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国高校全英教学理论探讨
范文 段丹阳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全英教学,全英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改革全新尝试,对中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主要针对当前中国高校实施的全英教学进行理论探讨,首先对全英教学的内涵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相关概念梳理,同时从国家、社会与高校层面分析中国高校开展全英教学的背景原因并探讨了全英教学的目的,最后总结全英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高校;全英教学;教学背景;教学目的
中图分类号:G6420;H31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5008205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对高校培养一流国际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部高教司相继颁发文件鼓励高校在本科教育阶段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规划的颁布对中国高校的学校实力、学科水平以及一流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全英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改革的全新尝试,作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这对中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那么什么是“全英教学”,中国高校实施“全英教学”的背景及目的,实行“全英教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笔者针对目前高校实施“全英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探讨。
一、全英教学的内涵
(一)全英教学
当前的高等教育界,对于全英教学的重要性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但是对于全英教学的具体概念并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有学者经过梳理,将全英教学的基本内涵归纳为:全英教学是指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板书、教学软件、实验报告、讨论、作业、案例分析、考试、答疑等,但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重点术语、重要理论概念等,可辅之以汉语翻译或解释[1]。理解这个概念时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全英教学”是指对于非语言类专业的其他专业通过英语授课方式来进行知识讲授,并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对于英语这样的语言类专业,其本身的授课方式就是英语所以并不能被称为“全英教学”。其次,全英教学不仅仅是指教师单向的知识与语言输出,更多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知识的沟通和思想交流,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2]。
全英教学的范围大致有2种:一是高校设立的全英教学班;二是学校开设的全英教学课程。前者指的是高校在某些专业中设立全英班,除了体育等几门课程之外,其他课程均采用全英授课方式。后者是高校指定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这些课程在授课时采用全英授课方式进行。
(二)全英教学与双语教学
中国高校除了全英教学,还有另外一种比较流行的英语授课模式——双语教学。全英教学和双语教学有相似的地方,比如采用英文教材、英文授课方式等。有学者在提到全英教学时会默认为双语教学。笔者认为,全英教学有别于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指同时使用汉语或外语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一般要求板书用外语,课堂讲授部分使用外语,部分使用汉语[1]。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
有显著区别,全英教学可以被看成是双语教学的最高级形式。本研究中的全英教学是指教师采用英文原版或自编的英文教材,所有教学环节都采用英文讲授和交流的课程教学。
二、中国高校实施全英教学的背景
中国高校开展全英教学的背景可从国家、社会和高校自身层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国家与社会层面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市场化为目标,以全球信息化为条件,使世界各国在市场和生产上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化推动了人力、资金、商品、服务、知识、技术和信息等实现跨国界流动,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3]。
首先,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深刻变革,也给各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日益加强。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也日益紧密,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加劇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如何在竞争中把握机遇,使本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一个国家面临的重要挑战,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
其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与各国在经济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进而需要更多了解各国国情,又能用英语在国际上进行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等方面交流的高素质人才。这就对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校,可以说高校引入全英教学理念,开展全英教学的做法,是经济全球化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全球化做出的反应,全英教学符合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3]。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要求,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加强了各国之间在教育领域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高等教育国际化变得尤为重要。国家颁布了相关条款促进高等教育同国际接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融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
国家教育部于 2001年8月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其中第八条明确提出:“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 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专业、学校,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
(二)高校自身层面
1.积极顺应教育改革,提升整体实力
自国家教育部高教司颁布文件以来,很多高校开始积极贯彻教学改革。对高校而言,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实施全英教学改革,一方面体现了中国高校积极融入高等教育潮流,是迈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全英教学改革,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国际交流能力,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前沿接轨,提升高校自身的学科水平,从而逐步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以及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2.紧随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交流与联系日益紧密,各行各业同国外的交流越来越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也随之增多。高校开展全英教学是审时度势的重要举措,能为社会、企业的发展培养所需的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进社会发展。
因此,高校实施全英教学是高等教育迈向国际化的体现,是中国高等教育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体现,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措施。高校采用全英授课方式,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促进英语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对英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吸收其思想精华,拓宽视野。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上有所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三、全英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是对教学意图的概括和说明[4]。教学目的不同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具体化和学科化,是各学科教学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即教师预期教学活动要实现的教学结果[5]。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相当于过程与结果,教学目的是教学的终点。教学目标则是引导学生到达最终目标的路标,教学目的必须借助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因此,笔者认为全英教学目标可具体细分为知识目标、语言目标、文化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是全英教学的首要目标。全英教学和高校开设的英语课不同,高校开设的英语课首要目标是教授学生的外语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而全英教学是以英语为课堂语言来教授学生专业的学科知识,英语是教授知识的工具,知识目标是全英教学要达到的首要目标。全英教学要帮助学生及时并准确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
2.语言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也更加重要。然而,由于中国英语教学缺乏语言社会背景,学生学习和实践英语的渠道也不够多元,大多数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普遍高于听说能力。因此,全英教学必须建立完善的语言培养目标。全英教学的语言目标不仅应包括培养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使用外语捕获学科动向的能力,更应包括运用外语表达思想、与他人交流的语言沟通能力。
3.文化目标
全英教学的文化目标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语言既是人类思维的表达工具同时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学生在接受全英教学时不可避免接触外国文化,因此,在实施全英教学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帮助他们在掌握知识、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把握不同的思维方式、思想精髓以及文化特质,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感知、理解与尊重。
4.情感目标
教育心理学表明,人的情感对学习一样起重要作用,学生的动机、意志、态度和兴趣都会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全英教学同样也提倡情感目标。全英教学的情感目标包含3个层次:(1)乐情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2)冶情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学生的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陶冶;(3)融情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师生人际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交融[6]。
5.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也是全英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全英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还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全英教学的能力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国际竞争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现代社會发展中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四、全英教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高校实施全英教学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注意甄别教材内容
目前,大多数高校全英授课采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好处是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学生通过学习英文原版教材能系统地掌握知识,但选择英文原版教材时也要注意对教材内容的甄别与筛选。因为英文原版教材在编写时,难免会带有所处社会环境下的思想意识、文化潮流以及一些学术观点上的倾向。然而,这些教材中所体现及反映的思想意识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具体国情。所以,高校全英授课在选择教材时要尤为注意甄别有些英文原版教材中不客观的内容,在授课时告诉学生如何辨别,同时在为学生推荐或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时也要注意对不符合中国当前社会情况的内容进行删减或剔除。挑选英文原版或英文自编教材既要保证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国情,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对当前的社会学科领域以及社会情况有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二)全英教学不简单等同于英语授课
全英教学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采用英语授课,但是,全英教学不简单等同于英语授课。全英教学是一种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英语授课的模式。但是选用英文教材,用英语上课就算是全英教学吗?当然不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具有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还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在进行全英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并不是在形式上采用了英文教材,英语授课就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英教学。除了教材中知识的讲授,全英教学更注重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和熏陶。全英教学的理念是通过采用全英授课模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吸收西方思想理念中的精华。在这个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改革中国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
(三)教师角色的调整
高水平师资是全英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全英教学对高校的师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个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任课教师能使用英语完成授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对自己的角色正确定位并适时调整。全英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又要求教師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对社会文化差异有深刻理解,能在中英两种语言及思维间自如灵活切换。教师能用两种语言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能融会贯通地表述、解析专业词汇,能用英语设计、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各种外语情景,得心应手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及学习资料,同时又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习惯及专业思维。
(四)学生要积极适应并融入全英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全英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地适应并融入教学活动。首先,学生要在思想上对全英教学有一个积极的认识。有些学生在最初接触全英教学时,由于英语水平局限,并不能很好理解教材知识或是课程内容,对全英教学存在排斥情绪。学生面对这种情况时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在接触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之初,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都会遇到困难,要多沟通交流,培养自己的兴趣。其次,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其对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随着英语水平的逐渐提高,学生对英语以及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强。最后,随着英语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知识的加深,学生也要慢慢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认识,积极融入全英教学活动。
(五)全英教学效果的评估体系需要建立和完善
随着全英教学在中国高校的流行,全英教学效果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自从全英教学在众多高校相继实施以来,却并没有高校发布过针对全英教学效果的权威研究或评估报告,这反映高校目前缺乏一个完善的全英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目前开设全英教学的高校越来越多,全英教学效果评估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高校全英教学效果评估可通过内外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部门可借鉴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经验,颁布针对高校全英课程教学工作的评估指导文件,为高校全英课程自我评估提供指导方向。高校可以根据评估指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合学校的评估标准,通过检测全英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去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全英教学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才能促进全英教学在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环境下有序开展。
(六)要注意“国际化”下的“本土化”
有学者指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或思想应该遵循“国际视野,本土行动”,这意味着虽然要把眼光投向全球,但最后的立脚点还是要放在中国本土的课程改革中。本土化最重要的前提或基础就是中国的国情[7]。笔者认为,“国际化”下的“本土化”也是高校进行全英教学改革时的重要指导原则。“国际化”下的“本土化”既要积极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同国际前沿接轨,又要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国情。这个原则应体现在全英教学的方方面面。例如,目前高校大多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而自编的全英教材较少,可以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探索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质量全英教材。在采用全英教学时,要探索符合中国高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设置符合中国高校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建立符合高校当前情况的评价与反馈机制等。
五、结语
中国高校开展全英教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措施,也是高校发挥大学首要职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体现。全英教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也有助于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因此,高校实施全英教学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坚持以“国际化”下的“本土化”为指导原则,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文忠. 对商务英语专业全英教学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 2005, 21(6):50-53.
[2]万爱莲. 大学生对全英语教学的适应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杨德广.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J].高教探索, 2001, 9(4):25-27.
[4]樊家荣. 生物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比较分析[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6(3):88-90.
[5]柳海民. 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6]卢家楣. 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分类[J]. 心理科学, 2006, 29(6):1291-1295.
[7]闫亚军. 新课程改革的哲学审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universities set up Englishonly instruction. As a new teaching reform attempt, Englishonly i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highquality talents,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y and worldclass discipline in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Englishonly instruction which had been implemented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oretically. It firstly summarized the connotation of Englishonly instruction, and then combed and compared related concepts.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d the reasons why universities implemented Englishonly instru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tate, society and universities, and discussed the purposes of Englishonly instruction. At last,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 Chinese universities; Englishonly instruction; teaching background; teaching purposes
(编辑周沫)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