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群聚类在红外与可见光融合质量评价的应用 |
范文 | 朱亚辉 周延年 摘要: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主观评价,提出了基于群聚类的红外与可见光融合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以目标可探测性、细节可分辨性和感知质量为主观评价准则;利用灰色绝对关联度聚类分析和离差最小化规划模型确定专家权重,最后采用均值化法获得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主观评价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从整体上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进行主观评价,还可以根据需要从某个侧面进行特殊性要求,主观评价结果与人眼视觉感知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主观评价;聚类分析 1.概述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有助于研究人员设计出更为科学、精度更高的融合方法。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评价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是观察者依据自身的主观感受对融合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它具有直观性、简单性、主观性等特点。客观评价是应用非线性数学公式定量分析源图像与融合图像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耗时少、易操作、客观性等特点。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图像融合质量客观评价。但在验证客观评价指标有效性时,通常以主观评价结果为依据。其主要原因在于:1)图像融合最终目的是使融合后的图像易于人眼观察,当客观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相似时,表示客观评价结果能体现人眼视觉信息,客观评价方法是有效的;反之,客观评价方法是无效的。2)有些图像融合现象很难用客观评价指标描述,如源图像是否配準,融合图像是否模糊,融合图像是否出现块状结构。 因此,研究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主观评价是必要的。通过对现有图像融合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分析可知:1)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主观评价指标包括感知质量、目标可探测性和细节可分辨性;2)专家通常采用国际上规定的五级质量尺度和妨碍尺度(见表1所示)对图像融合质量评分;3)常采用平均主观分值法和差分主观分值法进行主观评价。 本文从综合评价理论分析可知,传统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质量主观评价属于多属性群决策范畴,需要考虑专家权重;但平均主观分值法和差分主观分值法均没有考虑到专家权重。2)观测者常采用多刺激方法,即将融合图像与已经评测过的融合图像进行比较,根据比较进行评分,表1只是从融合图像本身的特征进行评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