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水运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成熟度模型研究 |
范文 | 陈艳春 摘要: 针对水运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绩效问题,构建了造价管理绩效成熟度二维模型。根据全寿命周期理论,建立了第一维度(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投资决策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同时,构建了第二维度(成熟度等级):无序级、简单级、规范级、改善级和精益级,并对其特征进行定义。 Abstract: Related to the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problem in port and waterway project, a 2-dimension cost management achievement maturity model is built. Based on full life-cycle theory, the first dimension is built (cost management achievement evaluation system): investment decision phase, bidding phase, preliminary design phase, construction documents design phase, construction phas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hase. At the same time, the second dimension is built (cost management achievement maturity development model): disorder level, simple level, standard level, improvement level, lean leve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are redefined. 关键词: 水运工程;造价管理;绩效;成熟度 Key words: port and waterway engineering;cost management;achievement; maturity level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9-0061-02 0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是指运用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而对建设工程造价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造价工作贯穿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始终,并且以不同的名称和形式出现在不同建造阶段,例如:决策阶段为短期预测(投资估算)和长期预测(经济评价)相结合;设计阶段主要为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招投标阶段为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以及合同价,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为结、决算等。水运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的目的即是通过对有关造价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从中找出会对工程造价行为及成果造成影响的客观原因,从而达到提升组织效率的目的[1]。本文借鉴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構建了水运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成熟度模型,为水运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1 成熟度理论 项目管理成熟度最初用于软件行业的过程评价,后逐渐拓展到项目管理领域,用来度量项目管理能力,从而形成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概念。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为企业管理水平的度量和提升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它既是度量和评价项目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工具,也是描述如何获得和提高项目管理能力的过程框架[2]。 目前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成熟度模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CMM模型(Capacity Maturity Model,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是1993年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软件企业,是目前软件行业最权威的评估体系之一;另一类是OPM3模型(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由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组织开发,是项目管理领域应用最广的模型之一。 2 水运工程造价管理绩效成熟度模型 根据OPM3成熟度模型原理,构建二维的造价管理绩效成熟度模型[3](见图1),第一维度代表用于评价造价管理绩效的指标,第二维度代表造价管理成熟度等级。 水运工程造价管理绩效成熟度评价与优化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①测度造价管理绩效各指标的成熟度水平;②综合评判造价管理总的绩效水平;③考虑各指标水平差异,提出重点改进的部位和方法;④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升整个项目造价管理绩效水平。 2.1 第一维度——造价管理绩效指标体系 根据全寿命周期原理,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是指建设产品从研发、设计、建造、投产直到报废所延续的时间[4]。因此,将水运工程造价管理绩效的评价阶段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 ①投资决策阶段:相关资料显示,在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最大的阶段是投资决策阶段,可达到70%至90%。因此,投资决策阶段是最有可能节约投资的造价基础性控制阶段,对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意义重大。根据全寿命周期原理,要做好水运工程造价控制,在决策阶段就应考虑运营阶段成本对项目整体成本的影响。 ②设计阶段:我国水运工程采用两阶段设计法: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除了决策阶段之外,最有可能节约投资的阶段。因此,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应从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以及使用成本,采用限额设计、价值工程等方法,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周期成本的目标。 ③招投标阶段: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通过公开公平的招标流程,从各投标单位的报价、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选择满足要求的承包商来实现。从整个项目寿命周期来看,这个阶段对造价控制的影响相对而言较小,但也是不可或缺的。 ④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资金使用量最大的阶段,但在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内,可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却相对较小。但若管理不当,造成浪费的可能性却也是很大的,因此,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⑤运营维护阶段:目前我国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重点一般是在工程施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是造价控制最容易忽视的阶段。由于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较少考虑运营和维护成本的问题,而片面追求低建设成本,很容易使工程由于设计缺陷或施工质量问题而产生极高的运营和维护成本,最终导致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很大。 2.2 第二维度——成熟度等级 水运工程造价管理绩效成熟度模型是衡量水运工程造价的绩效管理水平到达何种程度的模型。参照哈罗德·科兹纳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了包含5级成熟度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无序级”、“简单级”、“规范级”、“改善级”和“精益级”)的水运工程造价管理绩效成熟度发展模型[5],并重新定义各等级特征,如表1所示。 3 结语 本文借鑒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了二维的水运工程造价管理绩效成熟度模型。运用全寿命周期理论,将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设计、建造、运营直至拆除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设计了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模型的第一维度。同时构建了5级环境管理成熟度发展等级作为模型的第二维度,并对其特征重新定义。该模型为水运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绩效改善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高苹.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J].交通世界,2017,12:139-140. [2]陈长兵,李惠强,郑砚国.核电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初探[J].中国核电,2009,2(1):77-84. [3]钟姗姗,张飞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群环境管理成熟度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3):198-202. [4]张娜.基于全寿命周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6. [5]张鹏,党延忠.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8:102-1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