这些重大项目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打破区域发展的限制与瓶颈。(2)进一步完善与健全深度贫困区的公共事业(诸如医疗卫生、教育等),并将其视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大内容,同时还需要進一步提升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尽可能的将重大工程项目和外源性公共物品和服务对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工作的支持功能得以充分施展出来。(3)突破对资源的固有认知,有效拓宽对资源的认知范畴,提倡新型资源思想,革新扶贫方式,依循以生态保护作为优先考虑的原则,将生产、生物以及工程等措施充分综合,利用构建和维持优良的生态来科学开发文化与旅游等方面的资源,最后完成经济同生态两方面效益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 牛胜强.多维视角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困境及战略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17(12).

    [2] 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9-01.

    [3] 杨龙,汪三贵.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与分解[J].人口学,2015(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