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庐江白山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范文 | 方应 朱大明
摘 要:该文介绍了庐北圩区白山镇农业面源综合治理示范区的基本概况、功能区布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并就示范区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实践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路线;管理模式;成效 中图分类号 F323.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4-0139-03 为了推进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和环巢湖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依托合肥市巢湖水污染治理相关项目[1],庐江县于2017年在白山镇兴岗村义兴圩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探索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结合白山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践,对其治理模式和经验进行了总结。 1 示范区基本概况 1.1 基本概况 示范区位于庐江县白山镇兴岗村和盛桥镇许桥村共有的义兴圩,圩口基本独立,总面积146.7hm2。环圩建有排灌两用渠道1条,渠道直通巢湖,现建有排灌泵站2座,排涝、灌溉均与巢湖水直接相连。圩田土壤为砂泥田,肥力水平中等,平均养分含量如下:全氮0.122g/kg,速效磷18.1mg/kg,速效钾99.1mg/kg。该宗土地主要由庐江县天野和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经营,种植模式以一麦一稻为主,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33.3hm2、小麦106.7hm2,其他作物(蔬菜、葡萄等)13.3hm2,水稻和小麦的平均单产分别为7500、4500kg/hm2。 1.2 功能区布局 示范区划分为缓(控)释肥、有机肥、配方肥、稻鸭共育、其他等功能区域。 2 主要做法 2.1 应用绿色增产增效技术 2.1.1 实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将该示范区作为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制订具体的技术方案,通过驻点指导,强化技术培训,使生产者熟练掌握绿色增产技术。 2.1.2 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一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根据示范区土壤养分含量和农作物目标产量,确定配方肥配方(20-10-15)1个,制定施肥技术方案,做到依产定肥,精准施肥,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二是开展化肥机械深施。推广应用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術,减少氮素挥发和养分流失。全年示范区深松耕地133.3hm2。三是开展有机肥、缓控释肥的推广应用。推广增施商品有机肥,结合秸秆还田等,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提升耕地基础地力;开展缓控释肥应用,减少施肥次数,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当年该区应用商品有机肥和缓控释肥面积均达33.3hm2以上,商品有机肥(N-P2O5-K2O≥5%、有机质≥45%)和缓控释肥(21-9-15)的使用量分别为75t、15t。 2.1.3 推进化学农药减量控害 一是使用高效防治药械,全面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积极扶持和利用好当地植保专业化合作组织,全程开展稻、麦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在防治中全面使用高效防治药械,如自走式大型植保喷雾机、无人机等,降低施药次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示范区病虫害统防统治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覆盖率达100%2]。二是全面推广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病虫防治适期内,全面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控制用药量,杜绝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综合采用多种非化学防治措施。物理防治上,主要是推广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有效控制虫害的发生程度,减少用药次数。示范区(义兴圩)每2.7hm2左右安装1台杀虫灯,共安装频振式杀虫灯30台。生物防治主要是推广使用井冈霉素、春雷霉素、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性诱控害主要是应用二化螟性诱剂诱杀二化螟,当年示范区共推广应用1000套二化螟性诱捕器,应用面积66.7hm2。农业防治主要是推广抗病品种,开展健身栽培,合理进行水肥管理,提高稻、麦的抗逆性,减轻病虫危害损失,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生态控害主要是推广稻鸭共育技术,示范面积20hm2。 2.2 加大农田基础配备设施建设 2.2.1 开展农田平整利用 庐江县实施的2015年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和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在示范区内开展田间工程配套建设和土地平整等,便于机械化作业。 2.2.2 推进沟渠整治建设 对淤积严重,连通度差或杂草丛生的区段进行生态清淤,拓宽沟渠容量。对沟渠进行全面改造,形成适合植物生长的等腰梯形渠道。为了保证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清淤改造时保留部分原有水生植物和一定量的淤泥。沟体内相隔一定距离构建透水坝、拦截坝等辅助性工程设施,以减缓水速和延长滞留时间,使流水携带的悬浮物质和养分得以沉淀和去除。 2.2.3 建设分离式灌排循环系统 改造示范区内现有排灌站,实行抗旱用水和排涝出水分开。在示范区田间布设灌溉管道,每个田块建设1个灌水口,将示范区的农田灌水与排水分开,防止串灌。通过工程措施,实现排灌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排灌水量。利用泵站将示范区汇水渠中的尾水抽出灌溉农田,循环利用农田尾水,进一步降低示范区尾水入湖的氮磷养分含量。 2.3 实施面源污染生态拦截 2.3.1 建设生态拦截系统 在整治后的农田排水沟、入湖汇水沟岸边种植草坪护坡,在水体内合理配置氮磷吸附能力强的挺水、沉水和漂浮植物,充分发挥植物对农业面源污染物的阻控、拦截、生物吸收和生物降解效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农田流失氮磷养分和化学农药对水体的污染。示范区渠道安放生态浮床近200㎡种植空心菜,充分发挥植物的阻控、拦截、吸收和降解效应,降低示范区农田流失氮磷养分和化学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2.3.2 建设生态塘 在示范区主排水闸处开挖建设2hm2生态塘,塘中种植水生植物(水葫芦、水草等),套养草鱼、花白鲢等,通过食物链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将进入塘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以提高对磷、氮的净化效果。运用微孔增氧+微生物制剂,调节池塘养殖环境,提升水产养殖生态化水平。 2.3.3 设置稻田缓冲带 因地制宜将整治前的沟渠(因机械无法进入)设置为缓冲带13.3hm2,缓冲拦截的农田面源污染。缓冲带中水稻减少化肥施用量,氮、磷、钾施用量仅分别为225、24kg/hm2,利用缓冲带的吸附和分解作用,减少示范区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河道,形成控制面源污染的一道有力防线。 2.4 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 2.4.1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为全面提升示范区的农作物秸秆的还田率,推广应用旋耕一体化农机具,采取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小麦秸秆速腐还田,水稻秸秆旋耕还田、覆盖还田等技术示范,对示范区内农作物秸秆统一实行机械化粉碎还田。利用秸秆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将其作为有机肥施用,改善土壤性状,培肥地力。 2.4.2 实行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 分区域设置15个垃圾桶,对农业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置。其中,对农药包装物由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在每次施药后回收,定期集中进行深埋处理,实现无害化回收处理率达100%;其他废弃物集中堆放后,定期统一处置。 2.5 推进生产结构转型升级 2.5.1 推广高效耕作模式 加强种植模式标准化的研究,建立并推广区域性农作物种植标准模式,规范农用化学品投入。加强稻田养鸭等生态综合种养技术推广,优化农田生态系统。开展稻鸭共育20hm2,放养鸭180只/hm2,利用鸭在水稻田间活动进行除草控蘖灭虫,鸭粪还田,减少化肥、农药和鸭饲料的使用量,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2.5.2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调整“一稻一麦”种植结构,结合环湖大道旅游开发,种植绿肥紫云英66.7hm2,发展“一稻一肥”种植,提高耕地养分,培肥地力;利用红花草等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一三产融合发展。 2.5.3 推进品牌创建工作 结合庐江县开展的专用品牌粮食试点,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示范区生产者签订基地订单生产和收购协议,形成生态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强化示范区“三品”认证,打造品牌效益,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性。示范区正积极申报无公害产品认证。 2.6 开展示范区水质监测评估 安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相关研究团队对示范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进行监测评估。合理设置监测点,科学取样检测分析,一是监测分析示范区化肥、农药去向和利用率;二是监测分析示范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的成效;三是监测分析示范区生物拦截工程的成效;四是监测分析示范区内农业面源污染的其他影响因素,如降水、生活污水等。跟踪监测分析肥药双控、生态拦截等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 3 取得的成效 3.1 肥药双减成效显著 3.1.1 化肥减量增效 一是秸秆还田和配方肥示范平均施用复合肥较上年减少75kg/hm2,下降11.1%,累计减少化肥投入5.5t。二是有机肥替代示范,使用有机肥替代减少施用复混肥300~375kg/hm2,累计替代减少化肥投入10t。三是缓控释肥示范,减少尿素75kg/hm2,累计减肥0.25t。 3.1.2 農药减量控害 平均化学农药投入较上年减少465g/hm2(折纯,下同),较上年下降36.0%,累计减少化学农药投入0.074t。生物农药用量1500g/hm2,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用量825g/hm2,分别较对照增加750g、375g,示范区生物农药使用覆盖率达100%,化学农药的利用率达38.5%。 3.2 农田废弃物得到有效的回收处置 3.2.1 农作物秸秆 通过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示范区内的小麦、水稻秸秆全部实行全量还田,利用率达100%,不仅培肥了地力,而且杜绝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 3.2.2 农药包装 示范区对农药包装袋(瓶)实行统一回收处置,各类农药包装袋(瓶)回收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3.3 绿色生态初显成效 通过对项目区肥药双减、稻田缓冲带、生态拦截及循环利用等措施的综合运用,有效净化农田尾水,使之达标排放。据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11月在示范区各监测点的取样检测,各施肥处理区水体中农药残留和营养物质含量统计结果如下: 3.3.1 水体农药残留 各监测点水体农药残留浓度分别为:有机肥区378.9ng/L、缓控释肥区78.5ng/L、圩外河流54.9ng/L、排灌站51.7ng/L、稻鸭共育区22ng/L、生态塘21.1ng/L。 3.3.2 水体总氮含量 由表1可知,控释肥区水体中总氮较配方肥区下降12.75%,稻鸭共育区水体中总氮较配方肥区下降19.95%,综合技术示范区水体中总氮较配方肥区下降20.83%,有机肥区水体中总氮较配方肥区下降22.30%。 3.3.3 水体总磷含量 由表1可知,控释肥区水体中总磷较配方肥区下降24.5%,综合示范区水体中总磷较配方肥区下降51.96%,稻鸭共育区水体中总磷较配方肥区下降70.59%,有机肥区水体中总磷较配方肥区下降71.57%。与配方肥区相比,综合技术示范区和有机肥区水体总氮降低明显,稻鸭共育区和有机肥区水体总磷降低明显,其中有机肥区化肥减量化效果最好。稻鸭共育区本年度水中农药检出浓度相对其他种植区较低,说明农药使用量明显低于其他种植方式,生态塘(沟渠)对田块排水中农药消减作用明显。 3.4 集成可推广应用的技术模式 3.4.1 “一创”模式 即创新耕作制度,变传统单“一稻-麦”种植制度为“稻鸭—绿肥”立体高效种植制度,促进了种植可比效益的提升,提高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3.4.2 “两减”模式 一是化肥减量替代模式,即以测土配方施肥为基础,前茬作物秸秆实行全量还田,培肥地力,按照肥料用量精准化理念推广配方肥、施肥品种改良化理念推广新型肥料、作物养分有机化理念推广有机肥,全面减少化肥的用量;二是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模式,即以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为基础,以统防统治为抓手,开展杀虫灯诱杀、性诱剂捕杀和共生动物取食等物理和生物防治,降低病虫发生基数,做到达标防治,防治药剂全部为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全面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 3.4.3 “三循环”模式 一是构建“秸秆还田变肥”的农作物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二是构建“农田排水—生态拦截—农田用水”的水肥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是构建生态农业“高技术—低污染—高品质—高收入”的效益良性循环体系,形成生态链、价值链、产业链循环发展的区域中循环。 4 对策建议 4.1 强化资金投入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内容多、资金投入大,为确保形成长效投入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和成本内部化原则,明确种养殖主体的污染治理投入责任,形成政府扶持、农民主体、社会联动、市场化运行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多元化投入机制。县整合增粮规划田间工程项目、水稻高产创建与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等,在坚持项目资金使用渠道不变的基础上,将项目资金集中投放示范区,共同打造亮点。 4.2 强化政策扶持 加强政府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扶持政策,创新政策机制,保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理想成果。在示范区范围内,加大对生产者购买使用配方肥、缓控释肥、商品有机肥的补助;并对秸秆还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设置稻田缓冲带、稻鸭共育、连片种植红花草等给予补贴。 4.3 强化宣传培训 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治理举措、示范区建设意义的宣传力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深入进行动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培训班、现场会等形式,对示范区内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及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区域内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 参考文献 [1]朱奎峰.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9(18).134-135. [2]陈为,朱小娇.浅析我国南方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04).133-136. (责编:张宏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