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
范文 | 王巨波 摘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在现阶段我国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这也是每个企业在新历史发展时期实现做强、做大、做久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应当竭尽全力付诸实践的一项历史任务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意义时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这是党中央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而提出的新要求,是每个企业在新历史发展时期实现做强、做大、做久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应当竭尽全力付诸实践的一项历史任务和社会责任。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广泛蔓延,正给经济实体带来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从经济发展赖以资源环境支撑的内在联系角度分析,这对于原已凸现的生态环境遭致严重破坏、能源资源日益匮乏的深层矛盾,变得更加复杂、更为尖锐。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视角来探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问题,对于促进经济建设进程具有一种永续的“持久性”和“连续性”,进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树立尊重自然法则的资源观 追溯人类社会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文明演进过程——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及至当今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历史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协调,是力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永恒命题。对此,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基于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的自然观念、价值取向,以及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所发生的观念形态的变革,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往往是迥然不同的。这突出地表现在对人与自然界的“价值判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从哲学范畴讲,有一个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界“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认识论路径;从科学领域看,又联系到一个在经济活动过程怎样把握“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资源环境保护指标”的行为方式选择。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不可违拗。也许下列这个案例能启示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一点——20世纪70年代,国家鉴于解决贵州茅台酒长期供不应求的矛盾,曾在较大地域范围组织过一次颇具规模的“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如果说,在贵州省以外的其他地方进行的这个试验不能获得成功,仍可从生产原料、酿造工艺、知识技能等方面找出客观原因的话,那么,茅台酒厂自身所做的生产试验——在仅仅距离茅台镇不足70公里的遵义市办试验厂,生产原料(包括大曲、水、做酒窖的泥)、生产设备、操作工人、技术人员等,全都从茅台酒厂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生产过程也严格按照生产茅台酒的酿造工艺流程,花了10年的功夫,也没有生产出品质品味风格和茅台酒原产地域一样的地道产品;个中奥秘,就只能从“自然法则”来解析了。 “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了茅台酒”——这是已为生产实践验证的科学结论。 从“自然法则”认识,茅台酒原产地域不可复制的资源环境,以及基于这个资源环境所形成的独特酿造工艺,以及产自赤水河流域的生产原材料(糯高粱和小麦),实际上已构成了不能割裂的有机整体。 就传统白酒生产所采取的传统固态发酵蒸馏法工艺流程而言,它是一种开放式的自然发酵过程,依靠的是自然环境和气候,利用的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群系,并非简单的纯种系微生物;而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群系的生长、繁衍和驯化,又直接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让人们不得不依据“天人合一论”的理念,去探寻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究天人之际”。 在中国哲学“生成论”的思想体系中,不管是始于老子的看重“自然”一面的“道生万物论”,还是源于孔子的看重“人文”一面的“天生万物论”,殊途同归,其实都是在追溯一个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本源。 按照儒、道两家的哲学观点,都讲自然界的本源与万物(包括人)之间客观存在的一种“生成”与“体用”关系,即自然界万物都是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存在,并通过功能、作用而显示其存在。从“生成”关系说,茅台镇这个资源环境,不但是一个具有“生命”、而且能够不断创造新的“生命”的有机整体。打个形象的比喻:茅台酒就像生长在茅台镇这个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里的“参天大树”,它的根、干、枝、叶及果实,与滋养它生成的土壤、水源、气候、阳光、空气等息息相关的条件,实质上是一个生命有机整体,而不是二元对立式的两个世界。 我国哲学界学者曾就理解“天人合一论”探讨过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的“价值关系”,并得出这样的判断: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但人绝不是可以随意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主宰者”。人类凭借其文化创造、科学技术创造的智慧与能力,应成为一个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目的的“德性主体”;而不该变成一个强调“自我为中心”,视自然界为“非我”和“他者”,以控制和征服自然为目的的“知性主体”。站在这个立场上,人类在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的同时,必须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保护自然的义务和责任。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倍受崇尚的时代。生态文明观的提出,体现了人类基于深刻反思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反思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所取得的重大进步。实现这一历史性跨越,诚然远远地超出了一般认识论和实践行为的范畴,但寻根溯源,都与必须尊重自然法则的自然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了这一认识论的导向,就难以于从人类文化、人文价值的深层面去思考我们所面临的能源资源危机,也无从到达生态文明的理想彼岸。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开发观 勿庸讳言,人类谋求生存与发展需要通过开发资源环境以获取生产资料,但如前所叙,此种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不是随心所欲、毫无节制的“掠夺”。换言之,必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开发观,统筹考虑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既要立足于满足现实社会生活所提出的物质文化需求,又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预留下充裕的满足未来需求的空间。 这是一个需要勇气和理智才能承认的现实: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依赖资源环境作支撑,并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作代价才能获取到的成果。 从宏观方面看:在20世纪及此之前的100多年间,占世界总人口15%左右的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工业化,但这一经济发展进程却几近消耗了占世界60%的能源和50%的矿产资源。 从微观方面说,资料表明,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在持续多年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付出了过大的代价。如2006年,我国GDP总量约占世界5.5%的比重,但所消耗的重要能源资源比重却比世界水平高出很多——消耗能源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消耗钢3.88亿吨(占世界的30%),消耗水泥12亿吨(占世界的54%)。 有经济学家就全球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认为:在本世纪及至未来更长的历史时期内,占世界人口85%左右的发展中国家将会亦步亦趋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这意味着,全世界又要进入一个能源资源大消耗的历史新阶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国民经济发展指导方针从过去的“又快又好”改变为“又好又快”,绝非仅仅是用字顺序的简单变化,而是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与准确把握,是一种发展经济指导思想的高度升华。科学发展观提纲挈领、切中实质的概括——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这一根本性变化的深刻诠释与体现。 可以认为,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资源环境开发观,涉及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内容——必须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按照经济学家比较一致的观点,资源和环境,是一个“复合系统”。它在为社会经济系统提供生存的生命支持、物质能量资源、接受废弃物、创造宜人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世界银行研究就表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财富创造的主要来源,即是自然资源、产品资产和人力资源。经济学家因此而将资源环境定义为:能够向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提供一系列服务的“复合性资产”。 根据这个观点,通常所谓的“资源优势”,就不仅仅是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天然来源”的自然资源优势,而包括着人力资源、产品资产、知识技能、无形资产及资本等资源优势。 由此可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资源环境开发观,是实施资源环境优势向经济比较效应优势转化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推进其转化过程的一种原动力。 从这个角度分析认识问题,我们要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是要从根本上提升整个环境资产的服务能力;而要做好这项工作,站在决策者的立场,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 首先,必须在思想上明确,不能把可再生资源的可能耗竭和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状态,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不能认为资源环境问题必然存在着“先恶化、后改善”的规律,更不能对种种掠夺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听之任之。 我们不应该回避这样一种令人堪忧的现状:迄今为止,在某些地区或某些企业,由于决策者缺失正确的“政绩观”,仍然在那里为牟取一方、一己、一时的局部经济增长效应,继续“急功近利”地对资源环境采取“有水快流”、甚至“竭泽而渔”的开发利用方式。 客观地说,此类违背自然法则和经济规律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深层原因,即是上级对下级工作成绩的考核,往往是以经济增长指标作为衡量的依据。这无疑助长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意识,忽略或轻视资源环境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比较理性的。听说,奥地利有一种叫“乌金煤”的矿产,被国家列为“禁采”的不可再生资源;有些发达国家宁肯花钱进口石油或天然气,却对本国的自然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其理由显而易见:由于现今对这些物质资源的利用价值的认识还未达到更深层面,过早地开发,除了会使资源失去对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价值作用之外,还可能导致在资源过度消耗及浪费的同时,与日俱增地形成废弃物返回环境,造成环境被恶化污染的极大隐患。资料显示,我国不可再生资源的全国平均开发利总回收率仅为30%-50%,比发达国家要低10%-20%。 “再大的树也无法长上天去”。在看待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的问题上,国际著名竞争力理论创始人迈克尔·波特曾说过,“在影响战略的诸多因素中,强烈的增长欲望可能是最危险的”。他认为,增长应该是把事情做好后的顺带结果,本身不值得作为一个刻意追求的目标。有时候,强烈的增长欲望恰恰是损害企业行为的根源。 可以断言,一个缺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资源环境开发观的地区或企业,往往,问题的根源出自于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由是,也不可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走出多远。 整合资源构建比较经济效应优势 强调树立基于科学发展观导向的资源环境开发观,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构建具有强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比较经济效应优势,推进企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向影响经济实体发展的多层面蔓延的时候,显得更为紧迫与重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两面性。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危机中也有商机,关键在于企业如何认识与把握。我们讲整合资源环境优势以构建企业比较经济效应优势,是指要使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一种具有主导资金流向、引领消费潮流的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比较经济效应优势形成,原动力来自于企业能在应对危机与挑战的逆境中强化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论述“动荡时期的管理”时指出:一个动荡的时期是危险的时期,但它最大的危险就在于诱使你否认现实。但是,对那些能够理解、承认和利用现实的人来说,一个动荡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大好机会的时期。他认为,“在动荡时期,一个组织必须要能够经受住突如其来的打击,又能够充分利用突然出现的机会,这就意味着在动荡时期,基本要素必须得到管理,并且是得到有效的管理。” 事实上,任何一个经济实体,都生存和运营在两个不同的时段——今天和明天。企业总是要在管理好今天的同时,必须面向明天和未来对“不确定性”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 因为,对企业而言,无论是原已具有的基础规模实力,还是拥有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知识技能,都是一个可变的“动态体系”。也就是说,企业今天拥有的资源环境优势,基础规模实力优势,科技知识及技能优势,人力资源优势,都有可能在明天或未来的某个时段转变为相对“劣势”。促使此种转化的“诱因”,往往就在于企业(特别是其决策者)对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外部环境,缺少一种“居安思危,居危思变”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致对包括生态资源、资本结构、未来成本、人力资源、产品质量、品牌资产、营销网络,以及当前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内的基本要素,缺失一种有效控制的战略管理。 就白酒和啤酒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30年间所出现的发展,并非完全是建立在企业内在发展能力得到根本性提高的基础之上实现的发展,而更多的是主要依赖于自然急剧增长的市场消费需求所带来的规模扩张效应。这在产业进入相对理性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减弱,原已显现或隐含潜在的供大于求的矛盾,必然演化成为一种“同质化”惨烈竞争。 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广泛波及经济实体的市场背景下,倘若生产企业还未树立起一种面向“不确定性因素”的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思想,不深入研究市场,不适应需求变化,不重视结构调整,不能以技术先进、质量一流、安全可靠、市场畅销的产品去引领市场、引领需求,引领消费,就很难在逆境中捕捉到商机,更不可能在逆势中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 企业有两大功能,一为“创新”,二为“销售”。如同德鲁克所言,“创新,是唯一能造就一个持续和健康发展的经济(使经济不在发展过程中‘休克)的工具。”以创新的理念来重新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寻找到自身发展的亮点,瞄准自身的目标市场,突出自身的差异化优势,是企业化解危机和破解“不确定性因素”,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到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新境界的最佳选择。 建立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品牌资产管理体系、质量安全法规体系、社会监督举报体系,恪守“质量诚信、经营诚信、价格诚信、推介诚信”,全力推进企业构建“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利用共赢”价值分享体系,既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内容,也是强化应对危机和“不确定性因素”的重要战略举措。 切实提高执行力,把上述各个方面的工作做细、做深、做到位,是每个企业及其管理者在危机与挑战面前,应当具有的一种态度,一种作风,一种毅力,一种精神,一种品格。 在中国啤酒行业,茅台啤酒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新品牌;但,同时也是一个凭借自身拥有世界一流设备技术领先优势,以健全、完善、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作支撑,敢以自身的优秀品质、独具差异化品味风格和茅台品牌价值创造力的“利剑”,直插中国高档啤酒消费领域“软肋”的品牌。 有鉴于此,2009年伊始,我们就明确提出了“三个不动摇”的战略管理思路:坚持打造高端战略品牌的路线不动摇,坚持打造经济效益型企业的方向不动摇,坚持打造企业优秀员工队伍的思想不动摇。决心以一种高度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不断地推进企业在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要在国内啤酒市场塑造起一个以超凡脱俗的产品质量、独树一帜的品味风格、严格的质量检验监测保障为鲜明标志的茅台啤酒品牌形象。 可以这样说,茅台啤酒自投产、入市运营近七年来,始终不渝地履行了茅台品牌“酿造高品位的生活”的使命,践行着“质量诚信”的价值观取向,恪守住茅台啤酒生产绝不添加酒精、香精、色素等任何外来物质成分的“铁律”,赢得了业内外同行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同。 茅台啤酒能够在三鹿奶粉食品事件成为举世关注的食品安全危机的背景下,于2008年成功获得欧盟权威质量检测机构的认准,有40万箱产品销往素称“世界啤酒王国”的欧洲市场,及至今年初又与港澳地区签订40万箱产品销售合同,以确凿的事实证明: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产品质量都是品牌和企业的生命线。坚守住了这条生命线,企业就能做到底气十足,就能从容应对突如其来的任何风险与挑战。 建设以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致力于积蓄和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这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一个深切体会。 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从敬畏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征途上,再回归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传统伦理道德轨道的文明史。因为,经济发展的曲折进程已使人类清醒地意识到,自然界的资源是很有限的,而人的智慧力量才是无限的资源。只有人力资源才是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宝贵资源和后劲优势之所在。 得人才者,得天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世界各国对人才这个战略性资源的争夺也将会随之而越来越激烈。就我国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分布状态来看,在经济发达地区,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成就的人才,相对集中,流动频率也比较高;而经济不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企业却普遍面临人才匮乏,尤其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奇缺的严重困难。 前人龚自珍有句诗写得好——“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面对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严竣挑战,我们始终坚信:以“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广阔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博达胸襟,创业引人,情感涵人,“借脑”育人,机制励人,事业留人,一定能够在人力资源领域成功地开创和蔚成一个创新型人才如雨后春笋般辈出的崭新局面。 作者系贵州茅台集团啤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