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河床冲淤及水位变化特点分析 |
范文 | 周成成+黄召彪+熊小元+余新明 摘 要:根据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荆江河段实测水沙、河道冲淤等实测资料,统计并分析了蓄水以来荆江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及水位变化特点。分析指出,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河段来沙量大幅减少,总体冲刷量较蓄水前有所增大,且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与航道条件密切相关的枯水河槽以上的滩地部分冲刷也有所增大;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砂卵石河床段、临近城陵矶的荆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较小,而紧邻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较大。 关键词:三峡工程 荆江 河床冲淤 水位变化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但是,三峡水库的蓄水将改变坝下游河段的来水来沙条件,引起长距离的河床冲刷及水位下降,航道条件与河床冲刷关系密切。荆江河段为长江干流重点浅滩水道密集的河段,自身演变较为复杂,且受三峡影响最早最直接。因此,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河床冲淤及水位变化特点显得尤为重要。 概况 荆江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起枝城,下迄洞庭湖出口处的城陵矶,全长约347.2km,以藕池口为界,分上、下荆江。荆江北岸有支流沮漳河入汇,南岸沿程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已于1959年建闸控制)分流入洞庭湖,洞庭湖又集湘、资、沅、澧四水于城陵矶处汇入长江,构成非常复杂的江湖关系,见图1。 上荆江为微弯河段,多弯曲分汊,长约171.5km。枝城至江口段为低山丘陵区向冲积平原区过渡的河段,两岸多为低山丘陵控制,河岸稳定。下荆江上起藕池口,下迄洞庭湖出口处的城陵矶,全长约175.7km。历史上,下荆江蜿蜒曲折,易发生自然裁弯,河道摆动幅度大,为典型的蜿蜒型河道。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下荆江经历了中洲子(1967年)、上车湾(1969年)两处人工裁弯以及沙滩子(1972年)自然裁弯,使其河长缩短了约78km。裁弯工程实施后,因下荆江不断实施河势控制工程与护岸工程,河道摆动幅度明显减小,岸线稳定性得到了增强。目前下荆江已成为限制性弯曲河道。 总体冲淤变化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受人类活动、来沙减少、江湖关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荆江河段河床总体上呈冲刷状态,据统计,1957-2002年上荆江枯水河槽累计冲刷量为43099万m3,平滩河槽累计冲刷量为43823万m3;下荆江枯水河槽累计冲刷量为9825万m3,平滩河槽累计冲刷量为17397万m3。上荆江冲刷幅度大于下荆江,其中上荆江冲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而下荆江则表现为滩槽均冲的格局。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上游来沙大幅减少,荆江河段冲刷幅度较建库前明显加大,据统计(见表1),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8年间,上荆江枯水河槽冲刷20532万m3,平滩河槽累计冲刷量为21045万m3,下荆江枯水河槽冲刷21235万m3,平滩河槽累计冲刷量为23431万m3。 由此可见,三峡建库后荆江河道河床冲刷量明显增大,呈现滩槽均冲的状态,从总体看冲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但是上荆江枯水河槽以上的滩地部分冲刷占总冲刷量的比例从蓄水前1.6%提高至蓄水后8.9%,下荆江枯水河槽以上的滩地部分冲刷也占了整个平滩河槽冲刷量的21.6%,因此三峡工程蓄水后,荆江河段总体表现为冲刷强度增大,且与航道条件密切相关的枯水河槽以上滩地部分冲刷量也较大。 需要指出的是,三峡水库下游河床在达到新平衡状态之前的非平衡调整过程中,由于来沙减少,总体表现为长距离长时段的河床冲刷,这固然能够增加受冲河段的过流面积,但航道水深与过流面积并没有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而是取决于河槽的冲刷部位与航槽位置是否一致。 对于枯水河槽中航槽部位的冲刷,无疑对于航道条件的改善十分有利,如宜都浅区和枝江下浅区的改善。但是对于航槽以外区域的枯水河槽、平滩河槽或洪水河槽的冲刷,并不一定有利于航道条件改善,相反,一些有利岸滩边界条件的冲刷会恶化通航条件,如整治前,太平口水道三八滩及腊林洲滩体的冲刷给北汊进口杨林矶边滩提供了更大的淤展空间,其通航条件更加恶化;又如窑监河段乌龟洲洲体及头部低滩的冲刷,致使汊道进口呈现多槽分流的格局,整治前航道条件极差。此外,河床冲刷造成水位下降问题对砂卵石河段航道条件影响较大,如芦家河、枝江-江口段,在近年来枯水流量增加的情况下,水位仍然处于下降,由于浅区河床难以冲刷下切,航深处于恶化之势。 因此,水库下游清水冲刷对航道条件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类似情况在其它建库河流也有发生,如汉江襄樊~利河口段在丹江口水库建成后,虽然枯水流量增加,但航道的通航标准并没有较大提高,航深和通航保证率仍维持建库前的水平。 水位变化 由于河床冲刷下切,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洞庭湖出流顶托作用及河床地质不同的影响,沿程水位下降幅度有所差别,总体上位于荆江河段上端的砂卵石河床段、临近城陵矶的荆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较小,而紧邻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较大。 1、枝城水位变化 枝城站水位在枯水流量为5000m3/s下自1975-1980年期间开始有所降低,1987-1991年期间较1980-1987年期间降低约0.7m,此后水位下降趋缓,1991年至三峡工程运用前水位基本稳定。 根据三峡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0年期间)枝城站同流量下水位的变化(表2)可知,2010年与2002年相比,荆江河道进口枝城站在流量为20000m3/s时下降幅度较大,下降的数值约0.70m,枯水5000m3/s时累计下降0.26m。而流量在40000m3/s以上该站水位略有抬高。 2、沙市水位变化 在枯水流量为5000m3/s下1975-1980年期间(裁弯后)较1957-1966年期间(裁弯前)约下降1.3m,1980年以后受葛洲坝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水位又呈下降的趋势,至1993年水位下降约1.2m;沙市站水位在平滩流量下1975-1987年间(裁弯后)较1957-1966年间(裁弯前)约下降1.0m,此后1987至1998年间水位保持基本稳定。 根据三峡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0年期间)沙市站同流量下水位的变化(表3)可知,2010年与2002年相比,沙市站流量在5000m3/s时水位下降幅度较大,约1.06m。 3、监利水位变化 近几十年来受螺山同流量下城陵矶水位不断抬高的影响,监利站水位未呈现单一变化的趋势。在枯水流量5000m3/s下1966-1975年水位较1957-1966年期间降低约0.7m,1975-1980年水位略有回升约为0.2m。此后至1998年水位基本稳定,1998年后受河段冲刷量加大影响,水位有所下降。 选择湖区出流流量为5000m3/s一定时,分析2003年、2005年、2008年以及2009年监利站水位流量:根据2003-2009年城陵矶流量一定时监利站水位流量关系(见图2)可知,流量在6000m3/s 时,该站水位下降约0.37m;流量在10000m3/s 时,该站水位下降约0.22m,流量在20000m3/s 以上时,该站水位略有下降。 结语 三峡建库后荆江河道河床冲刷量较蓄水前明显增大,呈现滩槽均冲的状态,冲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且滩地部分冲刷占总冲刷量的比例也有所提高; 水库下游清水冲刷对航道条件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对于枯水河槽中航槽部位的冲刷,对于航道条件的改善十分有利,但是对于航槽以外区域河槽的冲刷,有可能会恶化通航条件;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洞庭湖出流顶托作用及河床地质不同的影响,沿程水位下降幅度有所差别,总体上位于荆江河段上端的砂卵石河床段、临近城陵矶的荆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较小,而紧邻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较大。 (作者单位: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本项研究由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科技专项资助。) 摘 要:根据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荆江河段实测水沙、河道冲淤等实测资料,统计并分析了蓄水以来荆江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及水位变化特点。分析指出,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河段来沙量大幅减少,总体冲刷量较蓄水前有所增大,且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与航道条件密切相关的枯水河槽以上的滩地部分冲刷也有所增大;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砂卵石河床段、临近城陵矶的荆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较小,而紧邻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较大。 关键词:三峡工程 荆江 河床冲淤 水位变化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但是,三峡水库的蓄水将改变坝下游河段的来水来沙条件,引起长距离的河床冲刷及水位下降,航道条件与河床冲刷关系密切。荆江河段为长江干流重点浅滩水道密集的河段,自身演变较为复杂,且受三峡影响最早最直接。因此,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河床冲淤及水位变化特点显得尤为重要。 概况 荆江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起枝城,下迄洞庭湖出口处的城陵矶,全长约347.2km,以藕池口为界,分上、下荆江。荆江北岸有支流沮漳河入汇,南岸沿程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已于1959年建闸控制)分流入洞庭湖,洞庭湖又集湘、资、沅、澧四水于城陵矶处汇入长江,构成非常复杂的江湖关系,见图1。 上荆江为微弯河段,多弯曲分汊,长约171.5km。枝城至江口段为低山丘陵区向冲积平原区过渡的河段,两岸多为低山丘陵控制,河岸稳定。下荆江上起藕池口,下迄洞庭湖出口处的城陵矶,全长约175.7km。历史上,下荆江蜿蜒曲折,易发生自然裁弯,河道摆动幅度大,为典型的蜿蜒型河道。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下荆江经历了中洲子(1967年)、上车湾(1969年)两处人工裁弯以及沙滩子(1972年)自然裁弯,使其河长缩短了约78km。裁弯工程实施后,因下荆江不断实施河势控制工程与护岸工程,河道摆动幅度明显减小,岸线稳定性得到了增强。目前下荆江已成为限制性弯曲河道。 总体冲淤变化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受人类活动、来沙减少、江湖关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荆江河段河床总体上呈冲刷状态,据统计,1957-2002年上荆江枯水河槽累计冲刷量为43099万m3,平滩河槽累计冲刷量为43823万m3;下荆江枯水河槽累计冲刷量为9825万m3,平滩河槽累计冲刷量为17397万m3。上荆江冲刷幅度大于下荆江,其中上荆江冲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而下荆江则表现为滩槽均冲的格局。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上游来沙大幅减少,荆江河段冲刷幅度较建库前明显加大,据统计(见表1),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8年间,上荆江枯水河槽冲刷20532万m3,平滩河槽累计冲刷量为21045万m3,下荆江枯水河槽冲刷21235万m3,平滩河槽累计冲刷量为23431万m3。 由此可见,三峡建库后荆江河道河床冲刷量明显增大,呈现滩槽均冲的状态,从总体看冲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但是上荆江枯水河槽以上的滩地部分冲刷占总冲刷量的比例从蓄水前1.6%提高至蓄水后8.9%,下荆江枯水河槽以上的滩地部分冲刷也占了整个平滩河槽冲刷量的21.6%,因此三峡工程蓄水后,荆江河段总体表现为冲刷强度增大,且与航道条件密切相关的枯水河槽以上滩地部分冲刷量也较大。 需要指出的是,三峡水库下游河床在达到新平衡状态之前的非平衡调整过程中,由于来沙减少,总体表现为长距离长时段的河床冲刷,这固然能够增加受冲河段的过流面积,但航道水深与过流面积并没有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而是取决于河槽的冲刷部位与航槽位置是否一致。 对于枯水河槽中航槽部位的冲刷,无疑对于航道条件的改善十分有利,如宜都浅区和枝江下浅区的改善。但是对于航槽以外区域的枯水河槽、平滩河槽或洪水河槽的冲刷,并不一定有利于航道条件改善,相反,一些有利岸滩边界条件的冲刷会恶化通航条件,如整治前,太平口水道三八滩及腊林洲滩体的冲刷给北汊进口杨林矶边滩提供了更大的淤展空间,其通航条件更加恶化;又如窑监河段乌龟洲洲体及头部低滩的冲刷,致使汊道进口呈现多槽分流的格局,整治前航道条件极差。此外,河床冲刷造成水位下降问题对砂卵石河段航道条件影响较大,如芦家河、枝江-江口段,在近年来枯水流量增加的情况下,水位仍然处于下降,由于浅区河床难以冲刷下切,航深处于恶化之势。 因此,水库下游清水冲刷对航道条件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类似情况在其它建库河流也有发生,如汉江襄樊~利河口段在丹江口水库建成后,虽然枯水流量增加,但航道的通航标准并没有较大提高,航深和通航保证率仍维持建库前的水平。 水位变化 由于河床冲刷下切,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洞庭湖出流顶托作用及河床地质不同的影响,沿程水位下降幅度有所差别,总体上位于荆江河段上端的砂卵石河床段、临近城陵矶的荆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较小,而紧邻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较大。 1、枝城水位变化 枝城站水位在枯水流量为5000m3/s下自1975-1980年期间开始有所降低,1987-1991年期间较1980-1987年期间降低约0.7m,此后水位下降趋缓,1991年至三峡工程运用前水位基本稳定。 根据三峡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0年期间)枝城站同流量下水位的变化(表2)可知,2010年与2002年相比,荆江河道进口枝城站在流量为20000m3/s时下降幅度较大,下降的数值约0.70m,枯水5000m3/s时累计下降0.26m。而流量在40000m3/s以上该站水位略有抬高。 2、沙市水位变化 在枯水流量为5000m3/s下1975-1980年期间(裁弯后)较1957-1966年期间(裁弯前)约下降1.3m,1980年以后受葛洲坝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水位又呈下降的趋势,至1993年水位下降约1.2m;沙市站水位在平滩流量下1975-1987年间(裁弯后)较1957-1966年间(裁弯前)约下降1.0m,此后1987至1998年间水位保持基本稳定。 根据三峡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0年期间)沙市站同流量下水位的变化(表3)可知,2010年与2002年相比,沙市站流量在5000m3/s时水位下降幅度较大,约1.06m。 3、监利水位变化 近几十年来受螺山同流量下城陵矶水位不断抬高的影响,监利站水位未呈现单一变化的趋势。在枯水流量5000m3/s下1966-1975年水位较1957-1966年期间降低约0.7m,1975-1980年水位略有回升约为0.2m。此后至1998年水位基本稳定,1998年后受河段冲刷量加大影响,水位有所下降。 选择湖区出流流量为5000m3/s一定时,分析2003年、2005年、2008年以及2009年监利站水位流量:根据2003-2009年城陵矶流量一定时监利站水位流量关系(见图2)可知,流量在6000m3/s 时,该站水位下降约0.37m;流量在10000m3/s 时,该站水位下降约0.22m,流量在20000m3/s 以上时,该站水位略有下降。 结语 三峡建库后荆江河道河床冲刷量较蓄水前明显增大,呈现滩槽均冲的状态,冲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且滩地部分冲刷占总冲刷量的比例也有所提高; 水库下游清水冲刷对航道条件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对于枯水河槽中航槽部位的冲刷,对于航道条件的改善十分有利,但是对于航槽以外区域河槽的冲刷,有可能会恶化通航条件;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洞庭湖出流顶托作用及河床地质不同的影响,沿程水位下降幅度有所差别,总体上位于荆江河段上端的砂卵石河床段、临近城陵矶的荆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较小,而紧邻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较大。 (作者单位: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本项研究由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科技专项资助。) 摘 要:根据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荆江河段实测水沙、河道冲淤等实测资料,统计并分析了蓄水以来荆江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及水位变化特点。分析指出,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河段来沙量大幅减少,总体冲刷量较蓄水前有所增大,且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与航道条件密切相关的枯水河槽以上的滩地部分冲刷也有所增大;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砂卵石河床段、临近城陵矶的荆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较小,而紧邻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较大。 关键词:三峡工程 荆江 河床冲淤 水位变化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但是,三峡水库的蓄水将改变坝下游河段的来水来沙条件,引起长距离的河床冲刷及水位下降,航道条件与河床冲刷关系密切。荆江河段为长江干流重点浅滩水道密集的河段,自身演变较为复杂,且受三峡影响最早最直接。因此,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河床冲淤及水位变化特点显得尤为重要。 概况 荆江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起枝城,下迄洞庭湖出口处的城陵矶,全长约347.2km,以藕池口为界,分上、下荆江。荆江北岸有支流沮漳河入汇,南岸沿程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已于1959年建闸控制)分流入洞庭湖,洞庭湖又集湘、资、沅、澧四水于城陵矶处汇入长江,构成非常复杂的江湖关系,见图1。 上荆江为微弯河段,多弯曲分汊,长约171.5km。枝城至江口段为低山丘陵区向冲积平原区过渡的河段,两岸多为低山丘陵控制,河岸稳定。下荆江上起藕池口,下迄洞庭湖出口处的城陵矶,全长约175.7km。历史上,下荆江蜿蜒曲折,易发生自然裁弯,河道摆动幅度大,为典型的蜿蜒型河道。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下荆江经历了中洲子(1967年)、上车湾(1969年)两处人工裁弯以及沙滩子(1972年)自然裁弯,使其河长缩短了约78km。裁弯工程实施后,因下荆江不断实施河势控制工程与护岸工程,河道摆动幅度明显减小,岸线稳定性得到了增强。目前下荆江已成为限制性弯曲河道。 总体冲淤变化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受人类活动、来沙减少、江湖关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荆江河段河床总体上呈冲刷状态,据统计,1957-2002年上荆江枯水河槽累计冲刷量为43099万m3,平滩河槽累计冲刷量为43823万m3;下荆江枯水河槽累计冲刷量为9825万m3,平滩河槽累计冲刷量为17397万m3。上荆江冲刷幅度大于下荆江,其中上荆江冲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而下荆江则表现为滩槽均冲的格局。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上游来沙大幅减少,荆江河段冲刷幅度较建库前明显加大,据统计(见表1),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8年间,上荆江枯水河槽冲刷20532万m3,平滩河槽累计冲刷量为21045万m3,下荆江枯水河槽冲刷21235万m3,平滩河槽累计冲刷量为23431万m3。 由此可见,三峡建库后荆江河道河床冲刷量明显增大,呈现滩槽均冲的状态,从总体看冲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但是上荆江枯水河槽以上的滩地部分冲刷占总冲刷量的比例从蓄水前1.6%提高至蓄水后8.9%,下荆江枯水河槽以上的滩地部分冲刷也占了整个平滩河槽冲刷量的21.6%,因此三峡工程蓄水后,荆江河段总体表现为冲刷强度增大,且与航道条件密切相关的枯水河槽以上滩地部分冲刷量也较大。 需要指出的是,三峡水库下游河床在达到新平衡状态之前的非平衡调整过程中,由于来沙减少,总体表现为长距离长时段的河床冲刷,这固然能够增加受冲河段的过流面积,但航道水深与过流面积并没有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而是取决于河槽的冲刷部位与航槽位置是否一致。 对于枯水河槽中航槽部位的冲刷,无疑对于航道条件的改善十分有利,如宜都浅区和枝江下浅区的改善。但是对于航槽以外区域的枯水河槽、平滩河槽或洪水河槽的冲刷,并不一定有利于航道条件改善,相反,一些有利岸滩边界条件的冲刷会恶化通航条件,如整治前,太平口水道三八滩及腊林洲滩体的冲刷给北汊进口杨林矶边滩提供了更大的淤展空间,其通航条件更加恶化;又如窑监河段乌龟洲洲体及头部低滩的冲刷,致使汊道进口呈现多槽分流的格局,整治前航道条件极差。此外,河床冲刷造成水位下降问题对砂卵石河段航道条件影响较大,如芦家河、枝江-江口段,在近年来枯水流量增加的情况下,水位仍然处于下降,由于浅区河床难以冲刷下切,航深处于恶化之势。 因此,水库下游清水冲刷对航道条件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类似情况在其它建库河流也有发生,如汉江襄樊~利河口段在丹江口水库建成后,虽然枯水流量增加,但航道的通航标准并没有较大提高,航深和通航保证率仍维持建库前的水平。 水位变化 由于河床冲刷下切,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洞庭湖出流顶托作用及河床地质不同的影响,沿程水位下降幅度有所差别,总体上位于荆江河段上端的砂卵石河床段、临近城陵矶的荆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较小,而紧邻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较大。 1、枝城水位变化 枝城站水位在枯水流量为5000m3/s下自1975-1980年期间开始有所降低,1987-1991年期间较1980-1987年期间降低约0.7m,此后水位下降趋缓,1991年至三峡工程运用前水位基本稳定。 根据三峡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0年期间)枝城站同流量下水位的变化(表2)可知,2010年与2002年相比,荆江河道进口枝城站在流量为20000m3/s时下降幅度较大,下降的数值约0.70m,枯水5000m3/s时累计下降0.26m。而流量在40000m3/s以上该站水位略有抬高。 2、沙市水位变化 在枯水流量为5000m3/s下1975-1980年期间(裁弯后)较1957-1966年期间(裁弯前)约下降1.3m,1980年以后受葛洲坝水库运用后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水位又呈下降的趋势,至1993年水位下降约1.2m;沙市站水位在平滩流量下1975-1987年间(裁弯后)较1957-1966年间(裁弯前)约下降1.0m,此后1987至1998年间水位保持基本稳定。 根据三峡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0年期间)沙市站同流量下水位的变化(表3)可知,2010年与2002年相比,沙市站流量在5000m3/s时水位下降幅度较大,约1.06m。 3、监利水位变化 近几十年来受螺山同流量下城陵矶水位不断抬高的影响,监利站水位未呈现单一变化的趋势。在枯水流量5000m3/s下1966-1975年水位较1957-1966年期间降低约0.7m,1975-1980年水位略有回升约为0.2m。此后至1998年水位基本稳定,1998年后受河段冲刷量加大影响,水位有所下降。 选择湖区出流流量为5000m3/s一定时,分析2003年、2005年、2008年以及2009年监利站水位流量:根据2003-2009年城陵矶流量一定时监利站水位流量关系(见图2)可知,流量在6000m3/s 时,该站水位下降约0.37m;流量在10000m3/s 时,该站水位下降约0.22m,流量在20000m3/s 以上时,该站水位略有下降。 结语 三峡建库后荆江河道河床冲刷量较蓄水前明显增大,呈现滩槽均冲的状态,冲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且滩地部分冲刷占总冲刷量的比例也有所提高; 水库下游清水冲刷对航道条件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对于枯水河槽中航槽部位的冲刷,对于航道条件的改善十分有利,但是对于航槽以外区域河槽的冲刷,有可能会恶化通航条件;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同流量下沿程水位均有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洞庭湖出流顶托作用及河床地质不同的影响,沿程水位下降幅度有所差别,总体上位于荆江河段上端的砂卵石河床段、临近城陵矶的荆江河段尾端,水位下降幅度较小,而紧邻砂卵石河床段的沙市附近水位下降幅度较大。 (作者单位: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本项研究由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科技专项资助。)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