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常州市稻虾共作效益及对策建议 |
范文 | 李妍 李杰 季美娣
摘 要:近年来,常州市加快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因地制宜示范推广稻虾共作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以提高种稻复合收益。该文通过对2017—2019年常州市连续稻虾共作模式调研和效益比较,分析了其存在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产品销路不畅、技术掌握不全面、品牌优势不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强化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技术指导、完善营销模式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稻虾共作;效益;问题;对策建议;常州市 中图分类号 S511;S966.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8-0033-03 江苏省常州市温光水土资源丰富,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有较好的基础。近年来,常州市根据省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围绕市场需求导向,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生态”发展目标,在有条件、有基础、有技术、有经验、有市场需求的地区,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稻田综合种养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提高种稻复合收益,其中应用面积最大的是稻虾共作模式。 1 生产概况 稻虾共作是指通过对稻田进行一定的田间工程改造,合理放养一定数量的龙虾,在水稻生产中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量,5—6月捕捞1季龙虾,留存亲虾自繁自育自养作翌年苗种,实现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绿色高效生产方式。稻虾共作模式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只在移栽水稻时施用少量基肥,有利于稻田减肥减药、除虫控草、中耕增肥和环境增绿,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多收、稳粮增效”,促进了稻田生态系统的优质、稳产、绿色、高效发展[1-2]。2017—2019年常州市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迅速,溧阳、金坛先后被列为省级稻田综合种养试点县,通过建立高质量的基地和组织技术培训与观摩活动,带动了稻虾共作模式的应用,稻虾种养面积稳步扩大。 2 效益分析 2.1 不同年份的成本及效益 2017年调查稻虾共作面积26hm2,2018年33hm2,2019年59hm2。据调查分析(表1、表2),稻虾共作的生产效益均比稻麦周年生产效益高。2017年稻虾共作总收入78930元/hm2,总成本66120元/hm2,净效益12810元/hm2,比全市稻麦周年增加7530元/hm2;2018年稻虾共作总收入61125元/hm2,总成本52740元/hm2,净效益8385元/ hm2,比全市稻麦周年增加6180元/hm2;2019年稻虾共作总收入68220元/hm2,总成本30150元/hm2,净效益38085元/hm2,比全市稻麦周年增加35760元/hm2。2017年稻虾共作总收入最高,主要是因为第1年龙虾销售价格高,虾稻米销量好;2017年稻虾共作总成本最高,主要是因为第1年成本投入较大,成本含环形沟、防逃网、外围网、电站、水泵、虾苗、龙虾捕捞网等;2019年稻虾共作净效益最高,主要得益于连续稻虾共作后,第3年成本下降、基本设施投入大幅下降、虾苗来自于自有虾塘、经营主体技术提高、龙虾产量增加等。 2.2 不同地点的成本及效益 选取4个不同地点的稻虾共作模式开展调查,因管理方法、经营水平等差异,近3年连续稻虾共作不同地点生产效益差异较大。由表3可知,4个调查地点总成本26040~82275元/hm2,总收入44895~99750元/hm2,纯效益-1650~42315元/hm2。其中2017年连续稻虾共作不同地点效益高的达到28200元/hm2,低的只有-360元/hm2,相差28560元/hm2;2018年连续稻虾共作不同地点效益高的达23805元/hm2,低的-1650元/hm2,相差25455元,2017年和2018年均出现了亏本现象;2019年连续稻虾共作不同地点的效益较为平均,均可达30000元/hm2以上,高的达42315元/hm2,低的33360元/hm2,差距缩小到8955元/hm2。 2.3 不同经营主体的成本及效益 选取4个典型经营主体的稻虾共作模式,因管理方法、经营水平等差异,2017—2019年连续稻虾共作生产效益差异较大。由表4可知,兴农旺和西塘3年均有效益,平均效益分别达27600元/hm2和22920元/hm2,主要得益于技术掌握到位,龙虾产量高,与常州瑞和泰等超市、公司、客户的订单合作等,同时有“轿巷”虾稻米品牌,实现了稻米的品牌销售,虾稻米平均售价16~20元/kg,是大面积水稻价格(2.7元/kg)的5.9~7.4 倍[3];宏伟效益相对较差,前2年连续亏损,主要是由于产出的稻米价格较低,仅售价7元/kg,没有实现优质优价,同时龙虾产量低;2018年社渚也出现了亏损,主要是由于龙虾发病率高,导致收入大幅下降。 3 存在问题 3.1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稻虾综合种养基础设施需开挖环形沟、配套田间道路、加高田埂、拉电(水泵),购置防逃设施、种苗、饲料、药、龙虾捕捞网等物资,部分丘陵山区水资源缺乏,缺乏先进的优质稻虾米加工机器设备,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缺乏财政扶持。 3.2 产品销路不畅 近年来,各地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发展迅猛,少数农户盲目扩大规模,龙虾产量大但售价不稳定,部分产品没有固定市场和客户,短期内销售难度大,成品虾还存在长途运输保鲜问题,导致部分经营主体生产效益不明显,甚至出现亏本现象。 3.3 技术掌握不全面 稻虾综合种养需同时掌握种植和养殖技术,单一的生产技术水平均较高,但缺乏种养结合技术复合型人才,技术服务跟不上,影响产量和收益。例如:开沟比例过大、老龙虾塘自留虾苗比较多、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技术规范等。 3.4 品牌优势不突出 稻蝦综合种养品牌少,优势不明显,在第4届江苏好大米评比中,没有获得江苏十佳稻田综合种养大米,品牌打不响,竞争力不强。再加上没有实行优质优价政策,部分大米售价等同于普通大米,虾稻米优质优价无法体现,导致经济效益无法提升。 4 对策建议 4.1 强化科学规划 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作用。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特点,围绕市场需求,引导农户适度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防止盲目扩大,导致市场“卖难”现象;引导农户发展多种形式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如:稻鸭共作、稻蟹共作、稻蛙共作等;坚持先试后推的原则,在试验示范成功并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发展规模;充分利用微博、电视、报纸、QQ、微信等媒体平台,加强典型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4.2 加大政策扶持 稻田种养结合模式涉及挖渠开沟、设施建设、苗种购置等,前期资金投入远高于传统大田作物生产,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必要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现有补贴的基础上,加大公共财政向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者倾斜,对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并对引进本地的实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或人才给予政策支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对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的农户给予贷款和农业保险支持。 4.3 加强技术指导 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推广等部门的优势,开展协作攻关,积极开展稻田综合种养试验研究,制定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规程和地方标准。定期组织大专院校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实地技术培训、现场观摩、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服务活动,促进全市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让从事稻田综合种养的经营主体充分掌握种养技术,培育既懂种植又懂养殖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减少生产风险,提高生产效益。 4.4 完善营销模式 探索有效联结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经营模式,培育覆盖“产、供、加、销”的联合体。加强品牌培育,力求培育出1~2个在江苏省叫得响的稻田综合种养产品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以品牌提效益。同时,加强市场信息服务,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龙虾销售市场,积极推进农超对接、“互联网+稻米”等销售模式,实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确保优质稻米优价出售,最终实现全市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化融合发展[4]。 参考文献 [1]回良玉.“四项坚持”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J].中国农业信息,2009(6):4-5. [2]王强盛,韦琮,薄雨心,等.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绿色效应与发展途径[J].中国稻米,2019,25(3):11-14. [3]刘云飞,孙敬东.稻田综合种养典型模式比较分析及配套关键技术[J].北方水稻,2018(5):53-55. [4]毛虎根,仲嘉,欧婷.常熟市稻田综合种养现状及今后發展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19(2):20-21. (责编:徐世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