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低年级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
范文 | 朱晓雯 摘 要:阅读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数学也是如此,培养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和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值得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让数学阅读成为习惯走进我们的课堂势在必行。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在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教师认为阅读是语文和英语的事情,与我们数学无关,其实不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语言教学离不开阅读,当然数学教学也离不开阅读。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让数学阅读成为习惯走进我们的课堂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要组织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 首先,问题是阅读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难度的阅读任务和性质,给学生提出合理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在阅读中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也可以在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总之,有问题才有想要探求知识的欲望,才会主动阅读数学材料。 其次,动手是阅读的基础。数学是集文字、符号、公式、图表等的一门特殊学科。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和严谨性、抽象性的特点,数学阅读又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同时,适当地动笔圈画,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又可以使学生养成读书和动笔相结合的好习惯。 第三,类比是阅读的工具。在阅读时,类比新旧知识的异同,能让学生通过旧知识认识和学习新知识,边读边比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四,理解是阅读的升华。我们知道教师在一节课讲解的内容大约有90%的学生能听懂,而能将老师讲解的方法理解运用到新的题目也大概只有60%而已,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总结并遇到复杂问题能准确无误解答的大概就只有10%的学生能做到,与其这样,不如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归纳总结,自己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联系,自己进行知识的梳理以至达到理解,毕竟,只有自己主动探索到的知识才是永久的。 笔者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帮扶,建立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的缘故,很多字还不认识,于是对阅读不感兴趣,每次做题都需要老师、家长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采取边扶边放的方法,由学生自己读,遇到生疏的字、词,教师帮忙解决,慢慢地学生就积累了一些数学中常用的字、词,如“多少”、“左右”、“添”、“摆”……解决问题时鼓励引导学生联系前后内容及平时学习中所见的题型进行“猜测”,然后流利地把题目读出来,启发学生理解和判断。结合关键字、词阅读,抓住题目本质。学生找到了感觉,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感,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培养数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图形直观,促进理解 有的数学问题综合性强,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涉及多个数学概念的应用。由于某些概念比较抽象,加上自身遗忘等原因,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变得比较模糊,不能准确地理解题目中的重要概念,弄清已知条件的意思,进而阻碍了问题的解答。线段图直观、形象的特征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把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思考相结合,一方面注意结合题意,指导学生逐步完成线段图;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抓关键词画线段图的训练,减缓坡度,有效解决问题。 三、改变习惯,阅读使然 低年级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图文结合的,做题时常常凭感觉解决。孩子们总是不能正确理解图意,也就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去计算,其实数学中的图也是可以读的,在弄清图意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能说什么就说什么。同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重要数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 在读图意中也有个好的方法,就是“以思伴读”,也就是说让孩子带着思考去读,边读边想图中每一个符号的意思,每一种物体之间的关系,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别是什么。在思考中孩子们才会用心去观察,不仅仅是看图列式,在认识钟表、统计图时,只有伴着思考去观察去读,他才能看清时针、分针的位置及变化,才能看全每一栏里的重要信息。可以说读图说话的过程不只是动嘴的过程,更是一个动脑的过程,也只伴着思考的读才是有价值的、有效的。通过理解条件和问题存在的联系,结合实际生活学生解答起来就会轻松多了。如表格应用题: 在做这道题目之前,笔者先让每个学生读题,学生看题后,然后让学生找出:题目中已知条件有哪些?问题是什么?想一想,然后完整地叙述出来:篮球原来有23个,被小朋友借走了4个,还剩多少个?通过理解条件和问题存在的联系,结合实际生活学生解答起来就会轻松多了。这样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有序阅读,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有助于学生对以后应用题教学的理解。 另外,在平时的测验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的解答往往是差强人意的,甚至和题目的要求是南辕北辙的,还有一些概念明明记得很熟,但在选择、判断等概念的运用中,错误率非常高。这是为什么呢? 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我们大多归咎于学生的粗心,却很少会想他是否真的读“懂”了题目。有的学生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目读完,只是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草草把题目做完了;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题做错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读出题目真正的含义,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读出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四、手口一致,教会方法 老师在读题时,有意识地一边用自己的手指点着一个个的字,一边与孩子们一起读。要求孩子们也像老师那样,用自己的手指边点边读;要求他们读一个字,手指点一个字,训练孩子们手口一致的读题习惯。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会有部分孩子会走神,跟不上大家的节奏,只要老师耐心提醒,就能有效果。如果有图,还要观察图,把图和文字结合起来,如,有这样一道半文半图题(用乘法解决问题):图上出示小红说的话:“我做了6个五角星,”小华和小军说:“我们做的和你同样多”,问题是“他们一共做了多少个五角星”。这里笔者就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题意,先指明一女生来读小红的话,再找两位男生同时扮演小华和小军,齐读“我们做的和你同样多”这句话。学生从模拟的情境对话中,很直观地分析出这道题就是求“3个6是多少”,问题迎刃而解,相信学生以后遇到这样的题目不会再出错了。 五、课后坚持,形成习惯 在课后同样要延续糅合数学阅读的做题方式。经过课堂上的“教”及练习课中的“练”,数学阅读的习惯已在学生的做题行为中逐渐培养。这种习惯也会逐渐体现到家庭作业的书写中。不少家长都向笔者提起他们孩子的改变——会对题目进行透彻的分析,会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其实,在学期初的家长会上笔者就同家长做了沟通,向家长介绍了关于数学阅读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并希望家长在家中予以配合和支持。遇到学生不懂的题,尽量引导学生先读题,再问问这道题要求什么,由什么条件可求得;遇到错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订正,不再进行大包大揽式的帮助教学,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做;由课堂到练习,再由练习到家庭的连续性的教学长链。就是这段时间以来对于数学阅读教学的努力,也让笔者看到了探索式课堂教学的优点。 总之,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重视的一项任务。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注重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使数学教学逐步迈向成功之路。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