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费-托合成反应进展 |
范文 | 蔡源 杨福兴 薛丽君 孙宏顺 曲广淼 汤立新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与石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费-托合成燃料基本不含硫、氮和芳烃,是环境友好的液体燃料。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通过费-托合成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对于解决油品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费-托合成;液体燃料;进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2.014 1 引言 费-托合成首先于1923年,由德国科学家Frans Fischer和Hans Tropsch共同提出。该反应指的是由煤、天然气、生物质转化而来的合成气(CO与H2)作为原料,在特定的催化条件下,最终得到烃类物质[1](如图1)。而作为产物的有机化合物包含烷烃、烯烃、多元醇等多种类别,这也正是费-托合成反应的重要特点。同时,由于产物清洁环保且不含硫、芳香族化合物及氮氧化物等物质,较常规的石油基原料,更符合今后发展的趋势。 石油基原料的大力开发,有力的促进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常年的开采,石油资源日益枯竭,但对能源的需求却与日俱增,因而石油替代品、清洁燃料化学品等研究受到各国重视,费-托合成正是如此。针对我国多煤、少油、缺气的特点,该反应将从煤等原料转化而来的合成气,高效转化为液体化工原料和燃料,符合国情因而兼具经济及应用价值,是解决我国环境和能源安全问题的一剂良药。费-托合成反应产物遵从Anderson-Schulz-Flory(ASF)分布,主要包含各类烷烃、烯烃以及含氧化合物,但同时也会发生诸如水煤气、积碳等副反应。正因如此,费-托合成研究的重点之一便是开发能突破ASF分布规律,最大化目标产物选择性的新型催化剂。虽然所有Ⅷ族金属都能算是费-托合成的活性组分,但针对具体的催化特点,能应用于商业生产的还只有Ru、Co、Fe、Ni四種金属。而这四类金属中,由于Ni的甲烷选择性过高,而Ru又属于贵金属,真正适合工业生产的也只有Co基和Fe基两类催化剂。其中Co基催化剂在目标产物为重质烃馏分油时有明显优势,与此同时该类催化剂还有着活性高、稳定性强、长链烃选择性高和水煤气反应活性低等多种优点。针对负载型催化剂,适宜载体的选择,也是提升性能的关键所在。 2 费-托合成反应机理 表面碳化物机理由费-托反应的发现者Fischer和Tropsch在1926年首先提出,如图2所示。该机理认为:反应过程中合成气与催化剂接触时,CO在催化剂的活性位表面吸附解离,碳氧键断裂形成活化的碳,碳原子与金属形成M-C,此时碳原子逐级加氢形成CH-、CH2-、CH3-等中间活性物种,随着活性物种的积累和碰撞,不同数量的活性碳原子聚合形成不同链长度的烷烃和烯烃,这很好地解释了实验过程中烃类的产生机理,但却无法对含氧化合物和支链烃的出现做出合理的解释。尽管当时实验的数据有力地支持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但伴随热力学的发展却被发现与热力学数据存在较大偏差,但这并不妨碍表面碳化物机理成为经典FT反应机理[2]。 图3为费-托合成烯醇机理示意图,该机理认为费-托合成反应中CO被催化剂的活性位吸附活化,与发生均裂的H2结合生成烯醇络合物HCOH,不稳定的烯醇络合物发生聚合失水生成C-C键,其中的一个碳与金属的M=C打开加氢,实现碳链的增长。链终止时,若此处的烷基化的羟基碳烯醇直接聚合则生成醛类物质,更多的是因脱去羟基而生成烯烃,若进一步加氢则生成醇类或烷烃。对于传统的费-托合成反应能够较好地解释支链产物的形成和含氧化合物的形成,但是忽略了表面碳化物机理在链增长中的作用。 CO插入机理认为CO插入H-M键,从而进一步生成甲酰基,若加氢的则生成桥式亚甲基物种,再脱水可生成碳烯和甲基,CO插入的次数决定了链长,最终加氢就能得到不同的烃类产物(如图4)。该理论能解释反应过程中出现的支链烃类和含氧化合物等常规产品,但不能解释支链产物的形成。 费-托合成反应机理主要包括:反应物的吸附活化、碳链引发、碳链增长、碳链终止、产物的脱附、产物的再吸附活化与二次反应,产物包含C1-C60+,均遵循Anderson-Schulz-Flory(ASF)分布,表达式为: log 其中n表示的是产物中所含的碳原子数,Wn为碳原子数为n的产物占总产物的重量分数,α表示链增长几率。通过以log(Wn/n)对n作图求得斜率和截距,便可得α值。费-托合成碳链增长几率与产物选择性的关系如图5所示。 若以Wn-α作图,可得到不同碳数的有机烃类对应的α值。由于α的大小易受反应条件及催化剂等影响。参照上图,为了得到更多的低碳烯烃,α通常被控制在0.5左右。 3 费-托合成反应工艺 费-托合成分为高温合成工艺和低温合成工艺。高温合成工艺常采用铁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300~350℃,产物为C1~C15范围内的轻质烷烃、轻质烯烃和其他含氧化合物,特点是甲烷选择性高,适用于轻质烃和汽油的生产。低温合成工艺中铁基和钴基催化剂均有应用,反应温度为200~240℃,产物为重质油,如燃料油、润滑油和石蜡等,适用于清洁柴油和煤油的生产。 自费-托合成工业化以来,由于其反应体系十分复杂,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反应器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在反应器的设计和选型中,其生产能力、产物性质、传热效率和成本都是关键因素。目前而言,在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反应器有固定床反应器、浆态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其都有各自不同的适用情况和优缺点[3]。 图6为固定床反应器示意图,该反应器的优点有:易于操作;催化剂和液体产物易分离;抗毒性强。固定床反应器也有不少缺点:反应器设计复杂,制造昂贵;气体压缩成本高;反应管束承受的应力大;催化剂需要定期更换,维护成本高。 图7为浆态床反应器示意图,浆态床反应器的优点有:气体压缩成本低;催化剂可在线更换且所需量小;等温性能好和催化剂不易积炭。其缺点有:传质阻力大,易导致催化剂表面H2/CO比增大,致使重质烃选择性降低。 流化床反应器分为循环流化床和固定流化床,分别如图8和9所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优点有:产能高;催化剂装卸容易和及时再生;开车时间长和热效率高。其缺点有:装置成本高;操作流程复杂;催化剂积碳现象严重。固定流化床反应器由于其床层空间大,冷却效率高等优点,可提高反应转化率。 4 结语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能源需求与石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石油基液体燃料的使用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费-托合成是通过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高温高压反应合成液体燃料。其合成产品中基本不含硫、氮和芳烃,是环境友好的液体燃料。通过费-托合成将煤炭等资源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对于解决油品短缺以及缓解我国能源结构安全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昊.费托合成含氧化合物生成机理的探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8. [2]常杰,腾波涛,白亮.Fischer-Tropsch合成中的CO活化机理[J].煤炭转化,2005,28(02):1-6. [3]舒歌平,史士东,李克健.煤炭液化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186-25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