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毕节卷烟厂虫害风险源评价体系的建设及应用效果
范文

    张帆 敖国红 余祚 苏晨阳

    

    

    

    [摘 要]虫害控制是烟草行业日常的一项重要工作,毕节卷烟厂通过卷烟加工过程虫害风险源评价体系建设及试运行工作,对不同的风险源进行等级管理,定期更新各个虫源隐患点及相应风险态势等级,提高了防虫的反应速率及防虫效果,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卷烟虫害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烟草甲虫;卷烟生产;风险源评价;虫源隐患

    [中图分类号]S41-35 [文献标识码]A

    烟草甲虫是世界范围内一种重要的烟草害虫,对烟草仓储和卷烟生产环节具有重大的危害。全世界每年受到烟草甲危害的贮藏烟叶损失,保守估计大约在1%,全国每年烟叶重量损失率大约为1.64%,烟叶损失总量大约为62.3万担。因此虫害控制是烟草行业日常的一项重要工作;一部分的企业虫害控制措施还停留在单纯依靠大面积、高频次使用化学药剂对烟草甲虫等进行“灭杀”;部分企业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但是预防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车间虫情已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仍然坚持全面化学防治,不能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问题,浪费人力物力;部分企业空调、除尘管道积尘、生虫,长期不清洗治理,虫源得不到根本解决,通过通风系统形成感染。

    本项目通过在毕节卷烟厂建立烟叶卷烟加工过程虫害风险源评价体系,对烟叶仓储及卷烟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虫害风险源进行分析,评估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对不同的风险源进行等级管理,做好危机预防工作,采取措施防范、降低、消除风险,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卷烟虫害事故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

    1.1 风险识别

    对烟叶卷烟加工过程所有环节虫害风险源进行排查与识别,虫害风险源识别的信息来源:

    诱捕器虫情检测

    虫源隐患点排查

    往期虫害事故案例

    相关文献资料及报道材料

    1.2 虫源隐患风险态势评估

    1.2.1 模型构成。虫源隐患风险态势评价模型包含两部分:分别为虫情风险态势L1以及虫源隐患风险指数L2。

    1.2.2 虫情风险态势L1。根据虫情密度,對各区域本周期内虫情态势进行评价,虫情风险态势分为5级,划分方法如下:

    以储丝房1#储柜为例,其位置对应诱捕器1个,本周上虫数量为12,风险指数已达严重的5级。

    1.2.3 虫源隐患风险指数L2

    1.2.3.1 单个虫源隐患点根据危险性分为5级,划分方法如下:

    1.2.3.2 单个虫源隐患点根据检查结果,将危害程度分为5级,划分方法如下:

    1.2.3.3 根据《虫源隐患清单》抽查结果,确定本区域虫源隐患风险指数L2。

    虫源隐患风险指数L2=危险指数*危害指数。

    以储丝房1#储柜为例,抽查隐患点位于储柜底部,发现虫源隐患点,其隐患点距离物料在1m以内,危险指数为2。检查发现有大量虫源滋生,其危害指数为5。故其虫源隐患风险指数为2×5=10。

    1.2.3.4 各区域风险指数? ?为抽查点虫情风险指数L1与虫源隐患风险指数L2两个中较高的一个。

    故此区域风险指数取L1(5)和L2(10)中的10。

    1.2.3.5 根据本区域风险指数,将个点危险指数对各区域本周期内虫源隐患风险态势进行评价,虫源隐患风险态势分为5级,划分方法如下:

    1.2.4 各区域按照每周一次的频率统计、更新各区域虫源隐患风险态势评价表,如风险等级发生相应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1.2.5 统计好各区域虫源隐患风险态势评价表后,各区域负责人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并进行安排、落实。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7年车间各区域虫情统计分析

    虫情数据由毕节卷烟厂生产管理科提供,通过对2017年车间虫情分析可知,虫情主要集中在储丝房、制丝大厅、卷包大厅、掺配间等区域,这些区域特点主要为环境温湿度较高、接触原料时间长、卫生死角多等,有利于烟草甲虫的生长发育。

    2.2 隐患点评价

    自2018年6月-7月,对毕节卷烟厂上述储丝房、制丝大厅、卷包大厅、掺配间进行了虫源隐患点评价体系的试运行工作。

    以储丝房为例,负责人每周进行一次例行检查与评价,统计几个代表性隐患点的风险态势变化情况,并根据风险态势等级进行相应处理措施,以配电柜底部这一虫情隐患点为例,6月22日经检查虫源隐患风险态势达到较重等级,负责人当即将情况反馈给相应主管领导,随即安排人员于6月23日进行了重点虫情部位配电柜、线槽的烟尘清理、虫源排查工作,最终将储丝房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虫源隐患风险态势评价的车间试运行,实时更新各个虫源隐患点及相应风险态势等级,重点做好高风险态势隐患点/区域的防虫工作;这样避免了目前无重点的全面治理导致的人力物力浪费,提高了防虫的反应速率及防虫效果,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卷烟虫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建华,袁良月.烟草甲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08(09).

    [2] 柳琼友,顾丁,陈文龙.烟草甲的防治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7(05).

    [3] 吕建华,马丹,苏新宏,等.三种非化学防治方法对烟草甲的控制作用[J].中国烟草科学,2016(05).

    [4] 刘军.充氮气调对烟草甲的防治效果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 2016(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