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一种行人通过人行道时警示系统的设计方案
范文

    范月明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这无疑给民众的出行带来巨大的方便。然而随着汽车越来越多,也带来了空气污染和道路拥堵等难解之题。为此,限号出行成为了一个必要且有效的缓解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中。这使得我们可以尽可能保证交通畅通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每一位公民的自由驾车行驶权利。然而,驾车行驶权利被充分尊重还有一个前提就是,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和各种法律规定,否则势必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本文研究了一种行人通过人行道时警示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行人;人行道;警示系统;设计方案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4.136

    1 引言

    为了使得交通过程中弱势的一方——行人的生命财产权益得到充分的保证,法律法规对“行人通过人行道时机动车必须礼让”做了严格的规定。其中,《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公安部123号令中规定:“对机动车行经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处罚款200元,记3分;机动车辆行经斑马线应主动礼让行人。而在实施的过程中,目前的重要路口斑马线附近,均已经安装了摄像头,用于对人行道“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进行抓拍。这些工作充分且有效的保证了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是,对于交通过程中,尤其是民众出行的高峰时段,行人与机动车之间的矛盾总是显得十分突出。很多时候,由于时间的仓促以及视线被遮挡的原因,机动车驾驶员无法及时发现通过人行横道的行人,这势必造成紧急刹车的现象出现。而在交通高峰期,行驶的车辆较多,这无疑大大地增加了机动车撞伤行人和机动车“追尾”事故发生的概率。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事故的发生,不仅导致民众的安全及财产受到损失,还会使得本就拥堵的交通更加不堪重负。

    运用科技手段完善交通设施。在人行道路口设置智能提示设备。通过科技手段(如智能捕捉系统)识别准备通过或正在通过的行人,然后以警示灯的方法提示驾驶员目前有行人通过,请及时减速,礼让行人。并且还应设置警示灯,使得驾驶员可以在较远的地方得到提示——前方有人行道,请放慢车速,注意行人,缓慢通过。这将大大降低机动车与行人、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同时也能有效降低驾驶员被抓拍罚款的概率。

    2 人行道行人警示系统设计

    2.1 系统构成

    系统由行人探测传感器和控制器(安装于路边和路中的灯杆上)、警示爆闪灯(安装于路中的灯杆上)组成。

    2.2 系统设计

    路两边的灯杆上安装传感器和控制器,如图1所示。当行人进入行人探测区(图1蓝色部分)即认为行人开始过马路。当行人从图1上方进入人行道时,道路上半部爆闪灯亮,提示驾驶员有行人即将通过马路,请注意及时停车避让行人,否则可能导致被违法抓拍。当行人从图1下方进入人行道时,道路下半部爆闪灯亮,提示驾驶员有行人即将通过马路,请注意及时停车避让行人,否则可能导致被违法抓拍。也可以设置为只要有行人进入人行道,所有爆闪灯全部爆闪模式。当行人探测区的行人走出探测区后,继电器断开。

    3 系统各工作单元组成

    3.1 工作原理

    采用220V市电给直流电源供电,输出12V给传感器供电。爆闪灯由太阳能蓄电池供电。传感器输出为常闭结点,将其串联于直流12V直流电源上。当直流电源得电时,如果被探测区没有行人,则探头输出结点闭合,继电器线圈得电,继电器常闭结点断开,时间继电器线圈不得电,继电器触点断开,警示灯处于熄灭状态。当探测区有行人时,传感器输出结点断开,继电器线圈失电,继电器触点闭合,延时继电器线圈得电,触点闭合,爆闪灯得电闪烁。当行人走出探测区后,探头常闭结点恢复闭合状态,继电器线圈得电,触点断开,延时继电器线圈失电,触点延时断开。

    3.2 工程實施

    使用3根灯杆,路两边各1根,路中间1根。路两边或为无臂灯杆,或为单臂灯杆。使用一个探头时即为无臂灯杆,使用2个探头,为单臂灯杆。探头、电源、继电器安装于金属电气箱内,装在灯杆上。市电从灯杆内通过,并进入电气箱。爆闪灯控制线从电气箱进入灯杆,然后经过道路(开槽穿管)进入路中间的灯杆内。路中间为无臂灯杆或者双臂灯杆(优先考虑无臂灯杆),爆闪灯安装在灯杆上(灯杆上可焊接一张金属灯座)。并将爆闪灯控制线进入爆闪灯。

    4 小结

    本方案解决了城市交通人行道行人通过时有设备自动警示驾驶员的问题。行人探头采用图像识别和红外识别两种模式,准确率高。方案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是当前十分可靠的技术模式。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