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LTE组网特征的室内覆盖场强预测的方法研究 |
范文 | 刘丁瑞 张翔 【摘要】 随着TD-LTE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如何在解决室内深度覆盖的同时兼顾网络质量,是现阶段亟需讨论的议题。 本文分三个段落分别讨论基于天馈特性的站高与下倾角的配置算法、TD-LTE深度覆盖模型、建筑物穿透损耗模型,最后给出可对室内深度覆盖场强预测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 深度覆盖 MR 场强预测 一、TD-LTE深度覆盖模型 1.1常用室外传播模型 COST231-Hata模型: L(dB)=46.3+33.9lgfc-13.82lghte-a(hre)+(44.9-15.5lghte) lgd+CCELL+Cterrain+CM(2-4) 该模型适用范围:频率1500M-2000Mhz发射有效天线在30m-200m间,接收有效天线高度在1m-10m间。在站间距超过1km时精度较高,更适合预测乡镇、农村等空旷场景的室外场强。 1)COST-231-walfisch-ikegami模型 视距传播情况:L(dB)=42.6+26lgd+20lgfc 非视距传播情况: L=L0+L1+L2 L0:自由空间损耗即 L0=32.45+20lgfc+20lgd L1:离屋顶下沿最近的衍射引起的衰落 L1=-16.9-10lgw+10lgfc+20lg(hr-hm)+L11(φ) L2:屋顶多重衍射引起的衰落 L2=K21+Ka+Kdlgd+Kflgfc-9lgb 该模型适用范围:频率150M-2000Mhz,发射有效天线在4m-50m间,接收有效天线高度在1m-10m间。适用于基站位于建筑物内部的链路预算。 1.2深度覆盖模型 上述两个模型,都只预测室外场强,且由于接收天线高度一般不超过3m,一般适合预测室外地面道路场强。深度覆盖模型更多需要预测室内场强,暂无经验模型可以借鉴,其主要困难为:室内穿透损耗难以预测,高层覆盖受限天馈特性;本文通过引入简单的建筑模型、穿损模型、天馈特性,结合两个经验模型,可以有效的预估深度覆盖效果。 1.3建筑物穿透损耗模型 1)F与D频段覆盖差异 F频段与D频段室内覆盖的差异,不仅仅取决于穿透损耗,还取决于传播损耗。理论上,根据两个模型,单站F与D频段室外覆盖差异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视距(LOS):2.7db 非视距(NLOS):密集城区6.2db ;其它4.7db 为简化运算,链路预算时可取8db(密集城区)、6.5db(一般城区)预留。 2)高中低层穿透损耗分析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低层建筑信号最强,天线挂高大多分布在20m-30m,下倾角基本大于6度,室内信号最强楼层一般在4F-10F之间。 以城区为例,小区楼层一般高于6F(18m),小区间距一般不超过50m,3F以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阻挡,按照前期站点主要靠道路的特点,可以粗略按照临街单元为视距,其它单元为非视距进行预估。 3)简单的穿透损耗模型 由于室内穿透损耗与建筑物的材料、形状、室内结构,天馈的高度、位置、角度,UE的高度、方向等一系列的因素有关,想要得到一个公式准确的预估穿透损耗是非常困难的。 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的小区穿透损耗模型: 1、经验数据: 联通设计院在西安进行了住宅穿透损耗测试,通过分析大量测试数据,在2.4Ghz的频段(与E频段接近),小区室内穿透损耗均值20db,穿透损耗在24db以上仅10%。这里提供了建筑物穿透损耗的一个经验值。 2、穿损模型 火车穿损模型有个典型特点,垂直入射角一致,水平入射角属于变量,故以火车穿损模型为例,修正后的损耗可近似为以下公式: A+0.1(90-a),90 A+5,40 A+5+0.3(20-a),20 一般而言,不同场景,A的取值一般不同,参考上文经验数据,在进行室内深覆盖预估时,A可以取值为F:15 E:17 D:18左右 最终得到室内覆盖场强预测值为: 室内信号强度=发射端信号强度+天馈增益-路损-穿透损耗=经验校准值 参 考 文 献 [1] 李通; 程日涛; 王潜渊; 张新程 :《TD-LTE深度覆盖方案》 [2] 魏玮 南京邮电大学:《TD-LTE网络深度覆盖技术及其应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