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OBE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课程改革实践 |
范文 | 高婷 温为才 关键词:OBE 工业设计 文创设计 课程改革 引言 五邑大学属于地方性二本高校,2017年学校引进OBE教学理念并实施推广,而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仍处于相关课程探索阶段。本文结合“成果导向教育”的[1]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教学理念中成果导向、产出导向和目标导向的三个层面,提出相关课程实践改革探讨。从目前国内外现状看,最早1956年,美国学者Bloom就提出了目标分类法作为了OBE里面的源头。1989年以美国为首的六国发起和签署《华盛顿协议》,随后,南非、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欧盟、中国内地等陆续全面接受OBE并推广实施。 近几年,我国高校广泛应用OBE理念指导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对于同类课程,先后季茜[2] 在设计学会上提出了《基于OBE的工业设计教育模式》,而从刘敬,刘衍聪学者[3] 对工业设计专业提出“CDIO工程教育思路”,而作为临近的地方高校东莞理工也提出了OBE课程改革。可见,在“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预期学习产出”、“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构模型”、“细分可操作性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探索[4] ,其次,其他相近的工科院校园林设计等专业也进行的工程教育改革[5、6] 。 针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课程基于OBE理念教学改革的探索还较少,结合国内其他高校的改革经验,本文通过反向设计教学的实施步骤,重点发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一、问题的调查和明确 结合《五邑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国内10个著名文创公司用人需求,同时针对大三到已毕业两年的该模块课程学生进行问卷调研,收集到有效问卷107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该课程强支撑毕业要求1(知识基础)、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以及毕业要求3(方案解决),整合符合工科院校毕业要求点和市场人才需求。关键问题仍在课程的规化和执行上,调研结果统计分析,73%人仍在从事或打算从事相关工作,对这门课的重要性评分为4.196(5分量法),毕业支撑度评分为3.789;结合表1“学生类别、从事相关工作以及课程支撑性的关联度分析”中,明显看出大三的学生因为未上其课还在观望状态,而大四以上学生认为该课程对其毕业和今后工作起到作用,如表1。 其次在前后课程群的支撑度问题上,78.37%人认为前置课程只能提供基本支撑或者不能提供支撑,可见在前置课程群的设置和衔接上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也会导致一系列连锁问题发生。90%对教师评分较高并对于后续的课程满意度也很高,间接地说明了课程的重要性和该课程段师资不错。但针对另外一项有关教师指导的问题上,64.48%的学生认为教师很难提供1对1指导,在关联度的原因调查中,“教师数量缺乏”和“上课人数过多”是造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而教师经验是最弱影响因素。 在课时的设置、内容以及方法上,75.7%满意目前的上课形式,76.64%的学生希望增加实践课时,并希望融入实习,参观调研以及设计项目到课堂,在作品的创作中多数学生感觉吃力,其原因通过调查表明:“缺乏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占比最高,达75.7%,随后是“理论到设计的转化”和“缺少实践参观和调研”分别占比71.03%和65.42%。间接表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课外阅读量较少,实际操作的设计项目较少,另外,地域限制对于学生自我外出参观的机会太少,缺少眼界和学习途径,也不外乎有诸多其他因素影响。如图1:“案例教学法”、“实习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受学生欢迎。而考核评价有存在一定问题,如图2。 总体而言,结合“OBE”理念中成果导向、产出导向和目标导向的三个层面,需重点把改革放在4个方面:(1)课程应该加大对前置课程群体系的建设;(2)合理调整师生占比;(3)提高课程实践环节质量;(4)分解课程目标并建立全面客观的考核体系。通过“反向设计”方法先确定课程教学目标,然后重点针对以上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构建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 二、明确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该课面向本专业大三学生开设,根据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的教学支撑点的设置,实现单门课程实践目标与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并结合“产出导向教育”的教学目标,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一体化。根据OBE理论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层和能力层,同时考虑到可达性和可量性以及培养方案和市场需求的切合性,打造了“文创的设计理论”、“基础实践培养”、“综合设计能力培养”、“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四大目标板块,并下分20个细化目标点,方便后续的教学的流程实施和评价考核,如表2。 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针对前置课程如《造型基础》《人机工学》《加工工艺学》脱节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本系学生大三将分重新划分三个专业模块方向,在这个转折点上,以往的通用知识无法很好地有针对性地支撑每个方向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需重新讲解,耗费课时量,以致学生认為学的片面,无法很好地吸收。 笔者提出从课程群的整体设置上进行改革:(1)利用工作坊、PBL项目教学等方式,打通各年级知识架构以及各个阶段的知识交叉融合;(2)善于利用SPOC高校共建共享平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3)实践教学环节协调各个教学部分,如设计基础部,实践实习部,全力配合各个阶段课程内容融合,形成强有力强配合原则,全面捆绑有效的课程群,营造通畅的教学沟通模式。 (一)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笔者重新梳理了理论教学思路,以期打通教学内容和文创设计流程的连贯性,提出相吻合的办法,分为五个教学内容展开:(1)界定清楚概念:“反映出特定文化内涵,特定生活方式,特定审美方式”的产品为文创产品;(2)掌握文创产品设计流程:讲述文化源点挖掘——转化——造型——表现四个阶段;(4)区域性文化品牌和实地调研与报告撰写;(5)借助国际四大奖的评审标准针对产品表达实施。这五个教学步骤将成为课程教学每个阶段的重点与难点。再次,重点提出 “形”、“用”、“意”、“境”的关键教学内容步骤,从而区分此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特色性,将其文创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和内涵融入课堂,如表3。 (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依照2019新的五邑大学工业设计系人才培养大纲要求,将课程优化为48小时(提升了8课时),而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占比1:2,极大地提高了实践课程占比比例。再次,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具体问题和情况,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前期抛给学生实践阶段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利用参观实习教学、案例分析法、指导自习法来重点解决,分阶段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进阶式的学习习惯。 1.第一阶段准备(实习教学法):紧密结合“OBE”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教学理念,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运用的创新点;(1)利用区域化优势,整理五邑地区资源,如开平碉楼,梁启超故居,陈白沙新学特色文创点,以及结合新会葵艺制作,“小冈香”等非物质传承手工艺,寻找创作源点;(2)同时需要走出去放眼珠三角,走访3个珠三角地区的相关企业,通过校内校外实践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企业和市场收集文创设计产品等相关资料,提出问题做好记录和拍摄,每位学生整理参观笔记和PPT报告一份,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材料,结构和产品设计。(3)调研3个以上卖场以及利用广东片区展会优势,如深圳展、东莞展、广州展等,进行问题的收集和趋势分析; 2.第二阶段补充(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 (1)通过互联网资源,整理100多件国内外优秀参赛作品以及20多个文创品牌产品案例进行分析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文创设计产品问题以及借鉴优秀的作品的创作方法,让学生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内容并结合课程实践课题进行创作,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目的,此阶段撰写产品调研和分析报告1份;(2)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命题引入课堂,以项目引导,教师指导,小组讨论的形式重点突破创作。学生以团队为单位,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获得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3)做好课程实践任务分工,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实际项目案例解决和操作,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团队协助的能力。 3.第三阶段实践(指导自习法) (1)结合文创设计相关课题并结合调查资料收集分析,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并激发产品创作思路。安排学生寻找创作方向,同时制订设计方案流程1份(包括设计定位,人群定位,市场定位,创新点等);(2)初拟草图方案6稿,企业,老师点评乃至学生互评给出修整意见,最终优选1稿进行设计深化;选择适合的材料、工艺、色彩进行建模渲染从而深化设计方案。(3)选择性地投国内外大赛或申请专利,以及优秀作品投产,实现作品成果孵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成就感。 四、考核评价机制和持续改进 (一)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以学习成果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引入教师之外的其他评价主体,如学生互评、课程教师评分和校外教师评分等机制,比重为10%,60%,30% [9-10] ,同时设置单元式作业评价4块,调研准备环节占20%,中期创意和造型结构设计实施占60%,后期产品传达占20%,出勤表现等融入阶段占比内;另外设置附加分值,如引入国际设计大赛客观评估体系,按照获奖作品等级、专利申报和作品产出进行额外加分。教师在最终打分时制作定量量表,对学生全面情况进行评价,对于学生的表现、学生的进步幅度、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等方面也融入评价细节里,从而形成更科学、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价考核体系,这也将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動态调整和课程持续改进,如表4。 (二)持续改进:经过3年的努力,目前该课程有一定的探索成果,本校此专业模块方向搭建了3个校企实习基地,如江门本地的“艺点禅心”公司,福建“三福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佛山工业设计城”,同时跟相关企业达成8项校企横向合作项目,完成了10款产品投产,如南风古灶文创锅具等。此外,师生创建工作坊获得了《山水椅》美国IDEA家具金奖一奖,《Heart Closer,Light Brighter》创意奖一项,以及3项红点奖和2项IF奖,同时产品实用专利30余项,外观专利150多项,如图3、4。自此,证明了目前教学改革效果还是比较显著,团队将持续工作坊制度以及相关产业合作开发,并逐步优化相关课程改革内容并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而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可以深入改进的内容,在表5中对“学生类别”与“ 缺乏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进行交叉分析,不同学生阶段对于缺乏文化知识的深入理解共1项不会表现出显著性(p=0.16>0.05),意味着不同身份样本对于缺乏文化知识的深入理解均表现出一致性,并没有差异性。为进一步指导学生塑造出中国审美特征的文创产品,教学团队将把理论教学上加强中国传统审美形式、审美取向的教育融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如表5。 总结 本文重点对调查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提出打通课程体系建立课程群,并在教学内容引入文创产品设计的创作与教学内容流程相吻合的“形”、“用”、“意”、“韵”的关键教学步骤,并同步实施分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评价考核体系上,一改以往评价考核的诸多问题,提出阶段评价,多维评价,多元主体评价等方法,并实施国际大赛客观设计评价标准。可见,前三年的改革阶段中较有成效,在下一轮课程持续改革中,笔者提出将中国传统审美形式、审美取向的教学内容融入课堂,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完成持续改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