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商品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与防范措施 |
范文 | 阿依古丽·巴吾东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市场日益扩大,优质、高效、环保的商品混凝土深受广大施工企业的青睐,应用也日趋普及。因而,商品混凝土已逐渐成为决定工程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商品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水等多种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每一种原材料质量发生波动均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性能。另外,还有天气、施工方法、时间等原因也会对混凝土产生各种不良影响。所以,混凝土生产和施工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了一些有效的防止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施工技术;遇到问题;防范措施。 【文章编号】1627-6868(2016)05-0053-02 1.生产过程中常发生的问题及防止措施 我们对施工现场的商品混凝土质量有效监督控制的方法就是用坍落度这个指标上反映出来,无论混凝土质量有什么异常,均会首先从坍落度这个指标上反映出来。而且坍落度不正常、波动太大还会影响到泵送施工、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我们首先要紧紧地抓住坍落度这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才能控制好混凝土质量这个重要环境。 1.1 坍落度突然变小产生的原因 (1)砂含水率减小。大部分商品混凝土生产厂(站)砂料均为露天堆放,表层及堆放时间过久的砂料含水率会偏低,造成坍落度变小。 (2)遇到砂料细度偏细,砂的表面积相对增大,砂用水量增多,导致坍落度变小。 (3)碎石中石粉含量偏高。尤其是使用铲上料的工艺,时间一长后,石粉会逐渐积累在料堆下方。若上料不及时,拉上来的石粉就偏多,石粉吸走大量水,造成坍度变小。 (4)水泥细度偏高。尤其是大方量混凝土施工时,水泥用量较大存放时间较短,水泥温度偏高,由于刚生产的水泥活性较高,再加上夏季天气温度偏高,加速了水化,造成了坍落度变小。 (5)外加剂浓度发生变化。下雨、洗机等,水进入外加剂罐内,使外加剂的浓度降低,影响减水效果,造成坍落度变小。 (6)计量出错。在排除了上述原因外,应对配料计量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如计量体系出现失控,如外加剂、水泥、粉煤灰骨料多加,均会造成坍落度变小。 (7)冬季施工时拌和水水温偏高,尤其是先于水泥相遇,会使水化反应过快造成坍落度变小。 (8)夏季生产的商品混凝土,由于受高温的影响,天气炎热,环境干燥,如果运输时间稍长,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会造成坍落度变小。 1.2 坍落度变小的防止措施 (1)及时测准砂料的含水率,增加用水量,相对减少砂用量。(2)适当减少砂率,选择最佳砂率且要考虑混凝土的和易性。(3)定期将石料中的石粉清理干净。(4)水泥使用前要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对于温度偏高的水泥应当停放一段时间。如在生产中遇到这种问题,可适当掺缓凝剂。(5)首先要防止其他水分流入外加剂罐。其次,如在施工中发生外加剂浓度变小,则及时增加掺量。(6)若确实为计量失控,则已拌混凝土为废品。待计量系统调整正常,并经检定合格后方可生产。(7)一般气温0℃~5℃时,水温20℃~30℃即可。气温在- 5℃~- 10℃时,水温控制在30℃~40℃即可,当水温大于40℃时,应使水与骨料拌和,再投水泥。(8)当夏季气温超过35℃时,要适当地增加,以补充蒸发水的损失量,其次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适当地加快运输和搅拌速度。 1.3 坍落度突然变大产生的原因 商品混凝土在生产时应十分注意坍落度这一指标给我们发出的警示,当坍落度出现异常时,我们就必须立刻意识到在某个生产环节上出了问题,应当及时找出原因,排除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隐患,把质量事故解决在萌芽之中。只有找出产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止措施。主要原因: (1)砂含水量增大。由于大部分厂家砂料均为露天堆放,里层及料底部分砂含水率偏高,造成坍落度增大。(2)遇到砂偏粗,由于砂表面积相对减少,砂用水量减少,致坍落度增大。(3)计量失控。水、外加剂多加或水泥、粉煤灰、骨料少加均会造成坍落度增大。(4)砂含水量的不断增大,若不及时调整,会造成坍落度增大。(5)冬季施工时,骨料中混入冰块和雪造成坍落度增大。 防止措施:(1)及时测准砂含水率,减少用水量,并相应增加砂用量。(2)适当增加砂率。(3)如确定为计量失控,已拌混凝土作废品,待计量系统正常,并经检定后方可继续生产。(4)根据实际情况减少用水量增加砂率,使其和易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2. 混凝土质量缺陷问题 商品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性能有较大的不同。由于混凝土技术的飞速发展,双掺(掺高效减水剂、掺粉煤灰)技术的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和易性、工作性、流动性更好,坍落度也往往更大。但是施工人员往往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较慢;再加上一些单位不重视对员工的知识及时更新;常常导致在施工中错误使用外加剂或施工方法因而造成混凝土出现例如凝结时间过长或过短,混凝土表面起一层硬皮而硬皮下混凝土尚未凝结,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过振,混凝土出现裂缝等问题。 2.1 造成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 (1)某工程施工时选用外加剂不当,造成混凝土凝结过快,柱、剪力墙表面出现蜂窝麻面。(2)某工程施工时,发现混凝土表面出现lcm左右硬皮,而硬皮下混凝土还未初凝。经分析当时气温较高,曝晒造成混凝土表层中的水分还未参与水化反应就蒸发了。而且混凝土缓凝时间偏长,水化反应太慢,未能留住混凝土表层的水分。(3)某工程拆模后,发现混凝土结构下部石子偏多,上部砂偏多,混凝土分层。经分析发现施工人员对大坍落度,流动性好的混凝土震捣时按普通混凝土方法施工,震捣时间过长,造成过振。(4)某工程向混凝土供应商购掺UEA膨胀剂的抗裂混凝土,该工程施工人员错误的认为UEA膨胀剂混凝土就不裂了,不用养护了。由于未及时养护,结果施工完几天后,发现混凝土多处开裂。 2.2 防止措施 (1)施工前一定要根据混凝土运距、施工速度、天气情况来确定混凝土凝结时间,使用外加剂时必须经过检定后其缓凝时间,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2)施工时混凝土抹平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来阻止混凝土水分蒸发;同时混凝土凝结时间也不宜过长,应根据实际施工速度选一适宜值。 (3)施工前和施工中,商品混凝土供应方应提醒施工单位采用正确的振捣方式。 4.UEA 膨胀剂水化后的硫铝酸钙要带32个结晶水,故水化时需要大量水。只有在湿养护的情况下,UEA膨胀剂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混凝土供应商在供应这类特种混凝土时应向施工单位作技术交底,而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由上述可见,如果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加快知识更新,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许多质量缺陷是可以避免的。 2.3 商品混凝土公司留置的试件强度与施工单位留置的试件强度有差异商品混凝土公司与施工单位常常会因为各自留置的试件强度有差异而发生争议,通常是施工单位留置的试件强度偏低。经分析发现,绝大部分商品混凝土公司有严格的管理手段,有比较先进的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人员素质较高。故其试件的强度值一般都真实可靠。问题一般都出在施工单位。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不严,人员素质不高,留置的试件由于养护不当,拆模过早、受冻、失水等造成强度偏低,无法反映混凝土真实情况。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