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分析 |
范文 | 王萍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来说,混凝土的施工环节是较为关键性的,因为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材料,所以对其进行施工的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混凝土裂缝的问题非常常见,令建筑工程安全性产生风险。因此,针对混凝土裂缝予以有效处理,是保证建筑工程符合国家标准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建筑结构;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 在现代建筑施工行业中,混凝土是非常主要的一种建筑材料,不过从整体上来看,混凝土发生裂缝的风险比较高,很容易会令建筑结构抗渗效果下滑,雨水和其他杂质进入裂缝产生腐蚀作用,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周期。由此,针对混凝土裂缝予以有效处理非常必要,在实际施工操作中,导致裂缝发生的原因和裂缝的类型都有差异,所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技术,确保建筑质量水平。本文将针对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的控制技术予以分析,旨在为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材料问题:选择质量过关的施工材料 施工期间,原材料的选择会对工程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从整体来看,合理择取适合的施工材料,并保证其质量水平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大前提,而且也是实现高质量建筑的必经之路。在建筑设计人员前期设计的时候,针对材料型号和技术规范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不过,具体实施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施工单位为了获取经济收益不选择设计要求的规格的材料,而且为了追赶工期往往也不重视材料的质量管控。 针对这一问题,施工单位择取水泥等施工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依照技术规范进行材料選择。例如,选择水泥材料时需要充分结合材料基本特征和混凝土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决策,当前比较常见的是具备较强收缩性能以及较小水化热量的材料,能够有效控制初凝和终凝期间释放的热量;另外,硅酸盐水泥材料拥有较强的强度,不过水化热量比较大,可以采取粉煤灰的方式来改善。除此之外,在选择混凝土骨料的时候,也需要严格掌控骨料规格,特别是含沙量,需要重点控制,因为如果含沙量太高,就会令混凝土质量下降;选择砂石材料的时候,需要重点控制粒径以及孔隙率,全面提升混凝土质量水平。在外加剂的选择上,选择一些性能合格的减水剂,能够较好地提升混凝土结构特性,降低因收缩变形产生的裂缝的风险隐患。 二、施工问题:加强科学配比和正确浇筑 在配合比的设计上不合理、水泥不能和外加剂相互适应等原因,都会影响混凝土整体质量水平,令其发生收缩变形出现裂缝;另外,混凝土振捣不够均匀,细节处理不完善也会带来开裂隐患。除了技术性因素之外,施工管理不够严格、过度追求进度、施工不认真等问题也有可能诱发裂缝风险。在施工问题导致的裂缝问题上,原因比较多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体来说,从混凝土的科学配比以及正确浇筑入手,能够较好地避免施工导致的混凝土裂缝问题。 其一,想要保证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需要从水化热量以及坍落度两方面入手:对于混凝土配比中产生较大的水化热量的问题,可以适当降低常规水泥使用比,更换强度较高水泥材料。另外,还可以在配比期间直接应用水化热量比较低的水泥材料(也可以直接在常规水泥中配入适量粉煤灰),并且对水量予以严格掌控。通过这样的措施,有效控制混凝土材料在配比中产生的水化热量,提升混凝土质量;除了水化热,坍落度也是主要的限制混凝土质量的因素,配比中,不同材料比例需要予以有效管理以及全面控制,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防止坍落度太高影响结构质量,在配比完成之后需要先针对坍落度进行实验,确定满足设计标准,才可以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展开浇筑,从源头上保障混凝土的整体质量水平。除此之外,在运输途中,假如距离施工场地相对比较远,那么为了防止发生提前初凝的问题,需要参照搅拌站和施工场所之间的距离,加入适量的缓凝剂,有效放慢混凝土初凝时间,确保质量。 其二,想要进行正确的混凝土浇筑,需要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长在适当的范围中,通常来说,单次振捣需要在40秒以上,保证振捣均匀的同时有效提升密实度;在确认混凝土到达初凝,施工人员需要予以二次振捣,排出其中的多余水分以及气泡,降低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风险因素。 三、养护问题:提升混凝土温度湿度维护 通常来说,在建筑施工期间必须要对混凝土结构予以完善养护才能够真正实现较高的施工质量,假如不能在标准环境中完成维护,或者是没有予以有效密封,就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在风吹日晒、热胀冷缩下发生变形收缩裂缝。 针对这一问题,在施工中必须要加强针对混凝土结构的完善养护,对于已经完成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结构予以保温和保湿,及时予以封闭,避免被外界环境所直接影响,具体来说,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展开养护处理,夏天的气温相对比较高,需要予以定时洒水来降低混凝土温度;冬天的气温相对比较低,则需要予以严格的保温处理,例如铺设秸秆或者塑料膜。针对凝固期间混凝土的温度要进行随时检测,一旦发现异常要尽快予以处理,降低发生结构裂缝的问题的风险。除此之外,在彻底凝固之前绝对不能将混凝土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尽可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防水层防护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和预防属于边缘学科,同时也是较为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原材料、建筑施工以及后期养护等方面予以全面处理和解决,尽可能把裂缝的出现风险控制在最低标准上。但是从整体看,很多客观因素是很难有效规避的,因此结构裂缝的出现往往很容易“脱离掌控”而出现。不过,如果能够从设计阶段到后期竣工验收阶段均进行掌控,那么就能够尽可能避免其出现,有效提升建筑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沈国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控制技术探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8(007):92,124. [2]曹磊.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浅析[J].环球市场,2019(001):383. [3]刘志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居舍,2018(14):67. [4]温爱强.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初探[J].建筑与装饰,2018(19):179-17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