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在岗培训—电厂生产人员培训的新思路
范文

    钱琳轶

    摘 要:电厂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生产人员需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知识。目前,电厂生产人员的培训大多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这种培训方式虽然能起到一定效果,但也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有的师傅怕教出来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在传授技能时有所保留;教授的知识全凭师傅的经验决定,存在片面性;同一岗位的徒弟由不同师傅培养,所学到的技能可能具有差异性;培训管理部门很难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考核。在岗培训是通过结构化的培训方式,标准化的培训内容,让员工掌握安全操作设备所必需的各種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生产人员; 在岗培训;现状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目前,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比比皆是,培训课程大多是管理类的培训,针对基层技能人员的培训凤毛麟角。如何搞好生产人员的培训,一直是困扰培训部门的一大难题。目前大多数电厂生产人员的培训仍采用“师傅带徒弟”这种培训方式进行,师带徒这种培训方式操作起来简单,但缺乏系统性,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部门很难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考核,同一岗位员工因为带的师傅不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岗培训是开展电厂生产人员培训的一个新思路,将在岗培训应用到生产人员的培训上,会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二、萨拉齐电厂培训现状

    萨拉齐电厂现有正式员工234人,生产岗位人员144人,占职工总数的62%,生产人员大多是招录的新毕业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从零基础开始培训,培训难度大,对培训工作的要求也更加迫切。萨拉齐电厂一直以来对员工培训较为重视,但培训工作的效果与培训的投入相比并不理想。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产人员的培训方式、内容单一,很少做到理论知识联系现场实际,内容空洞,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受训人员一时难以做到消化理解,甚至存在流于形式的行为;生产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工学矛盾突出;有的生产人员认为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培训工作依赖于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和其它方式;还有的人员虽然意识到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培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我们开展员工培训工作主要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立足于萨拉齐生产现状及人员特点,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析培训的现状,采取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培训,特别是生产人员的培训。

    在岗培训是通过结构化的培训方式,让员工掌握安全操作设备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三、在岗培训的结构

    在岗培训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师带徒或在岗、在职培训,它是一种事前经过策划的结构化的岗位技能培训,这是在岗培训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岗培训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培训人员与岗位要求的差距分析、选拔和培训指导老师、制定在岗培训的培训资料、跟踪培训效果。

    1差距分析:在岗培训的培训需求由基于实际需求而进行的差距分析的方式取得,分析培训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所在岗位的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由差距分析找出培训人员应该培训内容,这样才能有针对的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2选拔和培训指导老师。有的师傅可能工作经验很丰富,但没有相关的授课经验和授课技巧,培训效果不理想。在岗培训的培训指导老师经过选拔和专门培训,培训统一的在岗培训运作流程及授课技巧后方能实施培训,保证了授课的效果。

    3制定在岗培训资料。培训资料由一位在岗培训指导老师编写,由数位岗位操作人员共同研讨,这样形成的培训资料确保了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相同的岗位使用标准化的培训资料,保证了培训效果的统一性。

    4跟踪培训效果,制定工作任务清单对受训人的培训情况进行跟踪考核。杜绝了以往师带徒培训效果反馈不及时的弊端。在跟踪过程中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进行改进,使在岗培训在动态管理中得以完善。

    没有人比在岗位上实际操作的专家更熟悉本岗位的操作技巧,由他们来编写并教授本岗位的培训课程最为合适。在岗培训的目标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培训结果可追溯和可监控决定了它会比传统的师带徒方式有更可控的学习效果,有助于那些优秀的经验迅速地在组织中传播。

    四、在岗培训的实施可分十个步骤进行

    在岗培训可以分为十个步骤进行。在岗培训的实施需要很多人的参与和配合才能完成,主管领导需要经常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进行关注以提高大家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培训管理部门、部门经理、培训员要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培训指导老师在培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选拔、培训的指导老师负责编写所培训岗位的培训资料,并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与部门经理、培训员共同对培训效果进行监督。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培训指导老师担负的责任重大,从培训教材的编写到培训的组织实施,都要由培训指导老师完成,所以在岗培训指导老师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的好坏。

    第一步:成立在岗培训组织机构。厂部成立在岗培训领导小组,成员由厂部领导和各部门经理组成,组织机构的成员要充分领会在岗培训的目的和实施步骤,这样才能组织好本部门的在岗培训工作。各实施部门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确定关键人员及其职责分工,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在岗培训。

    第二步:由项目小组制定培训工作计划。根据培训工作计划推进在岗培训的实施,工作计划要定时间、定项目、定责任人,定费用,根据培训工作计划开展在岗培训的实施。

    第三步:进行差异分析。各个项目小组要根据本部门人员工作现状,对比岗位职责及岗位技能要求,找出目前人员状况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根据差距制定本部门的岗位培训方案。

    差异分析在整个在岗培训的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否进行准确的差异分析,决定了在岗培训培训资料的编写工作。按照岗位工作需求,确定员工已经掌握的技能,以及需要进行再培训的领域,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才能保证员工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第四步:选拔培训在岗培训指导老师。培训指导老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对培训指导老师的选拔要严格进行。选拔培训指导老师要以工作能力、表达能力、在员工中的威信等多角度进行考量。选拔出培训指导老师后还要对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学习在岗培训运作流程和教授技巧为主,经过培训后的指导老师,掌握了培训技巧、授课技配,遵循同样的指导原则和培训顺序对培训人员进行培训,以达到培训效果的一致性。

    第五步:制定在岗培训资料。培训内容由多位同岗位的师傅共同讨论确定,再由经过选拔的培训指导老师整理、编制本岗位的培訓资料。在岗培训与师带徒培训不同之处在于在岗培训使用的是标准化、统一的培训资料,而师带徒完成是个人经验的传授。培训指导老师按编制的培训资料进行培训,在这种标准化的培训下,所有的受训人员按照标准的内容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在动态的培训过程中得以纠正。

    第六步:制定在岗培训实施计划。培训指导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量体裁衣”,不同的培训对象制定不同的培训实施计划。因培训人员技能水平的差异所制定的培训计划、内容也是不同的,通过自选式学习方式,培训可以视需要分阶段进行,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保证了受训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学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技能知识,避免了以往集中培训授课内容一致性的弊端。

    第七步:签订在岗培训培训合同。培训如果没有任何的考核监督,往往就流于形式,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培训指导老师和学员签署培训合同,明确培训指导老师和学员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奖罚机制。这对于培训指导老师和学员来说既有了动力也有了压力,双方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才能很好的完成培训工作。

    第八步:实施在岗培训。在岗培训需要培训指导老师一边完成本职工作,一边完成培训计划中的课程内容。这对培训老师来说无疑是一项更大的挑战。因此在在岗培训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在岗培训指导老师和受训人员的付出,还需要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参与和支持,以确保在岗培训培训计划得以顺利完成。厂内要提供政策支持,提供培训资源,部门内要尽量为培训创造条件,协调好工作安排,不能因生产任务等因素影响培训计划的完成,也不能因为培训工作而耽误了日常工作。

    第九步:在岗培训效果考核。培训指导老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培训内容制定工作任务清单,每一阶段的培训结束后,由在岗培训指导老师和培训员一起,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只有学员全部达到考核要求后方能实施下一阶段的学习。考核全部通过后学员才能独立进行岗位操作。培训效果的考核贯穿于培训的始终。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厂长也要不定期参与到阶段性考核过程中,以提高培训指导老师和学员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培训任务。

    第十步:培训实施过程中内容的纠正。学员完成所有的培训内容并通过所有的阶段考核,并不代表培训就圆满结束。各级人员要随时关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通过分析给予纠正,在教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使在岗培训内容更加全面,运作流程更加规范,使指导老师的教授技巧不断提高,使在岗培训课程内容得以动态维护不断完善。

    五、实施在岗培训的作用

    实施在岗培训不但可以系统的对受训人员进行培训,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而且能在电厂内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其作用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1有效地支持了电厂生产人员能力的快速提升

    经过在岗培训有针对性的、“量体裁衣”式的培训,使受训人员学习到自己短缺的知识,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地学习技能操作知识,并具备独自上岗的能力。相同的岗位按统一的培训内容进行培训,保证了岗位培训内容的一致,避免了以往师带徒授课内容的不确定,有效地支持了电厂生产人员能力的快速提升,为电厂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在电厂中形成浓厚的工作学习氛围

    在岗培训不仅使新员工的操作技能快速提升,也让实施培训的指导老师有了一种全新的工作体验,使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对多年来工作内容有了新反思,他们所得到的提升实际比学员还大。通过制定在岗培训课程方案,系统的对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加以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与管理水平。在岗培训的收益者不仅仅是受训人员和培训指导老师,它带动了整个电厂学习氛围的形成。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才能不被淘汰,不论是学员、老师、还是班组的其它成员,他们在工作中体会到了不进则退的道理,这种压力带来了学习的动力。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在岗培训不仅是操作技能的传授,更为企业创造了比、学、赶、超浓厚的学习氛围,员工自愿的学习要比强加于他的学习效果好的多,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能激发员工自我成才的动力。

    3在岗培训将个人技能转变为组织技能,实现企业知识管理

    培训资料的编制过程就是把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形知识形成书面化的共享知识的一个过程。在岗培训教材编写,通常是由一位在岗培训指导老师编写,由数位岗位操作人员共同研讨,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隐性知识和经验(即每个人的技术专长)都被挖掘出来作为电厂的知识以共享和延续,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取长补短,不但全面了自身的技术专长,而且形成了标准的岗位培训内容,这些优秀的操作技能实践在培训中不断验证及固化,其过程中形成的岗位课程方案、工作任务清单、培训资料也成为代代相传的无形财富。这无疑是企业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4在岗培训为企业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技师队伍

    通过对培训指导老师的选拔和培训,不断挖掘电厂中既懂技术又能授课的培训老师,使他们在选拔和培训中不断提升自已的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在编制培训课程方案时对自身的技能水平又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全面、固化了自已的业务知识,行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培养了一支业化的技师队伍。

    有效的培训不仅对企业员工自身素质提升、个人职业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企业生产效率、技能水平以及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培训是电力行业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特别是在人才队伍建设高要求的情况下,培训工作更显重要。结构化的在岗培训只是实现培训目的特定手段,而培训方式本身并不是目的。在岗培训项目的推进实际上是一种工作思路的转变,即是否视技能培训为工作的一部分,是否视员工技能提升为组织绩效改进的一部分。对于电厂来说在岗培训能够很好解决人员培训的问题,应对提升员工能力方面的管理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晓红,何蕾.对发电企业综合产业岗位培训的几点看法[J].电力职工教育培训,2006(03).

    [2]李忱.特大型电力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6(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