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优化练习设计 打造高效课堂 |
范文 | 李信霖 [摘 要]优化课堂练习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检验教学成果,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在练习设计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化、层次化、开放性和思辨性四个层面着手,帮助学生形成反思质疑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数学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化;课堂练习;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56-02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好的课堂练习既能启发学生思维,又能帮助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听课情况,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因此,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练习中顺其自然地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有效迁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练习设计生活化,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学习动力源于兴趣,由兴趣过渡到探索,在探索中获得知识,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在喜悦中点燃新的学习兴趣,如此反复,形成良性循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兴趣的练习情境,增强练习设计的趣味性,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从而推动理论知识的有效迁移,实现课堂练习效果的最优化。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设计了课堂操作练习:1.思——思考计算一个牛奶盒的表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2.做——测量牛奶盒每条边的边长,并列出计算牛奶盒的表面积的算式;3.探——利用计算牛奶盒的表面积的方法,尝试列式计算正方体魔方的表面积。这些练习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学生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均是6个面的面积总和这个知识点,经过测量、标记和列式计算等环节得出最终结果。 以上练习是教师借助学生熟悉的日常物品,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按照从认知到应用的逻辑顺序优化设计的内容,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和尝试计算,在动手操作中验证了所学知识,实现了知识的有效迁移。让学生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很容易,但是让学生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则是对学生能否灵活运用表面积计算公式的考验。很多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出现迟疑或不确定的状况,这恰恰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扎实,不能灵活运用的表现,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相应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在牢固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计算公式。 二、练习设计层次化,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有效的课堂练习应该是让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在参与中分别习得属于自己的收获。学生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在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方面均表现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需分层设置,差别对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题目,满足不同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改变传统教学“一刀切”式的练习设计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设计分层练习:1.基础题: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8厘米和7厘米,请求出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2.中等难度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扩大为原来的2倍和3倍,求扩大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倍;3.拔高拓展题:一个底边长为4米的三角形苗圃,如果底边延长2米,则面积相应增加2.5平方米,求原来的三角形苗圃的面积。以上练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利用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问题。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对学生心理造成影响,教师还可实施隐性分层,即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基础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将学生分成A(知识基础薄弱,能力较差的学生)、B(认知能力较强且基础知识较扎实的学生)、C(具有自主探索能力,思维活跃的学生)三个层次。教师将练习分层分别与学生分层进行一一对应,即A层的学生完成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B层的学生完成中等难度题,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一定难度的题目,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C层的学生完成拔高拓展题,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此安排,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求,又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效率。 三、活化开放性练习,挖掘学生内在潜能 练习的最终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思维模式的形成。因此,教师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设计具有开放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开发潜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圆的面積”时,教师先利用转化和极限思想引导学生将圆形纸板剪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并经过推理探究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出示变式练习题组:1.小区内圆形小广场的周长是18.84米,求这个小广场的面积;2.如果在小广场里面种满月季,每株占地面积600平方厘米,求这个小广场共能种植多少株月季;3.如果买来的月季共有200株,每株占地面积600平方厘米,求能种植这些月季的圆形小广场的最小半径;4.裁缝手中有一块长和宽分别是30厘米和20厘米的花布,要在花布上截下一块最大的圆形布料,求这个圆形布料的面积。1~3题是让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第4题则需要学生经过推理和探究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并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这个题组有效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开展思辨性练习,提升学生思维灵敏度 在做作业或者考试时,学生遇到有难度的题目通常会小心翼翼,全神贯注,正确率往往会比较高,而越是简单、基础的题目却越容易出错。教师通常将学生的这种错误简单归咎于粗心,事实上,这粗心则是知识掌握不全面、思维不严密或审题不清造成的。因此,教师应选择那些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作为练习设计的切入点,故意设置练习“陷阱”,让学生出错,然后再组织学生共同探讨,经过辨析和纠错,总结防错的方法,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能力。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设计了思辨练习:1.黄彩带比长为3米的红彩带短1/4米,求黄彩带的长度;2.黄彩带比长为3米的红彩带短1/4,求黄彩带的长度。第2题比第1题仅仅少了一个“米”字,意义和结果就截然不同:第1题中的“1/4”代表的是具体的长度,只需通过减法运算就能求出结果;第2题中的“1/4”代表分率,是将红彩带看作单位“1”,需要学生先求出这“1/4”所代表的具体长度,然后再通过减法运算求出结果。 以上练习设计,教师通过设置文字陷阱,让学生通过犯错牢记出错点,并在分析错误原因中明晰分数的两种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准确地运用分数知识,利于学生形成严密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对题目辨析的灵敏度。 总之,优化课堂练习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能反馈教学效果,便于教师调整并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获得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思考的方法,只有提高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立英.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06):194-195. [2] 张华.例谈课堂练习优化设计的原则[J].数学教学通讯,2015(16):41-42. [3] 李敏华.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3):108-109. (责编 李琪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