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面向MOOC的视频教学融合云平台设计
范文

    朱丽雅

    摘要:视频融合云平台的资源管理模式允许多种渠道的视频资源上传,包括智能移动端、笔记本、第三代云录播以及基础性资源、校园视频监控资源和网络资源,为实现大规模的在线开放网络课程(MOOC)提供了技术平台,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全面共享。

    关键词: MOOC;云;视频教学;监控融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6-0181-02

    1 背景概述

    2012年以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MOOC源自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2008年所开设的联通主义与联通的知识(Connectivism & ConnectiveKnowledge)课程。2012年,发端于美国顶尖大学的MOOC网站Udacity、Coursera、edX相继上线并广受关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更是把2012 年称为“MOOC 之年(The Year of the MOOC)”。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相继宣布加入edX。[1]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信息化和大众化的今天,中国正在致力于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大规模在线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根本性变革。MOOC打破学校的“围墙”,全面推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大大增加公民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为促进教育均衡与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提供帮助。技术上,学校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慕课)建设,要求采集到的教育课程音视频资源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共享,学校的大量优质开放课程的网络化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录播教室和录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点播、直播、互动和评论等功都能能够常态化使用。

    因此,根据当前和未来教学的发展需求,推出视频教学评估与监控融合云平台技术解决方案,以下简称“视频融合云平台”。视频融合云平台的资源管理模式允许多种渠道的视频资源上传,包括智能移动端、笔记本、第三代云录播以及基础性资源、校园视频监控资源和网络资源,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全面共享。

    2 视频融合云平台功能特点

    视频融合云平台是基于教育城域网络环境,构成具有区域性教学面向教育系统课程资源建设、网络教研、互动教学、教学巡查、微课程、远程教学、视频会议系统、校园监控系统等重要教学功能的系统设备,并支持跨网络的发布、直播、点播、互动、展示、记录、评价、交流、编辑、管理等多种功能,真正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对优秀课堂的真实、全面、立体化的再现的辅助教学应用系统。

    视频融合云平台是综合教室视频和屏幕的双重监控、视频课程的远程录制和集中管理、课堂内容的实时直播功能于一体的整体性方案,主要以云视频资源管理平台为核心,将完整的一体化形式展现给用户。系统设计上遵循统一的标准,真正以教学实用为目的,并汇集了大量的先进科技。

    视频融合云平台具有开放性特点,能够兼容其他录播设备,同时产品可以自由的升级,提供统一的软件应用系统,使一体化教学新网络可以从容面对未来的需求变化。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大面积进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平安校园的目的。为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工作提供现代化的工具,在有效控制成本与费用的同时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频融合云平台在教室端的设备,考虑整体成本和拍摄效果,采用一机位跟踪定位拍摄,跟踪采用非云台跟踪技术,通过全高清摄像机,就能够实现教室的跟踪定位拍摄,并且在很多教育系统应用,在视频录播采集方面,通过一台嵌入式录播导播一体机,实现教师特写、教师全景、学生特写、学生全景、板书的自动导播切换,无需后期编辑合成,直接生成电影模式的视频。

    视频融合云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已建成或即将建立的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将监控视频进行编码、压缩、存储以及管理,通过Web的方式进行管理,实现学校对视频资源的全面共享和管理。

    视频融合云平台同时支持对视频会议系统中视频资源的全部共享和管理。

    3 视频融合云平台系统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视频融合云平台设计经过与相关教育行业的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和实践使用,系统在设备选型均选择了经过社会广泛使用的成熟设备和技术,在系统整合上,重点突出了整个系统技术的先进性、系统架构的灵活性和可发展性、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又力求整个系统操作容易、便于维护、兼容性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3.2 系统设计架构

    1) 整体架构

    基于对项目背景和需求的分析,使用第三代云录播系统,既微课云平台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系统在保证录制功能的同时能通过学校局域网网络把教室授课内容实时的传输到校园局域网直播,满足局域网用户实时实现教室转播与网络直播的意愿。为便于理解,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2) 架构图分析

    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学校的需求,推荐采用微课云平台、非云台跟踪录播教室、APP移动端学习软件、PC端录制软件等来满足用户需求。

    云录播建设有基础层、核心层和应用层三个部分组成;

    基础层:

    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共享,由学校录播教室、APP录制端、单机(笔记本录制)构成,另外学校原有的音視频资料及课件资源也是系统的重要基础;由基础层生成的各种数据及音视频资源传到学校的核心层相应的服务器及存储上。

    核心层:

    即微课云平台管理平台,由微课云平台管理平台对基础层的所有录播设备及所有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实现所有数据分类保存。本系统利用录播系统、移动终端录制、单机录制,把系统生成的资源进行分类和优化管理,把劣质的资源删除,保留优质的资源,并向平台申请提供本校区的优质课程视频资源;平台通过资源审核,把各校区上传的优质课堂资源优化整合,发布给其他校区,其他校区即可利用微课云平台系统实现课堂直播观摩、远程互动教学、网络教研、课程点播点评、优质视频下载等活动来充实学校对优质教学资源的需求;

    应用层:

    既实现用户资源的访问,包括学生家庭的直播点播、学校办公室及教室的直播点播,还包括各种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通过应用测各种设备,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的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并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符合国家发展数字化校园的需要。

    4 小结

    视频融合平台架构主要实现以云计算为架构、集中托管提供平台,资源共建共享摒弃信息孤岛,以学校教育社区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升级,为无网站的学校提供新一代教育网、校园网、班级网,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跨平台使用并且手机支持联通、电信、移动全网覆盖,支持移动终端、平板电脑及安卓等所有的系统。[2]

    视频融合平台主要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综合资源共享平台,平台中所有系统平台实现一码通管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及基础数据共享。[2]

    视频融合平台根据用户类型不同所提供的内容有所不同,主要实现个性化服务。技术平台的成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利用MOOC提前学习大学课程。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在线教育模式,为那些有超强学习欲望的90后、95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帮助。[3]

    参考文献:

    [1] 宋述强,钟晓流,李海霞,杜婧,许俊华.面向MOOCs的云录播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

    [2] 王静.基于教育云平台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广西教育,2014(6).

    [3] 于华.探讨MOOC模式在航海英语专业课程的运用[J].科技视界,2017-12-25.

    [通联编辑:光文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30:24