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林木种苗生产及培育技术
范文

    宋春红

    林木种苗众多,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分类,不同的种苗,用不同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培育,不同的生产方案进行管理,才能保证种苗茁壮成长,保证种苗质量。

    一、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1、种源管理

    在准备林木育苗时,亟待解决的是高质量种子来源问题,种子应品种优良,遗传基因良好,适合当地的天气气候,土壤情况等。种源地的选择应能充分反映树种的主要遗传变异。确定种源时,要据《产地试验方法的标准法》,至少要收集5个产地种源,进行种源对比實验,了解种内的一般地理变异模式和大小,为栽培地点初选出优良的种源。确定了种源,要对种源进行筛选净化,去除表面上不饱满的,有明显坏点的等不合格种子,保证种子的出芽率,这一步尤为重要。剔除不合格的种子后,要对种子进行简单的加工。加工要根据不同的种子采取不同的方法,晾晒确保种子水分达到储存要求,储存时要注意防潮、防虫、防鼠等,保证种子在存放时质量不受到影响。

    2、播种管理

    在节气来临,气温合适时,要对种子进行播种。播种时要对种子进行杀菌消毒,把种子培育在合适的环境中催芽,保证出芽率。播种时要控制种子量,过多过少都不利于种苗成长。种子成功出芽后,这时要移入苗床进行培土,再盖上一层粘草保暖,使弱苗快速成长。

    为了确定不同种源要苗期的差异,培育出所需要的苗木,要进行苗床试验。苗床试验时,要注意种源产地相同的应在同一苗床中培育,种子的处理、播种技术、管理措施都应保持一致。试验记录种子发芽势,苗木封顶率和封顶期、子叶与真叶数目、分枝性与针叶长短,以及抗病害能力等。

    3、弱苗管理

    弱苗时期,指的是种子播种后发芽期和移入苗床的集中成长期。在种子发芽阶段,要测量温度和湿度,记录发芽情况。当发芽率达到70%以上,可以把苗床上的粘草全部移除,此时,弱苗开始疯狂的成长,真正到了苗期管理。这一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苗期病害管理。刚进入苗期时,幼苗还很娇嫩,对虫害疾病几乎没有抵抗能力,要注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发生虫病害救治不理想时,要坚决将其拔除,以防虫病害传播。

    (2)苗期水份管理。“有收无收在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肥管理是培育优质苗木的关键环节。苗期成长快,对温度、水分要求高,特别要保证足够的水分。要定期进行浇水,但要控制浇水量,不能过多,否则可能有烂根情况发生。施肥时要“三看原则”。看天施肥,气温适中苗木生长快,需肥量大。看地施肥,根据不同土质选择合适化肥,宜浅不宜深。看苗施肥,不同的树种对肥料的需求不同,根据苗木生长规律和需肥情况进行。

    4、苗期的季节差异

    夏季阳光强烈,长时间的照射会造成幼苗生长缓慢,这时需要幼苗上方铺设遮阳棚。秋季,要追加养份补充磷钾肥,以增加树体积累,提高细胞液浓度,从而增强树木的越冬能力,并为来年生长和发育打好基础。要注意的是,不施或少施氮肥,如氮肥施入过量,会造成苗木秋季枝条旺长,木质化程度低,从而导致抗寒能力下降。进入冬季,从气候环境上来说,幼苗进入休眠期。这一时期的管理是苗木安全越冬和来年长势好坏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要对幼苗采取防寒、保暖措施,控制好温度。

    二、林木种苗的生产管理

    林木种苗培育完好后,就要对对造林的林地进行选择,要对土壤做简单平整,方便后期管理。确定好造林的土地后,根据种苗大小挖好相应尺寸的树坑。后可以根据种苗直径大小进行分类,种植到相应的树坑中。 种植时要保护好种苗根部的完整性,使根须有一点的展开,不要过度的挤压,最后对树根进行浇灌,给予充足的水分,保证成活率。

    苗木移栽后,要进行造林实验。这一阶段要观测:苗木成活率、生长量、物候期、形质指示、病虫害、气候危险以及生理生化、材性分析等。根据实验选择出适宜当地土壤和气候的苗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

    幼林的成长管理一般每年的五月份左右,幼林的林地中会杂草众生,这时,要集中的进行除草,顺带的对土壤翻松。十月份还需再进行这样的操作,以利用幼林的快速成长。期间,还要根据雨水情况,进行浇灌、剪枝等。幼苗成熟前,每年都需要进行除草、土壤的翻松工作。

    林木成才后,往往要进行采伐更新。在采伐前,应当进行调查和设计,掌握清楚林区的树木总体生长状况、林木的质量、数量等情况,然后制定精准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有效实施的采伐方案;采伐时,向采伐人员清楚的交底,按照日采伐量进行,避免出现伐错和超伐的情况。有必要的生态采伐,要做到采伐与造林工作相适应,保证森林资源的长期增长姿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的措施

    林木市场形成初期,对林木种苗要求不高,只要移种植后能保证成活即可。而随着市场的饱和,竞争开始激烈,保证成活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为此要顺应市场提高林木质量,才能生存下去。

    需加强育苗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围绕育苗方法、抚育管理、病虫害、农药化肥安全使用等定期开展培训、提高育林员的整体素质。实行种苗入市检验制度。在林木大市,有条件的可以成立专门检验机构,如不能成立,可以委托林业部门检验。检验包括:种苗的根系生长态势测定,地径是否粗壮,是否有病虫害等。检验不合格的不能流入市场。检验部门会同林业专家制定准入机制,检验标准等,从流通环节上保证质量。在育苗繁育上下功夫,形成良好竞争。在良苗培育中,要建立一套繁育制度,保持良种的基因特点,开展培育实验,进行改良,繁育出高质量的种苗。

    随着造林绿化的推进,造林已进入攻坚阶段,迫切需要品种多样、抗逆性强的良种壮苗。城乡绿化、经济林、工业原料林迫切需要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适应性强的林木种苗,林木种苗生产供应已由数量保障向质量效益转变。

    (作者单位:83001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林木种苗管理站)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